两百年的古村造了一栋漂亮房子,却无人喝彩

没有拾云山房之前的梁家山村,和中国大部分的乡村一样,房屋废弃、无人居住。留在村里的,大部分是一些老人——梁家山村最年轻的常驻村民,也已是花甲之年。

年轻人大量涌入城市,都去远方寻找梦想了,乡村渐渐失去活力,变成落后的代名词,甚至某些,最终难逃被抛弃的命运。

两百年的古村造了一栋漂亮房子,却无人喝彩


两百年的古村造了一栋漂亮房子,却无人喝彩

中国乡村的建筑,是老祖宗几百年来,总结出来的人和自然相处的极高智慧。比如梁家山村,多三合院,有天井,每个天井下对应一个石坑,雨落下来,就有了储水的功能。

两百年的古村造了一栋漂亮房子,却无人喝彩

这样的“储水”设计,在宁波的天一阁也有应用,天一阁这样的木建筑藏书楼最怕火,第一代主人范钦用天井储水以防火,不能不说,是极大的智慧。可其实这样的智慧在民宅里早有应用,范钦只是加以借鉴而已。

两百年的古村造了一栋漂亮房子,却无人喝彩

去尊重,然后融合,再优化,最后延续,本来就是人类发展的大智慧。中国人本来就擅长用古老的逻辑,去解读当下的生活,用属于未来的理念,去对话过去的故事。

拾云山房建成已有一年多,可当地的村民一直没怎么进去过,这实在有些浪费。设计师陈林觉得,也许更多的原因是经营人手的不足,还需要一点点适应的时间,毕竟,这座书房,也才造好几个月。

两百年的古村造了一栋漂亮房子,却无人喝彩

外面的世界几乎一天一个样,某个城市隔上一两年再去几乎就不认识路了,可是这里,却好像从来都没变过,住了几十年的瓦屋比比皆是,所有的山水和乡音,都似曾相识。

两百年的古村造了一栋漂亮房子,却无人喝彩

城市和乡村,有时候像是一张纸的两面,一面写着互联网、24小时便利店、移动支付,一面写着清风明月、土地、粮食和蔬菜。

属于城市的人,和属于乡村的人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也并不相同。

很显然,鲍维进属于后者。这个背已佝偻,眼也昏花的老人,还是延续着几十年来的生活方式,劈柴、煮饭、种菜,砍柴声经常像孤独的节拍在山谷荡开,时间的涟漪也从午后漫延至黄昏。

两百年的古村造了一栋漂亮房子,却无人喝彩


两百年的古村造了一栋漂亮房子,却无人喝彩

用鲍维进的眼睛看拾云山房,可能有些过于明晃晃,过于新鲜耀眼了——梁家山村已经静静地呆在这里,呆了两百多年了。

谈到这座房子,鲍维进说得更多的,是自己帮着挑了瓦。他说当时这些城里来的年轻人,找人挑来了很多村里人不要了的老房子上的瓦,大部分都铺到了新房子的屋顶上。

两百年的古村造了一栋漂亮房子,却无人喝彩

鲍维进不太理解是为什么,村里人建房子,几乎没有人用旧的东西,新砖新瓦新房子,红红火火好日子,是祖祖辈辈的梁家山人极朴素的信仰。

鲍维进说,“这房子,和我们的夯土屋不太一样的。”表面上看,一样的砖和瓦,一样简洁的线条,可是仔细看看,却又不太一样。它和周围的环境足够和谐,却又好像来自另外一个世界。

也许这就是乡村和都市的对视,像两面镜子,映着对方,却又有着完全不一样的来处。

两百年的古村造了一栋漂亮房子,却无人喝彩

叫“拾云”两个字,是因为梁家山村海拔较高,常常云雾缭绕,透过书房的窗,能看到外面的云飘上来。

其实这两个字也很有趣,只有在这样高海拔,远离城市喧嚣的地方,才能拾的到云。可真正生活在这里的人,是不晓得拾什么云的,这于他们而言就像早餐的咸菜和晚饭的馒头一样,足够司空见惯。


两百年的古村造了一栋漂亮房子,却无人喝彩

这样风雅奇巧的小趣味,是忙碌惯了的都市的人,安置在别处的一点心思。

真正属于乡村的,是吊脚楼下面的几个条凳。

其实这并不是拾云山房的原创,在农村,几乎每个村都会有这么一个地方,村子里的人茶余饭后都会聚到那里,也许是杂货店的门口,也许是某户人家的打谷场,甚至是村口的大榕树底下。

两百年的古村造了一栋漂亮房子,却无人喝彩

小孩子会在那附近闹,在柴火垛旁边捉迷藏;大人有时候端着饭碗聊聊天;农闲的日子妇女们总是聚在这里晒晒太阳,聊聊家长里短。

这是属于中国乡村最原始的信息交流中心,什么话题都能聊:

村东头李家的小儿子带回来一个媳妇儿,小姑娘面皮白净的很,见人就笑;村西头陈家的姑娘出阁刚一年就生了个大胖小子,陈家老奶奶疼孙女,见天送鸡蛋去;还有王家的大儿子,这么些年一直不学好,媳妇带着孩子回了娘家,估计是要离婚了。

两百年的古村造了一栋漂亮房子,却无人喝彩

如果在这样的地方藏一个录音机,你一定能得到一份很详尽的中国乡村变迁史,比任何田野调查都详实而有趣。

这样的乡村,是光临拾云山房的城里人见不到的,俯仰之处皆可拾云的这些人看到的,是透过玻璃墙漏进来的光、乡野里的风、路过窗口的云、天井里安静的雨。


两百年的古村造了一栋漂亮房子,却无人喝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乡音   打谷场   石坑   夯土   天井   山村   村里   两面   中国   书房   村民   乡村   房子   智慧   漂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