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如意:天然的灵性与工匠的眼光,成就精美的竹如意

关于如意的起源,有一个最为广泛的说法,最初的原型只是民间的一种挠痒痒用的东西。搔挠解痒,尽如人意,故称“如意”据宋人吴曾《能改斋漫录》引自《音义指引》说:“如意者,古人爪杖也,或骨角竹木削作手指爪,柄可长三尺许,或脊有痒,手不到,用以搔爪,如人之意。”这种“搔痒痒儿”的工具,在南方被人称之为“不求人”,北方人则叫作“老头乐”。

到了明清时期,尤其是清代皇室对如意更是倍加推崇,帝王后妃肖像画中亦常有手执如意者,可见清宫廷对于这种有美好寓意的如意的喜爱。。

清宫中由来做如意的材料很多,玉石的、金属的、瓷器的、珐琅的……,好像只要能做工艺品的材料都能用来做如意。

竹子,一直是古代文人喜欢入诗入画的题材。如意中怎么能少了这种材质的!竹木如意在明末清初最为流行,多为文人雅士的案头清玩,风格素雅韵致。

雍正,是一位很有品味的皇帝。在他的“十二美人图”中就有一幅中美人是手持竹子如意的。可见,竹制如意是入得了雍正法眼的。乾隆内心中还住着一个文人乾隆,所以,他也喜欢这类如意,他的御制诗文中都多次出现在竹木如意中。所以,在清中期竹制如意依然活跃在宫廷中。

故宫刚刚结束的“吉祥如意——故宫典藏如意展”中就有好几柄竹制如意。竹子虽然常见,但如何利用天然的纹理和形状,最考验工匠的想象力,也最能体现工匠和持有者的品味。

故宫如意:天然的灵性与工匠的眼光,成就精美的竹如意

竹刻御制诗文灵芝式如意

故宫如意:天然的灵性与工匠的眼光,成就精美的竹如意

故宫如意:天然的灵性与工匠的眼光,成就精美的竹如意

竹根刻莲花式如意

故宫如意:天然的灵性与工匠的眼光,成就精美的竹如意

竹刻御制诗文如意

故宫如意:天然的灵性与工匠的眼光,成就精美的竹如意

竹刻灵芝式如意

故宫如意:天然的灵性与工匠的眼光,成就精美的竹如意

“雍正十二美人图”中的一幅就是一位美人手持这种竹木灵芝式如意立于花前

故宫如意:天然的灵性与工匠的眼光,成就精美的竹如意

故宫如意:天然的灵性与工匠的眼光,成就精美的竹如意

文竹刻铭如意

此文竹不是彼文竹,不是咱们家里养的小盆景。它又有“翻黄”、“贴黄”、“反黄”、“竹黄”等称谓。其工艺是在木制胎骨上贴以经过处理的竹内壁之黄色表皮,形成润泽的器体,还可于其上镂刻花纹。这种工艺本是湖南邵阳地区的民间工艺,后广为传播,清中期后成为竹刻之大宗,尤以乾隆时宫廷所制为佳。

故宫如意:天然的灵性与工匠的眼光,成就精美的竹如意

故宫如意:天然的灵性与工匠的眼光,成就精美的竹如意

竹刻竹节式如意

故宫如意:天然的灵性与工匠的眼光,成就精美的竹如意

竹根刻双蝠三多纹如意

故宫如意:天然的灵性与工匠的眼光,成就精美的竹如意

“雍正帝行乐图”中雍正手持的也是一柄竹制如意

故宫如意:天然的灵性与工匠的眼光,成就精美的竹如意

竹刻桃蝠纹如意

故宫如意:天然的灵性与工匠的眼光,成就精美的竹如意

故宫如意:天然的灵性与工匠的眼光,成就精美的竹如意

“同治帝持如意僧装像”中同治帝手持的也是一柄竹制如意

故宫如意:天然的灵性与工匠的眼光,成就精美的竹如意

竹刻乾隆帝御制诗文如意

故宫如意:天然的灵性与工匠的眼光,成就精美的竹如意

故宫如意:天然的灵性与工匠的眼光,成就精美的竹如意

推荐相关阅读:

故宫如意:能用来防身的如意

小雁塔:千年古树的风采

故宫半解之回眸,灯光下的紫禁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故宫   如意   工匠   前文   雍正   乾隆   竹刻   文竹   意中   同治   诗文   灵芝   竹子   灵性   宫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