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语文课》:跟随大师学习语文,提升我们的文字能力

文字能力有时会成为限制我们成功的因素之一,无论是对外的语言表达,还是报告、总结等书面表达,在我们的生活中都经常会使用到的,对于我们的工作也是极为重要的。但当我们参加工作之后,还有多少机会来补齐、加深我们的文字能力呢?

现在有一套提升我们文字能力的书籍《跟大师》系列,从读书、写作等各个方面提升我们的文字能力。而其实最为重要的当然是利用那些曾经大师的文章,去深入阅读、去模仿,而这本《经典语文课》 无疑是最好的范本。它包含了在中国文学史上大家的几十篇优秀作品,这是经过漫长的积淀,都是被认为非常优异的作品,值得我们反复阅读、学习。看到这些名字,鲁迅、朱自清、徐志摩、蔡元培、张恨水、周作人,我们对这本书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仔细阅读起来才是正理。

《经典语文课》:跟随大师学习语文,提升我们的文字能力

提升文字能力,跟随这些大师学习的首要任务当然是语言的运用。虽然他们的作品都是出于白话文刚刚兴起的时候,和我们现在使用的语言还是有一点点差异,但他们的文学功底毕竟是深厚的,他们语言的运用也就更加考究。先不说朱自清的《背影》、《匆匆》都已经是需要我们背诵的,而诗歌《再别康桥》、《雨巷》也都是家喻户晓,就是随便找一篇我们不熟悉的文字,也都是极为优美、需要我们学习的。张恨水的《五月的北平》,我们引用一段体会一下他的文字之美。

“北平这个地方,实在是适宜于绿树的点缀,而绿树能亭亭如盖,又莫过于槐树,在东西长安街,故宫的黄瓦红墙,配上那一碧千株的槐林,简直就是一幅彩画。在古老的胡同里。四五株高怀槐,映带着平正的土路,低矮的粉墙。行人很少,在白天就觉得其意幽深,更无论月下了。在宽平的马路上,如南、北池子,如南、北长街。两边槐树整齐划一,连绵不断,有三四里之长,远远望去,简直是一条绿街。在古庙门口,红色的墙,半圆的们,几株大槐树在庙外拥立,把低矮的庙整个罩在绿荫下,那情调是肃穆典雅的。在伟大的公署门口,槐树分立在广场两边,好像排列着伟大的仪仗,又加重了几分雄壮之气。太多了,我不能把她一一介绍出来,有人说五月的北平是碧槐的世界,那却是一点没有夸张。”

在这段文字中,我们看到了张恨水用字的准确、形象,大量的数字,细致的描写,让我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北京的碧槐就如同画面一样出现在我们面前。如果我们的文章能写的如此生动、形象,那就一定是一篇优美的好文章。

《经典语文课》:跟随大师学习语文,提升我们的文字能力

在这些《经典语文课》中也更多关于那时候社论的文字,作者有理有据的写作方式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都知道鲁迅的文章以尖锐、讽刺为其特点,他的杂文极具说服力。其实其他人的文章也是一样,也是极具说服力的。这本书的第一篇就是梁启超的《学问之趣味》,他先把趣味和消遣做了区分,“凡一件事做下去,不会生与趣味相反的结果的,这件事便可以为趣味的主体”,赌钱是趣味吗,输了怎么样?吃酒趣味,病了怎么样?做官趣味吗?没有官做的时候怎么办?看着这些例子举,我们还能把趣味和消遣混为一谈吗?因为我们真正喜欢的事情,做下去有意义的事情,才能称之为趣味。而做学问,一定是有趣味的,是我们非常适合一直做下去的事情。

《经典语文课》:跟随大师学习语文,提升我们的文字能力

读书也是有趣味的,相信爱读书的你,一旦开始阅读,会越来越喜欢,越来越坚持,这就是阅读的趣味,也是学习的趣味。这本有趣的《经典语文课》非常适合对阅读有兴趣的你我,慢慢的读下去,提升学习的趣味。#干货分享读书会##全民荐书人##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语文课   北平   鲁迅   大师   能力   文字   经典   槐树   低矮   绿树   说服力   趣味   语文   事情   语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