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蹴鞠(21—73)

所谓蹴鞠,类似五十年代小孩子们玩的一种叫“踢纱包”的游戏。

“蹴”有用脚蹴、蹋、踢的含义;“鞠”最早系外包皮革、内实米糠的球。

据史料记载:早在战国时期,民间就流行娱乐性的蹴鞠游戏,宋代又出现了蹴鞠组织与蹴鞠艺人,清代开始流行冰上蹴鞠。

可以说蹴鞠是中国古代流传久远、影响较大的一朵体育奇葩。

蹴鞠起源于战国,盛行于汉。首先,娱乐性蹴鞠得以继承;其次,出现了表演性蹴鞠。表演性蹴鞠是在鼓乐伴奏下进行以脚、膝、肩、头等部位控球技能的表演。

第三,出现了竞赛性蹴鞠。这种蹴鞠一般设有鞠场,鞠场呈长方形,一般为东西向,设有坐南面北供观赏的大殿,四周有围墙,称为“鞠城”。

如果说汉代是蹴鞠文化发展的第一个高潮的话,那么唐宋则是蹴鞠文化发展的第二个高潮。

首先,充气球的出现。蹴鞠从最初使用塞满毛发的实心球,唐代以后则出现充气球。第二、球门的出现。用球门的蹴鞠比赛一般是单球门,大多在宫廷宴会时进行。

第三、蹴鞠活动更为普及。宋代从皇宫内院到平民家庭,都以蹴鞠为乐。在元代市民也常常在御街和横街玩蹴鞠等,“举目则秋千巧笑,触处则蹴鞠疏狂”。

古代山东特别流行蹴鞠。《战国策·齐策》中记载齐国首都临淄人的生活时说:“临淄之中七万户……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蹋鞠者。”

富裕的山东人,有很多文体活动,包括吹奏、击打、弹拨乐器,斗鸡、赛狗、下棋和踢球。这些史料表明,战国时期的齐国都城临淄,蹴鞠已发展成一种在民间广为盛行的娱乐方式。

今天的山东人,依然没有丢弃祖先的爱好,在临淄、广饶等地处处可以看到蹴鞠的雕塑和文字记录。

在兵圣馆里看到了一组十二生肖蹴鞠的工艺品,憨态可掬,十分可爱,感到非常有趣,拍照下来,以飨读者。


十二生肖蹴鞠(21—73)


十二生肖蹴鞠(21—73)



十二生肖蹴鞠(21—73)



十二生肖蹴鞠(21—73)



十二生肖蹴鞠(21—73)



十二生肖蹴鞠(21—73)



十二生肖蹴鞠(21—73)



十二生肖蹴鞠(21—73)



十二生肖蹴鞠(21—73)



十二生肖蹴鞠(21—73)



十二生肖蹴鞠(21—73)



十二生肖蹴鞠(21—73)



2021年3月15日

草于东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广饶   东西向   都城   弹拨乐器   东营   实心球   表演性   齐国   斗鸡   山东人   娱乐性   球门   史料   宋代   生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