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败退中国:曾想做“成功的中国企业”,却在房地产中屈辱赚钱

LG败退中国:曾想做“成功的中国企业”,却在房地产中屈辱赚钱


01

LG败退中国,

卖手机亏25亿,卖房能赚60亿


关于中国房地产的神奇,曾经有一个段子:德国人马库斯10年前带着200万来中国创业,兢兢业业干了10年,200万赔的一干二净,只好以1125万的价格卖掉北京的房子回国,临行前他说,这真是个神奇的国度。

没想到的是,这个段子竟然在韩国巨头LG身上成为了现实。

2019年7月13日,韩国媒体报道了自己企业LG在中国的最新动态。近年来连年亏损的LG中国公司,正准备出售北京CBD的LG双子大厦,预计出售价格为88亿人民币。

这座大厦是2005年LG花了4亿美元,在北京长安街建成,也是当时第一座建在北京市中心的外资大厦。

尽管LG目前在中国的手机业务已经亏了25亿人民币,但是得益于中国房地产的迅猛发展,卖掉这座楼后,LG还能净赚60亿人民币左右。

但是,这区区60亿在LG看来,是耻辱的盈利。

双子大厦是LG在中国的总部办公地点,卖掉这座大厦,也就意味着LG在苦苦支撑了多年之后,终于还是不得不“败退”中国的结局。

想当年,LG在中国也有“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辉煌。

1988年,中韩还没有建交的时候,LG就开始在中国多地设立办事处,是最早来华投资的外企之一。1992年中韩建交,LG更是放开手脚,笃定了中国是一块巨大的市场,而LG的实力,也足以能够与世界任何一家来华的500强一争高下。

那时的中国,刚刚敞开了开放的大门,92年之后,更是坚定了走“改革开放”的国策100年不动摇。世界看到了中国的诚意,更重要的是,外国资本家看到了中国的潜力。

苹果、索尼、松下、三星、LG这些制造业大佬纷纷来华投资,设立代工厂,既为自己的企业创造了巨大的投资回报,也给中国提供了大量工作岗位,成为中国经济腾飞中重要的一环。

可如今,在中国市场,这些大佬为什么风光不再了?


LG败退中国:曾想做“成功的中国企业”,却在房地产中屈辱赚钱



02

做“成功的中国企业”的梦想正式破碎


LG对于中国的发展战略,曾经提出了一个理念,那就是“做一家成功的中国企业”。

这个理念执行落地,就变成了中国部门的98%以上员工为中国公民,在华销售产品的中国国产化率超过了90%。2003年,LG在中国申请的专利位居当年第二,仅次于华为。

那是一个外企无限风光的年代,LG凭借着优良的技术和与众不同的经营理念,曾经实现过“做一家成功的中国企业”的梦想。

就在LG的中国工厂的流水线开动不久,他们就凭借着当时最先进的“双开门”冰箱,开启了中国高端冰箱的市场,占据了中国冰箱市场的最大份额,并且在这个领域差不多领先了10年。

而LG手机,也一度成为中国年轻人喜欢购买的品牌,一度成为继诺基亚、摩托罗拉之后销量最好的手机。

2008年,LG的中国区总裁李长和还雄心万丈,他表示非常看好LG在中国的手机市场,来年将加大投资力度,推出更多款式的手机。

但是令李长和与LG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2008年,是LG手机业务的巅峰,也是由盛转衰的分水岭。

2009年,苹果公司推出了iPhone3G,开启了智能手机时代,一年之后,乔布斯拿着那款经典的iPhone4,谈笑间,功能手机时代灰飞烟灭。

而LG手机,逐渐成为时代的弃儿。

尤其是在中国的小米、华为、OPPO、VIVO等国产手机品牌崛起之后,LG在产品和价格上都望尘莫及、“水土不服”,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竟已经没有LG的立锥之地。

时代抛弃你,都不会跟你说一声再见。

LG曾经“做一个成功的中国企业”梦想,随着他们打算卖掉总部大楼那天开始,正式宣告破碎。

03

外国资本家的败退

也是中国制造业的警钟


不管是索尼、松下、三星、LG,这些曾经在中国风光无限的大佬,如今都面临着“败退”的命运。

但,这只是他们全球布局的巨大产业中,低端制造业的败退。他们败在日益上涨的人工、租金、税收成本。

不管有多少人骂过这些外国资本家们在中国开办的是“血汗工厂”,其实这些外企在中国工厂的待遇和福利,都要高于本土中国企业。

我有一位老乡在广州一家日本汽配厂工作了10年,他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他们工厂有位同事干活时不小心弄伤了脚趾,伤情并不严重,可第二天他很夸张地缠了厚厚的绷带,跑去索要赔偿。企业让他去验伤,他不去,每天就缠着绷带举着牌子来工厂抗议,有一次还遇到了日本来的负责人视察。正逢当时国内“反日情绪”高涨,没办法,工厂只好按他要求赔了40W,结果拿到钱的第二天,我老乡就看到他晚上在跑步。

日本企业给员工缴纳的保险和养老金的数额,远远超过一些本土的中国工厂。并且不管是加班工资还是劳动赔偿,都严格按照中国的劳动法规定,有时甚至还要超出法律规定的范畴。

面对这样日益上涨的成本和中国本土企业崛起的围剿,这些外国资本家们也早已开始全球布局,寻找更低廉成本的国家,比如越南、柬埔寨、印度等等东南亚国家。

外国资本家的败退,我看到一些人在“弹冠相庆”,可他们没有看到,这也给中国的制造业敲响了警钟。


LG败退中国:曾想做“成功的中国企业”,却在房地产中屈辱赚钱


中国有那么多人口,大多数人并没有能够从事高端制造业的机会,而低端制造业也不可能继续凭借低廉的人工成本,年轻人不愿意进工厂,不愿意干制造业,我们是否有其他足够的工作岗位提供呢?

我已经不是第一次听到中国企业苦苦干了几年都不盈利,没办法卖房卖楼,却赚得比辛苦几年要多好几倍。就在前段时间,海马汽车在一个月内抛售了401套房产,稍微缓了缓他们连年亏损的困境。


LG败退中国:曾想做“成功的中国企业”,却在房地产中屈辱赚钱


除了房地产企业,靠卖房卖楼来赚钱的,绝对不是“成功的中国企业”。LG知道这个道理,我们有多少企业家,在拿到卖楼的“耻辱”钱之后,会发出失败的感叹呢?

LG败退中国:曾想做“成功的中国企业”,却在房地产中屈辱赚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三星   中国企业   中国   大佬   华为   资本家   日本   屈辱   外企   北京   制造业   工厂   外国   大厦   房地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