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感:根在故乡(外一则)

任强

生活随感:根在故乡(外一则)

每个人都有一段乡情,想要遗忘,却总是与岁月共峥嵘。乡情是一种淡淡的忧愁,也是一种深深的怀念。

昨天一大早,就会同三个同乡发小,一起去距离通辽200多公里外的胜利农场,看望50年未见的发小一一石苏蒙。

生活随感:根在故乡(外一则)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苏蒙家与我家距离仅隔20米,他年长我两岁,高我一届。1972年他家离开五部落农场,搬家到胜利农场,这一别就是50年。

几年前通过微信有了联系,经常看到他朋友圈发布消息,都是真实的生活和真诚的故事,满满都是真情,充满正能量。

大半天的相见,每个人都是思乡情结泛滥,聊着家乡的父辈们,讲述儿童时你我的故事,说着彼此的糗事,数着505的星空,寻找着家乡曾经的星座。

生活随感:根在故乡(外一则)

我们都是少小离家的人,历经沧桑,步入老年,暮然回首,一地芳华落叶。故乡,已然成为远方,只有游子的根,依然种植在故乡。

乡情,是每个远走他乡人心灵最温暖的归宿,因为家乡养育并放飞了我们生命中最美好时代的单纯的梦想。

那时、那地、那人……是我们每一个五部落人情感所在,是心灵存放的地方,是心底永不褪色的505的记忆……

2021.07.05

生活随感:根在故乡(外一则)

篮球场上的青春记忆

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最难忘的回忆,那是最美好的。而我的青春回忆留在了篮球场,留在了那年、那地、那次篮球比赛。

1976年夏天,开鲁县组织一次全县中学生篮球比赛,共有28个中学参赛。经过近一个月分区赛、预赛、决赛,我们辽河农场中学获得了男子篮球冠军。比赛结束后,队员和教练、领队留下了珍贵照片。

这次篮球比赛,改变了我的人生态度和精神面貌,增强了自信心,使得自己快速成长起来,更加明确追求目标,从此也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生活随感:根在故乡(外一则)

45年后的今天,十名队员中的八人,从祖国各地来到当年比赛地点。原来十七、八岁的青春小伙,都已经是60多岁的老人,教练和领队已经去世多年。

时光流逝,岁月蹉跎。我们感叹时间飞逝容不得思考等待;我们感谢篮球带来的欢乐和喜悦;我们庆幸今日还健康地活着;我们珍惜篮球带来的友谊和激情澎湃!

生活随感:根在故乡(外一则)

篮球,已经渗透到我们每个人的骨子里,融入到了血液中,它曾经是我们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是我们彼此友爱幸福快乐的源泉!

永不言弃,团结拼搏,不抛弃队友,不放弃比赛,就是篮球精神。也是支撑我们十名队员坚持不懈几十年,拼搏奋斗人生的精神所在。

感谢篮球精神的力量,感谢队友们再次陪伴!团队集结在运动场上,再现激情的阳光青年……

2021.07.10

生活随感:根在故乡(外一则)

作者任强,内蒙古出生,1978年3月入伍,中文专科毕业,军旅生涯12年。喜欢文学、摄影,愿与文友交流学习。

编辑:李勋修《青烟威文学》编辑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辽河   通辽   分区赛   故乡   开鲁县   乡情   随感   领队   队友   农场   队员   教练   家乡   篮球   精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