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到东:河南——九州腹地 十省通衢 中华文明之源

河南,古时候又叫中原,地处于黄河的中下游地区,由于天然的地理优势和它丰富的悠久历史,成就了它独特的中原文化。

从西到东:河南——九州腹地 十省通衢 中华文明之源

中原文化的核心是河南,从河南往四周向外发散,影响着周围各个地方,所以河南是中华文明成长的摇篮,中原文化也是中华文化的起源和中华文化的重要部分。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曾有20多个朝代先后在中原建都或者迁都于此,多种文化在中原地区进行交汇融合,从而造就了中原地区不一样的文化特色,也是中原文化的演变由来。

从西到东:河南——九州腹地 十省通衢 中华文明之源

从西到东:河南——九州腹地 十省通衢 中华文明之源

河南省,简称“豫”,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郑州,位于中国中部,河南省界于北纬31°23'-36°22',东经110°21'-116°39'之间,东接安徽、山东,北接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总面积16.7万平方千米。河南素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称,是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人流物流信息流中心。

从西到东:河南——九州腹地 十省通衢 中华文明之源

河南省地势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地势西高东低,由平原和盆地、山地、丘陵、水面构成;地跨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流域。大部分地处暖温带,南部跨亚热带,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河南地处沿海开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结合部,是中国经济由东向西梯次推进发展的中间地带。

从西到东:河南——九州腹地 十省通衢 中华文明之源

从西到东:河南——九州腹地 十省通衢 中华文明之源

地名由来

河南省因历史上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故名河南。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河流纵横,森林茂密,野象众多,河南被描述为人牵象之地,是象形字“豫”的根源,也是河南简称“豫”的由来。

水文概况

河南省地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河南省内河流大多发源于西部、西北部和东南部山区,流域面积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560条。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403.5亿立方米、居全国第19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383立方米,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

从西到东:河南——九州腹地 十省通衢 中华文明之源

黄河三峡

水资源

从西到东:河南——九州腹地 十省通衢 中华文明之源

小浪底水库

河南省内河流大多发源于西部、西北部和东南部,境内有1500多条主干河流纵横交错,其中流域面积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493条。河南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405亿立方米,常年人均水资源拥有量440立方米。河南省水力资源蕴藏量490.5万千瓦,可供开发量315万千瓦。河南是国家特大型水利重点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地、主要受水地以及输水总干渠工程渠首所在地,开通以来河南段常年平均受水量达8.7亿立方米。

植物资源

从西到东:河南——九州腹地 十省通衢 中华文明之源

洛阳白云山森林

河南省植物兼有南北种类,维管植物有198科、1142属、3979种,占全国维管植物的10%,其中蕨类植物29科、70属、205种及变种多裸子植物10科、28属、74种及变种多被子植物159科、1044属、3670种及变种,其中国家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63种,省级保护植物64种,它们共同组成了河南的植物区系。

历史文化

古城文化

夏朝、商朝、西周、东周、西汉、东汉、曹魏、西晋、后赵、冉魏、前燕、北魏、东魏、北齐、隋朝、唐朝、武周、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辽朝、北宋、南宋、金朝、民国等先后有20多个正统朝代先后建都或迁都河南。中国八大古都河南占有四个,分别为十三朝古都洛阳、八朝古都开封、七朝古都安阳、夏商古都郑州。从夏朝在河南建都起,河南孕育了洛阳、开封、安阳、郑州、商丘、南阳、濮阳、许昌、登封、夏邑、偃师、禹州、长葛、虞城、柘城、济源、汤阴、内黄、温县、鹤壁、淇县、淮阳、新郑、新蔡、遂平、平顶山等古都。

朝代

都城

三皇

燧人氏(三皇之首),出生、定都并长眠于商丘,开创华夏文明;

五帝

伏羲氏(三皇之一),定都、长眠于周口淮阳;


炎帝朱襄氏(三皇之一),建都、长眠于商丘柘城;


葛天氏,出生、建都于商丘宁陵和许昌长葛一带;


轩辕黄帝(五帝之首),出生、定都于郑州新郑;


颛顼(五帝之一),建都于商丘,后迁都于濮阳,长眠于濮阳;


帝喾高辛氏(五帝之一),出生、建都、长眠于商丘

夏朝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曾多次迁都,主要国都有:阳城(今郑州登封王城岗遗址)、阳翟(今许昌禹州)、斟鄩(今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商丘(今商丘市睢阳区)、纶城(今商丘虞城东)、帝丘(今濮阳西南)、原(今济源)、老丘(今开封祥符区东北)、西河(今安阳汤阴县菜园镇西河村)等

商朝

商朝曾多次迁都,主要国都有:亳(今商丘虞城县谷熟镇西南三十五里)、西亳(今洛阳偃师商城遗址)、嚣(今郑州商城遗址)、相(今安阳内黄)、邢(今焦作温县)、殷(今安阳殷墟)、朝歌(今鹤壁淇县)等

西周

周成王营建都城成周洛阳。主要诸侯国:宋国(都商丘)、杞国(都杞县)、陈国(都柘城、淮阳)、蔡国(都新蔡)、息国(都息县)、黄国(都潢川)、卫国(都淇县)、管国(都郑州)、应国(都平顶山)、房国(都遂平)等

东周

东周定都洛阳。主要诸侯国:宋国(都商丘)、陈国(都淮阳)、蔡国(都新蔡)、卫国(都濮阳)、郑国(都新郑)、许国(都许昌)、魏国(都开封)、韩国(都新郑)、楚国(都淮阳)等

西汉

西汉先后定都南阳、洛阳

东汉

东汉定都洛阳,设南都南阳。东汉末迁都许昌

曹魏

曹魏定都洛阳,期间迁都许昌

西晋

西晋定都洛阳

后赵

后赵定都安阳

冉魏

冉魏定都安阳

前燕

前燕定都安阳

北魏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东魏

东魏定都安阳

北齐

北齐定都安阳

隋朝

隋设东都洛阳。杨广迁都洛阳

唐朝

唐设东都洛阳。李治、李显、李旦都洛阳;李显、李隆基都洛阳;李晔、李柷都洛阳

武周

武周定都洛阳,改洛阳为神都

后梁

后梁定都开封,期间迁都洛阳

后唐

后唐定都洛阳

后晋

后晋初都洛阳,后迁都开封

后汉

后汉定都开封

后周

后周定都开封

辽朝

契丹灭后晋于开封改国号辽,定都开封

北宋

北宋定都开封,设西京洛阳、南京商丘

南宋

南宋定都商丘

金朝

金后期先后迁都开封、商丘

民国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民国迁都洛阳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洛阳

开封

安阳

商丘

南阳

郑州

浚县

濮阳

中原文化

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表层看,是一种地域文化,从深层看,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源和主干,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占有突出地位。

河南是中华神龙的故乡。被称为三皇之首、人文始祖的太昊伏羲氏,在周口淮阳“以龙师而龙名”,创造的龙图腾,实现了上古时期中原地区多个部落的第一次大融合。被称为五帝之首、人文始祖的轩辕黄帝,在统一黄河中下游流域各部落族之后,为凝聚各部落族的思想和精神,在郑州新郑也用龙作为新部落族的图腾,中国人自称为“炎黄子孙”和“龙的传人”就因此而来。濮阳蚌龙距今6400多年,是中国最早的“龙”形象,被考古学和社会学界誉为“中华第一龙”。

从西到东:河南——九州腹地 十省通衢 中华文明之源

黄帝时代商丘虞城人仓颉造字,甲骨文起源于商朝晚期的都城安阳殷墟,驻马店上蔡人李斯“书同文”、制定了规范的书写字体“小篆”,漯河人许慎编写了世界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规范化的“宋体”产生在北宋的都城开封,活字印刷术也发明于北宋的都城开封。

从西到东:河南——九州腹地 十省通衢 中华文明之源

河南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和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也是中国姓氏的主要发源地,在中国300个主要大姓中,根在河南的有171个,按照人口数量多少而排列的中国100个大姓中有78个姓氏的源头之根在河南,有“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之称的海内外四大姓氏均起源于河南。春秋战国时期,河南是“百家争鸣”的主阵地,道家、墨家、法家、名家、纵横家等主流思想均发源于河南。

从西到东:河南——九州腹地 十省通衢 中华文明之源

中国的早期农业文明最早发源于河南。中原早期农耕文化包含了众多耕作技术与科学发明。裴李岗文化的遗存中出土了不少农业生产工具,为中原早期发达的农耕文明提供了佐证。炎帝朱襄氏建都陈国都城株野(今商丘柘城胡襄镇),创造了中原早期发达的农业文明。

从西到东:河南——九州腹地 十省通衢 中华文明之源

商人、商品和商业起源于商丘。夏代的商族部落首领商丘人王亥“肇牵车牛远服贾”,用牛车拉着货物到远地去做生意,被奉为商业鼻祖。春秋时期的鹤壁浚县人子贡,不仅能做官而且善于经商致富。商圣的南阳淅川人范蠡,帮助勾践灭吴复国后,悄然归隐到了宋国,把才能用于经商。郑国都城人弦高,在经商途中遇到秦军入侵,以自己十五头牛为代价智退秦军。职业商人诞生于西周的都城洛阳,法规《质誓》诞生于春秋时期的郑国都城郑州新郑,以“城门之征”为代表的最早的关税征收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宋国都城商丘。

从西到东:河南——九州腹地 十省通衢 中华文明之源

中原思想文化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核心。伏羲在周口淮阳一带演八卦,周文王在伏羲八卦的基础上,在安阳汤阴羑里城的监狱里写下了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易经》。周公旦在西周都城洛阳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祖籍商丘夏邑的孔子在河南境内的各诸侯国讲学论道,传播了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墨家思想、名家思想、法家思想、纵横思想等思想等均起源于河南。

从西到东:河南——九州腹地 十省通衢 中华文明之源

中国早期的天文学家阏伯在商丘睢阳观星测辰,建立了中国第一座观星台阏伯台(火神台)。安阳殷墟出土的商朝时期的后母戊大方鼎,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东汉焦作卫辉人杜诗发明的“水排”鼓风技术,比欧洲早1000多年。《鹳鱼石斧图陶缸》被称为中国最早的国画,已有6000多年历史,被国家文物局列为全国不可移动文物之一。

从西到东:河南——九州腹地 十省通衢 中华文明之源

炎帝和黄帝均为中国中医药的创始人,中医药文化起源并发扬于河南。南阳人张仲景被尊称为“医圣”,其名著《伤寒杂病论》被誉中医瑰宝,享誉中外。商丘人张从正为金朝四大名医之首。

从西到东:河南——九州腹地 十省通衢 中华文明之源

河南是中国文学的发祥地。中国最早的散文总集《尚书》,是经过东周洛阳的史官整理成书的。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属于河南省境内的作品有100多篇,占总篇目的三分之一以上。鲁迅说过,在秦代可称之为作家的,仅河南上蔡的李斯一人。汉魏时期,有“汉魏文章半洛阳”之说。

从西到东:河南——九州腹地 十省通衢 中华文明之源

河南是中国的功夫之乡。郑州登封嵩山少林武术是中华功夫的源头,享誉海内外。焦作温县陈家沟人陈王廷创立的太极拳,是中国太极拳的发源地。

从西到东:河南——九州腹地 十省通衢 中华文明之源

文化遗产

截至2017年底,河南省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8处,省文物保护单位1231处。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13个。

截至2018年2月,河南省拥有世界文化遗产项目5项,有郑州、开封、洛阳、安阳四大古都,商丘、浚县等7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世界文化遗产




名单

所在城市




长城

洛阳、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济源、三门峡




龙门石窟

洛阳




殷墟

安阳




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少林寺、常住院、初祖庵、塔林)、东汉三阙(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中岳庙、嵩岳寺塔、会善寺、嵩阳书院、观星台

郑州




隋唐大运河(回洛仓、含嘉仓、通济渠洛河隋唐洛阳城段、通济渠洛河洛口段、洛口仓、通济渠汴河郑州段、荥阳故城、北宋开封东京城、通济渠汴河开封东京城段、通济渠汴河商丘南关码头段、通济渠汴河商丘夏邑段、商丘古城、通济渠汴河商丘济阳镇段、永济渠、百泉、百泉河、卫源庙、合河石桥、永济渠卫河鹤壁浚县段、黎阳仓、云溪桥、枋城堰、永济渠卫河安阳滑县段)

洛阳、郑州、开封、商丘、焦作、新乡、鹤壁、安阳




丝绸之路(汉魏洛阳城遗址、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新安汉函谷关遗址、崤函古道石壕段遗址)

洛阳、三门峡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摘选)

《盘古神话》

《梁祝传说》

《牛郎织女传说》

《董永传说》

《木兰传说》

《豫剧》

《河南坠子》

《越调》

《四平调》

《宛梆》

《少林功夫》

《太极拳》

《太昊伏羲祭奠》

《黄帝祭典》

《朱仙镇木版年画》

《曲剧》

《大平调》

《大弦戏》

《怀梆》

《泥塑》

《重阳节》

《中药炮制技术》

《邵原神话群》

《汴绣》

《信阳民歌》

《唢呐艺术》

《板头曲》

《道情戏》

《目连戏》

《河洛大鼓》

《麒麟舞》

《汝瓷烧制技艺》

《马街书会》

《皮影戏》

《唐三彩》

方言

河南方言直接继承了古代汉民族共同语的语法、词汇和语音系统发展演变而成,具有较强的内部一致性。语法中的句法结构在广大县市中表现相当一致,只是词法方面稍有不同。词汇中的基本词,特别是根词大体相同,只是读音有些差别,一部分非基本词的差异较为明显。语音在声调方面除黄河以北有19个县市尚保留古入声外,其余100多个县市均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4个调类,而且中部、东部和西南部广大地区的调值基本一致,声母、韵母多数相同,不同之处也存在看明显的对应规律。除极少数边远的县、乡说话较为特殊外,其余100来个县市的人们互相交际不致发生困难。由于政区划分、人口迁徙、山河分布、水陆交通,以及邻近省份方言的影响,河南方言内部又形成了许多方言片。黄河以北因有黄河阻隔,与中心区域交往不便,入声尚未消失,形成了独特的北部方言片,淮河以南由于淮河拦截,与中心区域交往较少,而与毗邻的湖北、安徽一些县交往较多,产生了接近于江淮方言的南部方言片;西部因篙山横亘,陕县、灵宝县与中心区域的联系少于与陕西东部的联系,形成了西部方言片,中间广大区域是河南方言的主体,河南方言的特征即靠这个区域的语法、词汇、语音来体现,但其内部仍存在看某些差异。

风景名胜

截至2020年,河南省共有A级景区519处,其中5A级景区14处,4A级以上景区171处。全省共有世界地质公园4个,国家地质公园15个,省级地质公园15个,国家矿山公园3个,国家级恐龙蛋化石群自然保护区1个,星级酒店406个,其中五星级酒店21家,旅行社1156家。

世界地质公园

嵩山、王屋山-黛眉山、云台山、伏牛山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嵩山、龙门石窟、万仙山、鸡公山、王屋山、云台山、尧山、神农山、青天河、林虑山、桐柏山-淮源、郑州黄河风景区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南豫北黄河故道湿地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焦作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南南阳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南伏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南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连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南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南丹江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南大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国家历史文化名镇

神垕镇、荆紫关镇、赊店镇、朱仙镇、古荥镇、双塔镇、竹沟镇、冢头镇、嵖岈山镇、道口镇、白雀园镇

河南省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截止2020年12月)

所在城市

景区名录

郑州市

嵩山少林景区

洛阳市

洛阳市龙门石窟景区、洛阳白云山国家森林公园、洛阳市老君山-鸡冠山景区、龙潭大峡谷

焦作市

修武县云台山风景名胜区(神农山-青天河)

安阳市

安阳市殷墟景区、红旗渠-林州太行风景区

开封市

开封清明上河园

平顶山市

尧山-大佛景区

南阳市

老界岭-恐龙遗迹园景区

驻马店市

嵖岈山风景区

商丘市

芒砀山汉文化旅游区

河南省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截止2020年12月)

所属城市

景区名称

郑州市

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丰乐农庄、富景生态世界、嵩阳书院、中岳庙、新郑市黄帝故里景区、康百万庄园、竹林长寿山景区、中原福塔、郑州绿博园、荥阳孤柏渡飞黄旅游区、方特欢乐世界、古柏渡丰乐樱花园景区、三泉湖景区、银基国际旅游度假区、红石林景区、杜甫故里、樱桃沟旅游景区、伏羲大峡谷景区、郑州园博园、登封观星台景区、建业·华谊兄弟电影小镇、登封市大熊山仙人谷景区

南阳市

龙潭沟生态景区、老鹳河漂流、宝天曼景区、内乡县衙博物馆、内乡宝天曼峡谷漂流景区、大宝天曼原始森林生态旅游景区、丹江香严寺风景名胜区、卧龙岗武侯祠、国际玉城、七峰山七顶山生态旅游区、云露山景区、寺山国家森林公园、桐柏山淮源风景名胜区、方城七十二潭景区、南召县五朵山景区、山陕会馆、老君洞、花洲书院、二龙山风景区、河南丹江大观苑景区、德云山风情植物园

洛阳市

洛阳白马寺、洛阳关林、新安县千唐志斋博物馆、栾川县重渡沟风景区、龙峪湾国家森林公园、洛阳伏牛山滑雪度假乐园、养子沟景区、抱犊寨景区、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风景区、木札岭旅游区、天池山国家森林公园、神灵寨国家森林公园、中国国花园、洛阳市隋唐城遗址植物园、中国河南西泰山风景区、黛眉山、洛阳·薰衣草庄园、洛阳恐龙谷漂流、天河大峡谷、青要山景区、二程文化园、洛阳·豪泽国际郁金香花海欢乐城、洛阳凤翔温泉旅游区、栾川竹海野生动物园、花果山国家森林公园

信阳市

大苏山国家森林公园、鄂豫皖红色首府景区、金刚台猫耳峰风景区、西九华山、鸡公山风景区、南湾湖风景区、灵山风景区、西河风景区、灵龙湖生态文化旅游区、许世友将军故里、黄柏山国家森林公园、大别山露营公园、金兰山森林公园、鸡公山桃花寨景区

商丘市

商丘古文化旅游区、北湖景区、淮海战役陈官庄纪念馆、日月湖景区、睢县北湖景区

新乡市

八里沟景区、万仙山景区、九莲山景区、比干庙、回龙天界山景区、京华园景区、潞王陵、宝泉景区、轿顶山景区、卫辉市龙卧岩景区、辉县关山景区

开封市

开封龙亭、中国翰园、开封府、开封大相国寺、包公祠、开封市铁塔公园、兰考焦裕禄纪念园、朱仙镇启封故园、万岁山·大宋武侠城、天波杨府公园

三门峡市

虢国博物馆、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函谷关历史文化旅游区、豫西大峡谷、灵宝汉山景区、燕子山生态旅游景区、娘娘山景区、三门峡黄河公园、双龙湾风景区、三门峡黄河丹峡、仰韶文化博物馆、三门峡甘山国家森林公园、陕州地坑院景区、豫西百草园

漯河市

小商桥景区、神州鸟园、许慎文化园、沙澧河、南街村景区

济源市

王屋山风景名胜区、五龙口风景区、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风景区、小浪底黄河三峡景区、小沟背·银河峡风景区

安阳市

岳飞纪念馆、羑里周易博物馆、万泉湖休闲旅游度假景区、中华古板栗公园、安阳马氏庄园、道口古镇

许昌市

鄢陵国家花木博览园、鄢陵花都温泉度假区、禹州钧官窑址博物馆、大鸿寨景区、中国钧瓷文化园、鄢陵县金雨香草庄园旅游区、鄢陵五彩大地观光休闲旅游区、神垕古镇、鄢陵建业绿色基地、鄢陵唐韵生态旅游区

濮阳市

戚城文物景区、濮上园、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纪念馆

焦作市

圆融寺景区、嘉应观景区、黄河文化影视城、温县陈家沟景区、南水北调天河公园、孟州老家莫沟景区

周口市

太昊伏羲陵景区、老子故里旅游区、周口关帝庙

驻马店市

金顶山风景区、南海禅寺、铜山风景名胜区、确山竹沟革命纪念馆、老乐山旅游景区

鹤壁市

云梦山风景名胜区、古灵山、大伾山、五岩山旅游区、朝阳山景区、桑园小镇·太极图景区、鹤山区阿斗寨景区

平顶山市

画眉谷、石漫滩国家森林公园(二郎山景区、灯台架景区)、平顶山博物馆、尧山大峡谷漂流、三苏园、香山寺、风穴寺、郏县姚庄旅游区

地方特产

开封西瓜

安阳栝楼

南阳黄牛

原阳大米

新郑大枣

中牟大蒜

洛阳樱桃

信阳毛尖

郑州蜜桃

西峡猕猴桃

灵宝苹果

济源薄皮核桃

林州山楂

内乡山茱萸

西峡琥珀

西峡香菇

民权葡萄

永城辣椒

宁陵酥梨

鄢陵花卉

焦作四大怀药

武陟油茶

固始鸡

永城枣干

鲁山生姜

潢川板鸭

南阳独山玉

荥阳柿子

特色小吃

滑县道口烧鸡

郑州烩面

洛阳水席

开封小笼包

开封桶子鸡

信阳板鸭

洛阳牡丹燕菜

西华逍遥胡辣汤

潢川贡面

偃师银条

驻马店小磨香油

薛湖牛肉水煎包

艺术品

开封汴绣

商丘宋绣

驻马店麦草画

汝阳刘毛笔

永城书法

罗店麦草画

洛阳平乐农民画

舞阳农民画

镇平玉雕

民权虎

浚县泥塑和泥猴张

黄河澄泥砚

洛阳唐三彩

汝州汝瓷

禹州神垕钧瓷

汝阳梅花玉

南阳烙画

洛阳大鼓

安阳青铜器

滑县年画

名贵花树

洛阳牡丹

开封菊花

南阳月季

信阳桂花

跟着典故游河南,亲身感受河南的历史文化特色

河南是一个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的省份,河南是南宋以前中国历史的核心区域,从中国第一个世袭王朝夏朝建都到元朝覆灭的3000余年中,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者迁都于此,中国八大古都中,河南占其四,他们是十三朝古都洛阳、八朝古都开封、殷商古都安阳和商都郑州,记录着“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的辉煌。今天就让我们跟着典故游河南~

盘庚迁殷

商汤建立商朝的时候,最早的国度是在亳,此后三百年中因为考虑到政局的稳定和对天灾人祸的预防,最终五次迁都。自盘庚迁都殷后,商族才定居下来不再迁徙。

从西到东:河南——九州腹地 十省通衢 中华文明之源

典故追踪:河南安阳

安阳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华夏文明的中心之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先后有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等六朝在此建都,故安阳素有"七朝古都"之称。

安阳是甲骨文最早发现地,《周易》的发源地,中国文字博物馆、 红旗渠、曹操高陵所在地。被考证为华夏文明最早使用的文字甲骨文、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大方鼎在安阳出土。安阳殷墟是世界公认的、当今中国所能确定的商代最早都城遗址, 有"洹水帝都"、"殷商故都"、"文字之都"之美誉。

洛阳纸贵

原指西晋都城洛阳之纸,因大家争相传抄左思的作品,以至一时供不应求,货缺而贵。后喻作品为世所重,风行一时,流传甚广。出自《晋书·左思传》:“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从西到东:河南——九州腹地 十省通衢 中华文明之源

典故追踪:洛阳

洛阳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4000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先后有105位帝王在此定鼎九州。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牡丹因洛阳而闻名于世,被世人誉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

洛阳目前拥有三项世界文化遗产,沿洛河两岸分布着夏都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东周王城、汉魏故城、隋唐洛阳城等五大都城遗址。

三顾茅庐

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诸葛亮在隐居于卧龙岗茅草房(南阳诸葛庐),自耕自食,但很有学问,因居处有一岗名卧龙岗,人称“卧龙先生”。徐庶给刘备推荐诸葛亮,刘备和关羽、张飞亲自到卧龙岗拜见诸葛亮,前两次都没见到,第三次终于见到诸葛亮,诚心请诸葛亮出山。

从西到东:河南——九州腹地 十省通衢 中华文明之源

典故追踪:南阳

南阳是古丝绸之路的源头之一,,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屈原“扣马谏王”地,军事家诸葛亮的躬耕之地,著名的秦楚“丹阳之战”和三国故事“三顾茅庐”就发生在这里。南阳孕育出医圣张仲景、科圣张衡、商圣范蠡、谋圣姜子牙等历史名人,战国时期,南阳是著名的冶铁中心,后为秦朝三十六郡之一的南阳郡治所所在地,东汉时期曾作为陪都,乃光武帝刘秀发迹之地,故在东汉时期又有“南都”、“帝乡”之称。

煮酒论英雄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刘备兵败吕布后,到许昌投奔曹操。一天,曹操看到梅子青青,又遇煮酒正熟,便邀请刘备饮酒赏梅。曹操问刘备:“当今天下谁可称为英雄。”刘备深怕曹操看出自己胸怀大志,更因与国舅董承等谋害曹操之事,心中戒备很深,常在后园种菜表示不关心国家大事。曹操突然问起这个问题,刘备假装糊涂,言不由衷。曹操一针见血的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指刘备)与操耳!”刘备听了大吃一惊,手中的筷子不觉落在地上。这时天下大雨,忽然一声响雷,刘备借机闻雷失箸。后人常用“煮酒论英雄”比喻评论功绩。

从西到东:河南——九州腹地 十省通衢 中华文明之源

典故追踪:许昌

汉魏故都许昌著名的三国遗迹遗址却有80多处,或与三国史实有关,或与三国人物有关,或与三国传闻有关。许昌遗留下不少著名的石刻碑碣,如记录汉魏更迭的“三绝碑”,蔡邕真迹《尹宙碑》和画圣吴道子为关羽造像的《勒马挺风图》等。许昌历来人杰地灵,贤臣名士层出不穷。

钻木取火

钻木取火的发明来源于我国古时的神话传说。传说在一万年前,燧人氏在燧明国(今河南商丘)发明了钻木取火,开启了华夏文明的起源。

从西到东:河南——九州腹地 十省通衢 中华文明之源

典故追踪地:商丘

丘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是中国六朝古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商丘是少康中兴之地,为夏朝中期主要都城。商丘是商人、商品、商业的发源地,商汤灭夏后在商丘建立商朝,商丘被誉为三商之源·华商之都。

少康中兴

少康是中国夏朝的第六代天子,其父相被敌对的寒浞派人杀死。少康是遗腹子,凭借个人魅力,得到有仍氏、有虞氏的帮助,广施德政而得到夏后氏遗民的拥护。经过周密的策划,少康通过用间、行刺等手段,以弱胜强,最终战胜寒浞父子,中兴夏朝。

典故追寻地:济源

济源市是传说中愚公的故乡。早在旧石器时代末期和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10000年前),人类就已在此繁衍生息。这里曾是夏王朝的都城“原”,战国至两汉时期“轵邑”以富庶闻名天下。

大禹治水

舜帝时期,黄河泛滥,禹受命,任夏伯,负责治水。禹采用“疏顺导滞”的方法,利用水自高向低流的自然趋势,顺地形把壅塞的川流疏通,然后合通四海,从而平息了水患。使百姓得以从高地迁回平川居住和从事农业生产。大禹治水13年,耗尽心血与体力,"三过家门而不入",后来成为夏朝的第一代君王,并被人们称为“神禹”而传颂与后世。

从西到东:河南——九州腹地 十省通衢 中华文明之源

典故追寻地:禹州市

“大禹是禹州之根,禹州是大禹之基。”大禹和禹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大禹因治水有功,曾受封于阳翟,就是今天的禹州。禹之子启继位,并在此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史称夏朝。至今留存有夏禹和启召集群臣的古钧台、治水遗迹禹王锁蛟井,拉王庙、禹王山、禹母石,启母石等历史遗迹。

围魏救赵

战国时(公元前353年) 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国求救于齐国。齐将田忌、孙膑率军救赵 ,趁魏国都城兵力空虚,引兵直攻魏国。魏军回救,齐军乘其疲惫,于中途大败魏军,遂解赵围。事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此种战略后来常为兵家所采用,称为“围魏救赵”法。

从西到东:河南——九州腹地 十省通衢 中华文明之源

典故追寻地:开封

它是中国多个重要王朝的首都。战国时期,魏国建都于此,称"大梁",冶铁业发达,十分繁荣。五代十国时期国家四分五裂,开封地理条件非常适宜农业经济发展,汴京作为一统天下的基础,先后成为后梁、后晋、后汉及后周的国都。公元960北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代后周称帝,建立宋朝(北宋),仍以开封为首都,称为"东京",终于完成对中国汉民族本部的统一。

河南十大自然风景区:来看河南风光!

从西到东:河南——九州腹地 十省通衢 中华文明之源

河南十大自然风景区:来看河南风光!

历史上先后有20多个朝代在河南建都,远在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原人民就创造了著名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下面一起来看看河南十大风景区。

从西到东:河南——九州腹地 十省通衢 中华文明之源

洛阳老君山

著名景点:金顶道观群、追梦谷

老君山,原名景室山,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城东南3千米处,是秦岭余脉八百里伏牛山脉的主峰,海拔2297米。老君山有2000多年道教文化历史,北魏时在山中建庙纪念,唐贞观年间受到皇封,修建“铁顶老君庙”,明万历十九年颁赐老君山道经诏谕,封为“天下名山”。现存庙宇中顶峰老君庙规模最大,有“南有武当金顶,北有老君铁顶”之说。

从西到东:河南——九州腹地 十省通衢 中华文明之源

焦作云台山

著名景点:泉瀑峡、红石峡

云台山是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和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交界处,园区地形复杂,气候随海拔与山势山形变化各异、上下差异明显,原始次生林覆盖了整个山峦,各种树木和奇花异草种类达五百多种。云台山主峰茱萸峰海拔1308米,有落差314米的云台天瀑,在景区泉瀑峡的尽端,是中国发现的落差最大的瀑布之一。

从西到东:河南——九州腹地 十省通衢 中华文明之源

洛阳龙潭大峡谷

著名景点:六大自然谜团

龙潭峡是紫红色石英砂岩在地壳运动的过程中经过流水冲刷、风雨侵蚀而形成的。在龙潭峡随处可以看到地质历史的痕迹,地壳运动的雄伟过程都将在这里重现。龙潭峡以峡谷地貌、水体景观为主,以地质剖面和地质遗迹为辅,以生态和人文相互依托,是国内独具特色的地质博物馆。龙潭峡是地质特色旅游的绝佳去处。

从西到东:河南——九州腹地 十省通衢 中华文明之源

驻马店嵖岈山

素有“中华盆景”“奇石王国”之美誉

嵖岈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河南省遂平县境内,景区面积148平方公里,可游面积52平方公里,海拔786米,是国家级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区、河南省十大热点景区和18个重点风景区之一。因其丰富多彩的地质结构被评为国家级地质公园,嵖岈山的山峰不仅绝崖突兀、奇峰巍立,峰峦之间还犬牙交错、峥嵘嵯峨,群峰竞艳,蔚为奇观。

从西到东:河南——九州腹地 十省通衢 中华文明之源

太行山

又名五行山、王母山

太行山耸立于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间,是中国东部地区重要山脉和地理分界线。北起北京西山,南达豫北黄河北崖,西接山西高原,东临华北平原,绵延400余公里,为山西东部、东南部与河北、河南两省的天然界山。太行山地区有众多河流发源或流经,使连绵的山脉中断形成“水口”,这里是华北平原进入山西高原的要道。

从西到东:河南——九州腹地 十省通衢 中华文明之源

洛阳白云山

著名景点:白云峰、玉皇顶

白云山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嵩县南部伏牛山腹地原始林区,总面积168平方公里,动物204种,植物1991种,森林覆盖率98.5%以上,被专家学者誉为“自然博物馆”。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峰37座,其中玉皇顶海拔2216米,为白云山第一峰,是看日出观云海的最佳处之一。

从西到东:河南——九州腹地 十省通衢 中华文明之源

信阳鸡公山

著名景点:活佛禅寺、报晓峰

信阳鸡公山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南38公里的豫鄂两省交界处,早在二十世纪初,鸡公山就与北戴河、庐山、莫干山齐名,是我国著名的四大避暑胜地之一。主峰海拔811米,报晓峰海拔767.5米,风景区面积27平方公里,是我国南北天然分界线,素有"青分楚豫"之称。

从西到东:河南——九州腹地 十省通衢 中华文明之源

老界岭

著名景点:玉皇顶、神女峰

老界岭位于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北部,伏牛山南坡上部地段,东与内乡宝天曼自然保护区接连,东西长 23公里,南北宽16.7公里,景区总面积23万亩。1982年老界岭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1998年又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河南省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2014年西峡伏牛山老界岭景区荣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此次河南省惟一上榜景区。

从西到东:河南——九州腹地 十省通衢 中华文明之源

济源王屋山

著名景点:阳台宫

王屋山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位于河南省济源市西北40公里处,总面积265平方公里。司马承桢所著的《上经天宫地府经》中,将王屋山定为“天下第一洞天”,亦称“天下第一神山”。王屋山主峰海拔1715.7米,主峰之巅有石坛,据说为轩辕黄帝祭天之所,“黄帝于此告天,遂感九天玄女、西王母降授《九鼎神丹经》《阴符策》,遂乃克伏蚩尤之党,自此天坛之始也”。

从西到东:河南——九州腹地 十省通衢 中华文明之源

三门峡豫西大峡谷

主要景观:大淙潭瀑布

三门峡豫西大峡谷位于河南三门峡市卢氏县官道口镇东南10公里处东汉村。东连洛宁、栾川,西与陕西省洛南、丹凤、商南三县接壤,南接西峡,北临灵宝,距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公路40公里,209国道纵贯南北。整个景区汇山泉成跌宕起伏的瀑布群,以奇山秀水、飞瀑流泉、浅溪深潭、怪石幽谷而引人入胜。山村风情浓郁,民风淳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河南   都城   商丘   许昌   安阳   南阳   中原   黄河   通衢   洛阳   河南省   郑州   景区   腹地   自然保护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