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2000年古县如今成了一个镇,国保文庙大成殿藏在破旧粮站里

胡哥专注发现古村落之美。敬请关注、转发支持。

胡哥图片文字均为原创,侵权必究,已授权维权骑士全网维权。

历史上的东周时期前半段,各诸侯国相继崛起,其中有五位国君名气甚大,被称为春秋五霸。

五霸中的晋国占据着今山西大部、河北西南、河南北部和陕西一角,国君叫晋文公。这是个猛人,因为治国有方,战功卓著,成为各诸侯国的霸主。

晋文公有个儿子叫晋襄公,继承乃父之遗志,继续称霸各诸侯国,使得晋国霸业继续延续。他盛年而亡,所葬之地得名为襄陵。今天归属山西临汾市襄汾县管辖。

原来的襄陵县早在公元前206年就已经置县,1954年撤销与汾城县合并而为襄汾县。现在的襄陵就只是个镇级政府了。

与这个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县(镇)的一次擦肩而过,留下了一段难忘的访古记忆,有遗憾,有欣喜。特别记录下来,分享给大家。

胡哥一行的临汾访古行从临汾大中楼开始,参观罢大中楼后一路向西南。途中随便一搜,发现距离大中楼不到20公里的襄陵镇里竟然有一座国保建筑,襄陵文庙大成殿。

不到半个小时,胡哥一行跨汾河,沿省道232一路西南行,很快就到了。客观地说,襄陵镇比想象中的要破旧一些。

山西2000年古县如今成了一个镇,国保文庙大成殿藏在破旧粮站里

驱车进入村庄,一打听,是在东街村。一直行进到车子无法进入的地方停车开始寻找。所幸这座文庙很有名气,很快就到了。

然而,眼前所见令人大吃一惊。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风格的大门样式,两排平房中间空出大门,两根水泥柱分割成三个门,上面有顶。

两边是便门,中间屋顶下横梁上有七个凸出来的水泥字:襄汾县襄陵粮站。下面是对开大铁门。上半截是栅栏,下半截是铁皮,颇具年代感。

就在门左侧和平房山墙之间,有一堵斜立着的国保石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襄陵文庙大成殿,国务院2013年5月公布,山西省人民政府立。

山西2000年古县如今成了一个镇,国保文庙大成殿藏在破旧粮站里

看来没错了,这个破旧的粮站大门里面,就应该是国保古建了。真是没想到,这还是第一次见到国保古建藏在一个破旧粮站里面的。

然后就是访古之旅经常遇到的难题了:大门紧锁未开,晃动铁门,还能听到猛犬的咆哮声。

问遍周围住户,都说里面住有人,还有个什么小工厂在里面。可是人在哪里,谁也说不清。

这就有些令人抓狂了,近在咫尺却不得其门而入。胡哥在门外踮着脚尖也只能看到一抹古建大殿的屋脊,灰脊布瓦还有宝鼎,古香古色的看得人心痒痒。

对古建有了解的都知道,大成殿是文庙也就是俗说的孔庙里最核心的建筑,相当于佛教寺庙中的大雄宝殿。

山西2000年古县如今成了一个镇,国保文庙大成殿藏在破旧粮站里

而文庙因其地位的尊崇,各地县级以上地区都有修建。虽然历经沧桑,但保存下来的文庙数量依然众多。比如距离这里不远的汾城镇就有一组保存完整的文庙古建筑群。

襄陵镇的文庙只剩下文庙最核心的建筑大成殿,还是国保建筑,可见它的地位和古建特色之重要。可是无法亲近,真是令人懊恼。

左思右想不甘心,最后决定绕着这片建筑群走一圈,看看能够从旁边或者后面进去。

总算皇天不负有心人。往东侧绕了半天,除了一排排的民居还是民居,没有任何通道。往西边一绕,走了将近50米,堵在大成殿前和右侧的房屋不见了,只剩下一堵长长的围墙。

山西2000年古县如今成了一个镇,国保文庙大成殿藏在破旧粮站里

躲在围墙里的大成殿终于露出了它的尊容。围墙不高,距离稍远个几米,就能基本看到大成殿的全貌。

大成殿宏伟壮观,兀立在一大片空地上,被一圈红墙围着。红墙周边是大片空地,看得出是拆迁后的遗留。估计原来就是粮站的各种设施。

眼前的大成殿已经是修缮过后的模样了,看起来维修的痕迹还在,尤其是揭顶后的新铺的灰瓦和脊兽,都能看出修缮过的痕迹。

这是一座非常气派的建筑,虽然仅仅只是一座大殿,五开间,歇山九脊顶。最令人惊叹的是大殿的体量巨大,屋檐下的斗拱密布。

山西2000年古县如今成了一个镇,国保文庙大成殿藏在破旧粮站里

据资料介绍,这是创建于金泰和九年(实为大安元年,1209年),元大德十年(1306)重建,明清时期屡有修葺的一座大殿。

它的体量巨大体现在空间尺寸上,术语叫作面阔5间,进深十椽。到底有多大呢?有专家测量过,宽22.6米,进深19.25米,高12.85米。

这么折算下来,大成殿占地面积达到435平方米,高度相当于3层半的楼房高度。难怪看起来那么宏伟壮观呢。

因为距离远,只能看个正面和西侧面的大概。入眼的除了歇山顶的屋脊,就是眼下密布的斗拱,一朵挨一朵,很壮观。

山西2000年古县如今成了一个镇,国保文庙大成殿藏在破旧粮站里

​查资料得知,正面除角柱上的斗拱外,四根柱头上都有一朵,而且两柱间还增加一朵。

有趣的是,当心间也就是正门间隔,比旁边的间隔要宽很多,所以,额枋上的斗拱多加了两朵。

如此一例,远看通长22米的额枋上,整齐地排列着12朵斗拱,颇为壮观。

据介绍,除了斗拱特点,角柱的倾斜度(侧角)和相比于檐柱的高差(升起)都很明显。屋内的梁架也有元代建筑的特点。只可惜无法看到了。

如此恢宏的大殿掩藏在大片民宅中,躲在破旧的粮站内,任谁也想不到。

恋恋不舍地离开,真是意犹未尽。就随便在村中逛了逛,结果又发现了一个好看的古迹,还遗漏了一处古迹。

真是有欣喜有遗憾。也许这就是访古旅途的魅力所在吧。有缘的不期而遇,无缘的,纵使对面不相逢。

要知道胡哥邂逅了什么样的惊喜和遗憾?且看随后的文章。

欢迎关注@跟胡哥看古村,看更多古村故事。


我国仅存五代木构建筑之一——山西平顺大云院“六绝”看点

中国仅存四座唐代建筑之一的山西天台庵到底是唐代还是五代建筑?

国保山西上党西岩寺内的唐代砖塔媲美西安小雁塔,佛像高度惊人

罕见国宝文物唐代舍利塔搬迁复建竟然改了样貌,专家评价还很高

长胡须戴耳环的佛祖像、错别字的牌匾,没想到你是这样的应县木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粮站   文庙   襄汾县   山西   晋国   国君   额枋   临汾   角柱   平房   古县   斗拱   大殿   唐代   壮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