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不是国军无能,而是国民政府不给力

《八佰》:不是国军无能,而是国民政府不给力

在1937年10月底的四天里,国民革命军88师542团的精锐战士们以及来自湖北、湖南和浙江的平民和逃兵, 共400余人(并非对外宣称的800人),坚守在四行仓库抵抗日本陆军第3师团。

作为一部讲述国民党正面抗日的 国产电影,《八佰》不可能不是一部爱国主义战争片。但是,除了直白展示“丈夫许国”舍生取义之外,编剧兼导演管虎也细腻刻画了一系列贪生怕死苟且偷生的小人物群像。与坚忍抗战的指挥官谢晋元(杜淳饰)相对应,懦弱的老铁(姜武饰)只想回到老家继续当农民;谨慎的端午(欧豪饰)则努力适应他们的严峻处境以及那些生活在一河之隔的外国租界里的人们的隔岸观火。

《八佰》:不是国军无能,而是国民政府不给力

显然,这种并置完全是有意为之的。尽管管虎在故事中加入了太多的配角,但脱颖而出的还是那些最终被迫在激烈的战斗中做出道德选择的人。龟缩不前还是和其他人一起战斗?逃跑还是提醒其他人即将发生的伏击?服从命令还是做一些崇高而光荣的事情? 尤其是最后将矛头对准了国民党,挑明出于明显的政治原因,国民党领导层为了权宜之计而将国家出卖给了日本人。

一年前,《八佰》"因技术原因"取消了在上海国际电影节的高调首映和暑期上映的计划,我们并不清楚导演为了通过审查最终对故事情节做了哪些调整。但现在来看,这部耗资8000万美元的巨制给人感觉依然和它的初衷相去不远,简洁而紧张地展现了“八百壮士”在四行仓库抵抗日军进攻的四天里所发生的重大事件。

《八佰》:不是国军无能,而是国民政府不给力

每一天都有一场鏖战。第一天,日军试图凭借人数和火力优势取胜,结果遭遇到了比预期更猛烈的抵抗,未能占领仓库。第二天,日军出动战略编队,声称要在三个小时内用坦克、迫击炮和炮兵部队攻下仓库。第三天,国军在仓库楼顶升起国旗,遭到日本战斗机的连番空袭。第四天,在被蒋介石抛弃后,国军冒着枪林弹雨通过垃圾桥前往租界。

在摄影师曹郁、特效指导Tim Crosbie、爆破指导Jason Troughton以及资深动作指导Glenn Boswell的协助下,管虎编排并执导了四天充满血腥的激烈动作戏,惊险程度不亚于最近的好莱坞战争电影《1917》和《敦克尔克》,甚至可以说,《八佰》里的有些战争残酷场面要比好莱坞电影更加生动。从上世纪30年代上海的忠实再现,到四行仓库的废墟,再到军事装备和编队,这部电影对细节也非常考究。

《八佰》:不是国军无能,而是国民政府不给力

虽然在人物刻画上有些欠缺,但在视觉场景中仍能让观众找到情感上的共鸣。管虎在动作戏之间穿插了一些相对来说更为安静的亲密时刻,比如老铁和羊拐(王千源饰)之间的友情发展,还有一些象征性的场景,比如战士们排着队等着轮到他们洗最后一澡。尽管管虎有时会犯陈词滥调的毛病,比如那匹脱缰的白马随着时间的流逝,皮毛被鲜血污染,却始终没有倒在战火中,但相比导演之前的电影(如犯罪片《老炮儿》),他在本片中表现出的艺术视角无疑非常令人印象深刻。

所以,抛开政治因素不谈,《八佰》显然是一部令人惊叹的战争大片,充满了引人入胜的战斗场面,无可挑剔的历史细节以及足够细腻的情感表达,使其免于沦为主旋律宣传片。影片长达两个半小时,但鉴于战斗展开的非常之快,你绝不会觉得时间难熬。虽然结局众所周知,但需要提醒那些希望看到满意结局的人,这部影片的结局并不圆满,这并不是导演的错,而是因为这400多人经历苦难之后的遭遇。尽管他们的人数只有名义上的一半,但他们的英雄主义显示了一种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和力量,无论在任何时代,都值得受到颂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国军   国民革命军   克尔   租界   国民政府   日本   日军   国民党   无能   仓库   细腻   其他人   场面   导演   结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