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七月初一“开孤门”,孤魂野鬼会来“捉猴替”

潮汕七月普渡。 普渡奉祀的是 “好兄弟”,其实就是无家可归的孤魂野鬼。传说他们长年关在地狱中,每年只有农历七月才被放出地狱享受人间的烟火,用今天的话这是一群“弱势群体”。但是“普渡”并非潮汕人发明。它是佛教的盂兰盆节,北方早在汉代就有记载了。而北方做普渡,盂兰盆节就是七月十五这一天。潮汕人想到这些可怜的人来到人间一个月,如果只有一天能享受人间烟火,那这天他们会撑死,其他二十九天会饿死。因此普渡是一个一个村庄、一条一条街道,轮流在七月的每一天供奉这些“好兄弟”,要让他们来到人间的每一天都和我们一样享受人间的烟火。这体现出潮汕人博大的悲悯情怀。

潮汕七月初一“开孤门”,孤魂野鬼会来“捉猴替”

潮汕七月初一“开孤门”,孤魂野鬼会来“捉猴替”

潮汕七月初一“开孤门”,孤魂野鬼会来“捉猴替”

不仅如此,七月初一“开孤门”,地狱大门一开,这些孤魂野鬼会来“捉猴替”。按理,他作祟我们,危害我们, 当然要以牙还牙,以血还血。但我们老祖宗不这样想,他们换位思考,如果我是孤魂野鬼,我有这样一个回归人间的机会,我是否也会去“捉猴替”?这实在是人之常情。于是,他们就在七月做超度,演“打城戏”,打破地狱城,“目莲救母”,做大功德,帮助这些孤魂野鬼从正道回归人间。这是一种崇高的以德报怨、化怨为和的精神。而这正是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争取世界和平所不可或缺的文化精神。

潮汕七月初一“开孤门”,孤魂野鬼会来“捉猴替”

潮汕七月初一“开孤门”,孤魂野鬼会来“捉猴替”

普渡所呈现的“化怨为和”不是天上掉下来砸在潮汕人头上,而是在历史进程中,在血的教训中总结出来的。冤冤相报何时了,相逢一笑泯恩仇,化怨为和的智慧不仅是潮汕人,而且赋予了潮汕人宽容悲悯的情怀。而宽容悲悯、化怨为和的精神正是今天和谐社会、世界和平不可或缺的思想理念、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重要组成,也是今天社会文化核心价值观的根源基石之一。

潮汕七月初一“开孤门”,孤魂野鬼会来“捉猴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潮汕   孤魂野鬼   普渡   冤冤相报   佛教   以德报怨   人之常情   不可或缺   烟火   情怀   地狱   宽容   人间   兄弟   精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