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唯一一套元“夹纻干漆”十八罗汉被借走46年,至今未归

故宫有不少原状陈列。原状宫殿中的陈设都是严格遵循历史档案记载去选择与布置,力求恢复历史原貌,这些精美的文物藏品与历尽沧桑的古代建筑一起构成和谐统一的整体,向世人形象地展示宫廷文化。但是慈宁宫的后殿在2015年5月开放后,却被设计成“佛教造像馆”和“砖石画像馆”,这里正是著名的后宫大佛堂所在地,为什么没有像其他宫殿一样进行原状陈列呢?大佛堂内原本的文物都去了哪儿呢?

为接待西哈努克,洛阳准备请佛入寺

故宫唯一一套元“夹纻干漆”十八罗汉被借走46年,至今未归

故宫唯一一套元“夹纻干漆”十八罗汉被借走46年,至今未归

1973年初,洛阳方面接到通知,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即将来参观访问。于是就想着要安排参观素有“释源”“祖庭”之称的白马寺,但是在1966年的“破四旧”运动中遭到严重破坏,根本无法承担这么重要的接待任务。

虽然1972年国务院已决定修复白马寺,但是各殿堂内佛像的重新塑造则是短时间内无法解决的难题,为此,洛阳方面提出“请佛像入寺”。

曾参与文物调拨的黄明兰先生在《故宫大佛堂文物调拨洛阳的前前后后》一文中指出,为了落实故宫佛教文物调拨洛阳的经过,黄先生曾致信当时参加文物移交的故宫博物院保管部傅连仲老先生,傅先生回信:“国家文物局王冶秋局长向中央请示,调拨大佛堂全部文物运往白马寺。最后李先念副总理批准决定,故宫有档案。”

3个月,大佛堂整体打包从慈宁宫到了白马寺

故宫唯一一套元“夹纻干漆”十八罗汉被借走46年,至今未归

这次文物搬迁工作从1973年3月开始,到5月结束,历时三个月。黄明兰先生在《故宫大佛堂文物调拨洛阳的前前后后》一文中则写到:“头一天开门进殿时,……佛像身上和桌上摆放的七珍八宝等供品均被厚厚的尘土所覆盖。大佛堂内主要有三世佛和十八罗汉,三世佛左右两边有两尊伽蓝护法,梁上悬挂着黄缎子帷幔,佛像前均有木制条几和供案,上面摆放着各种供器。墙壁上挂满了壁佛(木板上雕出佛龛,每龛内放一个用香泥作胎、外涂金粉的小坐佛)。特别是十八罗汉像,姿态各异,栩栩如生,都是金漆夹紵像。衣服的纹饰繁杂而细致,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因为是元代作品,所以也具有很重要的历史文物价值。”

故宫唯一一套元“夹纻干漆”十八罗汉被借走46年,至今未归

三世佛通高2.25米,通身装金,正中释迦牟尼佛、左边药师佛、右边阿弥陀佛。据乾隆二十三年《珠石堂印奏片》记录,三世佛为托沙胎(即干漆夹纻像),佛像披金线缎衣上缀珍珠珊湖珠,戴珊湖数珠一盘,装饰十分华丽。

佛面丰腴慈祥庄严,头顶螺发卷无肉髻,前头顶有大髻珠,垂领式袈裟覆盖两肩双臂,胸前刻万字,下身着裙,高裙腰扎带结,全跏趺端坐于球形高莲座上,莲座八层齐整的仰莲瓣,贴地面雕卷边大荷叶托起莲座。

故宫唯一一套元“夹纻干漆”十八罗汉被借走46年,至今未归

大佛堂明间佛龛立面图(引自王家鹏《慈宁宫大佛堂调查记》)

故宫唯一一套元“夹纻干漆”十八罗汉被借走46年,至今未归

三世佛前左右两须弥座上伫立干漆夹纻韦陀、天王,韦陀高2.17米、天王高2.01米,两护法天将身着华丽精致的甲胃、兵器,飘带萦绕,生动逼真。韦陀面容白皙俊朗,严肃沉静;天王赫面膛目,孔武刚健,气势威然,颇具动势,是明代彩塑中少见的艺术杰作。

故宫唯一一套元“夹纻干漆”十八罗汉被借走46年,至今未归

大佛堂明间供奉的韦陀

故宫唯一一套元“夹纻干漆”十八罗汉被借走46年,至今未归

大佛堂明间供奉的天王

故宫唯一一套元“夹纻干漆”十八罗汉被借走46年,至今未归

白马寺大雄宝殿中的天王

故宫唯一一套元“夹纻干漆”十八罗汉被借走46年,至今未归

白马寺大雄宝殿中的韦陀

韦陀、 天王前左右对称耸立两座紫檀木雕九级木塔,塔高约5米多。正方形底座,塔身八方楼阁式,每面开佛龛内藏金漆木雕像一百二十件。

故宫唯一一套元“夹纻干漆”十八罗汉被借走46年,至今未归

大佛堂明间供奉的紫檀木雕九级木塔(现藏洛阳博物馆)(引自王家鹏《慈宁宫大佛堂调查记》)

故宫唯一一套元“夹纻干漆”十八罗汉被借走46年,至今未归

大佛堂西暖阁供奉的楠木八方大塔(现藏洛阳博物馆)(引自王家鹏《慈宁宫大佛堂调查记》)

这次调拨的文物2900多件文物,为了布置白马寺和博物馆的接待室,又从故宫争取到了一批家具、挂屏、字画、瓷器等。

黄明兰先生在《故宫大佛堂文物调拨洛阳的前前后后》一文中提到:在故宫东路某配殿,各式家具堆积如山。我们进得殿来,就好似阿里巴巴进了“藏宝洞”一样,贪婪地挑选着紫檀木的桌子、凳子、条几和各种挂屏。仅雕花红木椅子就挑选了20把,最后又要了几幅名人字画和明清瓷瓶等,约计120多件。

当时汽车只能停在慈宁宫大门口,装好的货箱要上下六个高台的台阶和三道高门坎,才能运出。二十多尊大型佛像,数百斤重的暖阁构件,三立方米的大木箱,硬是靠人肩扛、背驮越过层层台阶,翻过数道门坎,搬到慈宁宫外装车。

国内唯一一套元“夹纻干漆”造像

故宫唯一一套元“夹纻干漆”十八罗汉被借走46年,至今未归

如今陈列在白马寺大雄殿中的三主佛、二天将、十八罗汉是元代“夹纻干漆”造像,为传世极稀的文物瑰宝,国内已非常罕见。其中十八罗汉为国内仅存的一套,是白马寺的镇寺之宝。

罗汉高1.5米至1.61米,肌肉丰润,骨骼健壮,年龄仪表各不同,写实传神。

故宫唯一一套元“夹纻干漆”十八罗汉被借走46年,至今未归

大佛堂东墙罗汉立面图(引自王家鹏《慈宁宫大佛堂调查记》)

故宫唯一一套元“夹纻干漆”十八罗汉被借走46年,至今未归

大佛堂西墙罗汉立面图(引自王家鹏《慈宁宫大佛堂调查记》)

罗汉身着华丽的交领僧衣,衣褶婉转流畅,衣上漆饰金钱交织五彩花纹,纹饰有佛像、龙纹、缠枝花卉、卷云、卷草等,图案丰富多彩,五彩斑斓,金色灿然。采用了佛像装銮“上五彩方法”,亦称平金剥漆法、拨金法,为明代彩塑佛像装銮“上五彩方法”的珍贵实例。罗汉前由五张长供桌拼接成一长供案,每位罗汉前供香炉一件、铜蜡钎二件、锡高足盘三件。

故宫唯一一套元“夹纻干漆”十八罗汉被借走46年,至今未归

故宫唯一一套元“夹纻干漆”十八罗汉被借走46年,至今未归

故宫唯一一套元“夹纻干漆”十八罗汉被借走46年,至今未归

故宫唯一一套元“夹纻干漆”十八罗汉被借走46年,至今未归

故宫唯一一套元“夹纻干漆”十八罗汉被借走46年,至今未归

故宫唯一一套元“夹纻干漆”十八罗汉被借走46年,至今未归

故宫唯一一套元“夹纻干漆”十八罗汉被借走46年,至今未归

故宫唯一一套元“夹纻干漆”十八罗汉被借走46年,至今未归

故宫唯一一套元“夹纻干漆”十八罗汉被借走46年,至今未归

故宫唯一一套元“夹纻干漆”十八罗汉被借走46年,至今未归

故宫唯一一套元“夹纻干漆”十八罗汉被借走46年,至今未归

故宫唯一一套元“夹纻干漆”十八罗汉被借走46年,至今未归

故宫唯一一套元“夹纻干漆”十八罗汉被借走46年,至今未归

故宫唯一一套元“夹纻干漆”十八罗汉被借走46年,至今未归

故宫唯一一套元“夹纻干漆”十八罗汉被借走46年,至今未归

故宫唯一一套元“夹纻干漆”十八罗汉被借走46年,至今未归

故宫唯一一套元“夹纻干漆”十八罗汉被借走46年,至今未归

故宫唯一一套元“夹纻干漆”十八罗汉被借走46年,至今未归

根据装藏刻板款识“京都大能仁寺东廊倚云处刻板”款识,猜测这堂夹纻像来自明代北京大能仁寺,但是并没有找到入宫纪录。大能仁寺是明代北京著名的藏传佛教寺庙,与大隆善护国寺、大慈恩寺齐名。明代位于咸宜坊砖塔胡同西口,始建于元代,明洪熙元年(1425年)明仁宗为大国师智光居住重建,赐额大能仁寺。在成化、弘治、正德年间《明实录》中多有大能仁寺番僧的记载,大约在嘉靖朝以后此寺逐渐衰落,现已不存。

要到国外才能见到“夹纻干漆”造像

“夹纻干漆”造像工艺不同于泥塑、木雕、石刻、铜铸等等。它是我国古代匠人独辟蹊径总结出的一株工艺名花。这种造像工艺的大致过程是,先用泥、沙等做成原胎,然后用苎麻、丝、棕等材料裱裹缚缠,然后涂漆。如此经过多次反复后,继之绘彩、描金,最后抽去原胎。这种造像具有厚实、稳重、丰满的艺术效果,而且重量轻、色泽鲜、耐酸碱,结实坚固,经久不坏。“夹纻干漆”造像工艺萌芽于春秋战国,成熟于隋唐,此后这种工艺传到日本,但保留下来的古代夹纻干漆神像不多。后来鉴真和尚的弟子们用唐朝传入的“夹纻干漆”工艺,制造了日本奈良唐招提寺鉴真大师坐像,并一直保存到了今天,被日本定为国宝。

故宫唯一一套元“夹纻干漆”十八罗汉被借走46年,至今未归

令人遗憾的是,自宋代以后,这种“夹纻干漆”造像工艺便渐渐失传了。

在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里,有一尊唐代干漆夹纻佛像。日本古董商人山中定次郎上个世纪初在北京建立山中商会支店,收购中国古董。 1917年的一天,有一古董商带来了四尊佛像,山中定次郎认定眼前的这四尊干漆夹纻佛像来历非凡,因此他毫不犹豫的用高价全部买了下来。

故宫唯一一套元“夹纻干漆”十八罗汉被借走46年,至今未归

山中定次郎留下了其中的一尊,而将另外3尊运往了美国纽约分店公开出售,纽约大都会艺术馆很快出高价买下了其中的一尊,还有2尊则分别被美国华盛顿的弗利尔塞克勒艺术馆和巴尔的摩沃尔特斯艺术馆买走。

而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博物馆珍藏的元代干漆夹纻释迦牟尼佛苦行像,是从国际著名的文物贩子、大古董商卢芹斋手中购买,购买后在佛像里还发现装藏有五本佛经。

故宫唯一一套元“夹纻干漆”十八罗汉被借走46年,至今未归

2018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中,一尊独一无二的唐 夹纻干漆观世音菩萨头像以2170万港元成交。

故宫唯一一套元“夹纻干漆”十八罗汉被借走46年,至今未归

大佛堂文物至今未“归赵”

西哈努克的洛阳行并未成行,但是大佛堂的全套家当却留在白马寺了。1983年白马寺由文物部门管理变为宗教部门管理,1984年8月4日,国家文物局顾问谢辰生给文化部长齐光写了一封信,要求把十八罗汉要回来,摘选部分信的内容:

“一九七二年河南洛阳白马寺为了接待西哈努克,由故宫大佛堂搬去十几尊元代夹紵罗汉,当时是作为一项临时政治任务来办的。这些罗汉系国内仅有的珍贵文物,因白马寺一向归文物部门管理,所以作为陈列展亦无不可……此批罗汉原非庙产,乃故宫旧物,理应移交文物部门。然而宗教部门说此事原系李先念同志所批,如不经先念同志批准,罗汉不能移交。”

齐部长又写信一封:“故宫博物院的一批‘夹紵罗汉’,原陈列于‘大佛堂’,是孤品国宝,不能用于烧香拜佛的佛堂,任其烟熏火燎,照样用泥塑即可以了。宗教部门应该归还故宫博物院作为珍贵文物藏之‘大佛堂’,务请李主席批示有关领导机关限期重塑泥像,完整无损归还故宫,实为重盼!”

李主席批示:“静仁、穆之同志:十几尊元代夹紵罗汉,可否‘完壁归赵’,另塑泥像,由你们俩协商解决。”

1999年底,故宫派人现场察看了有关文物的陈列及保护状况并不十分理想。由于保护不善,已经出现了褪色现象,并带来了干裂、破损、霉烂等隐患。

四十多年前故宫慈宁宫大佛堂文物内迁至洛阳,是特殊历史背景下的产物,这批文物已成为白马寺的一个组成部分,恐怕返还起来还是很有难度的。但是,无论文物在哪,都应该被保存好、维护好。单院长曾经有一句话说的好,要把故宫完整的交给下一个600年,不仅是故宫,希望所有的文物、建筑都可以完整的传承下去,若是以后想看什么文物只有到国外的博物馆才能看到,那才是真正的悲哀。

在洛阳博物馆内,也专门设置有一个宫廷文物馆,这批文物系1973年由北京故宫博物院调拨给洛阳博物馆。

故宫唯一一套元“夹纻干漆”十八罗汉被借走46年,至今未归

故宫唯一一套元“夹纻干漆”十八罗汉被借走46年,至今未归

故宫唯一一套元“夹纻干漆”十八罗汉被借走46年,至今未归

故宫唯一一套元“夹纻干漆”十八罗汉被借走46年,至今未归

故宫唯一一套元“夹纻干漆”十八罗汉被借走46年,至今未归

故宫唯一一套元“夹纻干漆”十八罗汉被借走46年,至今未归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故宫   李先念   白马寺   罗汉   莲座   天王   造像   洛阳   佛堂   元代   佛像   明代   文物   博物馆   工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