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博里的铁瓦片是名副其实的“免死金牌”,朱元璋因好奇刮掉一字

在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展厅中,有一个黑不溜秋的大铁片,人家可是个厉害家伙,名字叫做“钱镠(Liú)铁券”。我们看古装剧,常常会看到这么一幕,当一个有权有势的人犯了死罪被抓时,总会亮出一块“免死金牌”,得以活命。“钱镠铁券”就是一块名副其实的“免死金牌”。

金牌的主人——钱镠是谁呢?

钱镠在唐末跟随董昌保护乡里,抵御乱军,累迁至镇海军节度使,后因董昌叛唐称帝,受诏讨平董昌,为了犒赏钱镠,唐昭宗赐给了他一块金书铁券。

国博里的铁瓦片是名副其实的“免死金牌”,朱元璋因好奇刮掉一字

铁券形状呈覆瓦状,纵29.8厘米,横52厘米,厚2.14厘米,重约132两,正面刻有铭文25行、落款1行,共计有26行文字。其中每行14个字的有23行,3个字的有1行,还有1行8个字,所以铭文正文共计有333字,末行落款为17个字。

国博里的铁瓦片是名副其实的“免死金牌”,朱元璋因好奇刮掉一字

关于铁券的铭文,《四库全书全唐文》有记载:维乾宁四年岁次丁巳,八月甲辰朔四日丁未,皇帝若曰:咨尔镇海镇东等军节度、浙江东西等道观察、处置营田招讨等使兼两浙盐铁制置发运等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尉,兼中书令,使持节润越等州诸军事兼润越等州刺史,上柱国彭城郡王食邑五千户,食实封一百户钱镠,朕闻铭邓骘之勋,言垂汉典;载孔悝之德,事美鲁经。则知襃德策勋,古今一致。顷者董昌僭伪,为昏镜水,狂谋恶贯,渫染齐人。而尔披攘凶渠,荡定江表,忠以卫社稷,惠以福生灵。其机也氛祲清,其化也疲羸泰。拯於粤於涂炭之上,师无私焉;保馀杭成金汤之固,政有经矣。志奖王室,绩冠侯藩,溢於旂常,流在丹素。虽锤繇刊五熟之釜,窦宪勒燕然之山,未足显功,抑有异数。是用锡其金版,申以誓辞。长河有似带之期,泰华有如拳之日,惟我念功之旨,永将延祚子孙,使卿长袭宠荣,克保富贵。卿恕九死,子孙三死,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责。承我信誓,往惟钦哉!宜付史馆,颁示天下。

“……卿恕九死,子孙三死。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责……”意思就是皇帝许诺:钱镠本人能够享有免九次死罪,后代免三次死罪。(不过字迹已被磨光,完全看不出来)

国博里的铁瓦片是名副其实的“免死金牌”,朱元璋因好奇刮掉一字


国博里的铁瓦片是名副其实的“免死金牌”,朱元璋因好奇刮掉一字

“免死金牌”的官方名称叫“丹书铁券”,是古代帝王颁授给功臣的一种特权凭据,最早并没有免死的特权,仅是一种封官加爵的凭据。最晚在南北朝期间,铁券有了免死的权限,最开始免死的次数在三次以下,后来逐步添加,到了唐代后期,受赐者的后代都能够凭铁券免死一到三次。明代朱元璋从法律上规范了铁券的颁授规模,仅限于立有军功,被封为公、侯、伯的勋臣。清代,“丹书铁券”准则被废止。

国博里的铁瓦片是名副其实的“免死金牌”,朱元璋因好奇刮掉一字

铁劵在宋朝的流浪史

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吴越王钱镠之孙忠懿王钱弘俶,由浙江临安前往宋都汴京(今开封)。他并未随身携带铁券,而是“置之庙社”。

宋淳化元年(990),宋太宗赵炅调阅铁券,阅完赐还忠懿王嗣子钱惟浚,从此铁券由从临安的钱镠庙社迁出改藏于汴京。

宋天圣元年(1023),宋仁宗赵祯登基,下旨调阅铁券,后又赐还,由钱氏后裔藏于汴京城的昭化坊府第。

国博里的铁瓦片是名副其实的“免死金牌”,朱元璋因好奇刮掉一字

钱景臻与鲁国公主

宋元丰四年(1081),宋神宗赵顼下旨调阅铁券,后仍归钱氏后裔,直至庆系第六世孙钱景臻娶宋仁宗第十女鲁国公主,成为驸马,铁券移藏于驸马府内。

宋靖康元年(1126),金兵入侵中原,景臻之子钱忱奉母命携铁券南迁江南。

南宋绍兴元年(1131),钱忱全家迁浙江台州。

绍兴四年,宋高宗赵构把台州临海城内的美德坊赐给公主居住。钱氏家族从此在临海定居下来,成为台州的一个名门望族,自此铁券长留台州临海达767年之久。

2015年临海市有一个钱氏家族纪念馆,馆中还陈列着一个钱镠铁券的复制品。

铁券落水遗失,渔民验金用斧砍


国博里的铁瓦片是名副其实的“免死金牌”,朱元璋因好奇刮掉一字

从照片可以看出,铁券右下角有一处明显伤痕,这涉及铁券失而复得的一段奇特历史。公元1276年,元军攻破临海,钱氏后嗣钱叔瀤背上铁券南逃,慌忙中意外落水而亡,铁券也跟着沉入水底。直到公元1331年,一位渔民在本地水库捕鱼时,无意中捞出一块铁片,铁片不大不小,上面密密麻麻刻有许多字,他想试试铁片是不是金的,所以拿斧子砍了一下,发现是铁的。 这件事很快被本地的钱氏十四世孙钱世珪知道了,发现这恰是钱氏宗族丢失已久的“钱镠铁券”,所以拿十斛谷买回了它。

对这段铁券失而复得的历史,各种钱氏宗谱的记载说法不一。据临海市博物馆馆长讲:“当年元兵攻破临海城时,钱氏后裔钱叔瀤背上铁券南逃,后落水而亡,铁券不知去向。”

但在有的钱氏家谱中记作:“德佑二年丙子年,元兵南下,攻破临海时,其家人(即仆人)窃负以逃死於难遂失所在”。铁券丢失五六十年,又奇迹般的重归钱氏后裔,实在是一件非常奇特的事。

朱元璋因好奇抹掉一字,村妇用铁劵上的金字治病


国博里的铁瓦片是名副其实的“免死金牌”,朱元璋因好奇刮掉一字


国博里的铁瓦片是名副其实的“免死金牌”,朱元璋因好奇刮掉一字

明洪武二年,朱元璋调阅铁券时,由钱世珪之子钱尚德将其上献,朱元璋看完后,又还给了钱家。据钱氏衣锦堂版谱载,朱元璋为试镌刻之深,用佩刀将首行末字“朔”刻去。现观铁券照片铭文,“朔”字确实十分模糊。

明嘉靖四十年(1561),上万倭寇围攻台州府城临海。为了躲避战火,钱氏第25世孙钱珍背着铁券躲进深山。直到十几年后,再次躲过劫难的铁券才又重返钱氏祠堂。

到了清朝,铁券传于第27世孙钱日耀家。乾隆二十七年春,乾隆南巡时行至杭州,下旨调阅铁券,钱选从台州跑去杭州跪献。乾隆作铁券歌,并赐紫檀柜一座,用来藏铁券。

后来,铁券被转藏到临海邻近的一个叫“岭外钱”的小村,由钱家人轮流看守。1816年,太平军攻入台州,铁券被藏入水井,待捞出来时,金字剥落愈甚。村中一些妇人以为铁券铭文上的金可以治疗小孩受惊之类的疾病,便动手挖取,致使金字愈少,最后只剩下一百八十余个。

国博里的铁瓦片是名副其实的“免死金牌”,朱元璋因好奇刮掉一字


国博里的铁瓦片是名副其实的“免死金牌”,朱元璋因好奇刮掉一字

为避战乱沉井中7年,建国后捐给国家

1901年,藏在“岭外钱”村的铁券被盗,小偷将铁券易手,以四百大洋卖给了江苏常熟徐君,后钱家人又将铁券原价买回。

国博里的铁瓦片是名副其实的“免死金牌”,朱元璋因好奇刮掉一字

1938年,日军占据长乐镇,为了避免铁券丢失,钱家人把它藏在了井里。先涂油,再封蜡,用棉线缠好,最后用蜡再封一次,把包好的铁券沉到深井中。直到抗战胜利后的1945年11月从井中取出,铁券完好如初。

1951年,钱氏后嗣将铁券献给国家,由浙江文物管理委员会保管。

1959年由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定为国家一级文物;至1999年,一直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通史部公开展出。

2000年后中国历史博物馆扩建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品重新登记调整,现在在地下一层的古代中国展厅展出,不过现如今展出的是一件复制品。

图片拍摄于国家博物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临海市   丹书铁券   临安   金牌   乾隆   后嗣   之子   铁片   铭文   台州   死罪   瓦片   浙江   后裔   名副其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