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古今皆钟爱并蒂莲图?一片红情绿意,愿生生总开一处

今年北京圆明园出现了两株并蒂莲,一株是江南春,白色莲花,一株是国庆红,花色鲜红,且能延长至国庆节,故而得名。而且这国庆红身份还不一般呢,是太空育种和人工杂交育种相结合培育出来的,花色紫红色,重瓣型,花态呈飞舞状。父本“冬花红”,母本“太空红旗”。厉害了。

为何古今皆钟爱并蒂莲图?一片红情绿意,愿生生总开一处

圆明园并蒂莲“国庆红”


为何古今皆钟爱并蒂莲图?一片红情绿意,愿生生总开一处

圆明园并蒂莲“江南春”

前几日,南京玄武湖月影桥下的那朵并蒂莲谢了之后结出并蒂莲蓬,不料竟被游客偷偷摘了下来。好不容易又发现了第二株并蒂莲,谁曾想花苞一大一小,似是先天发育不良,不过5天已有枯萎迹象。怪不得有游客感慨说总算明白了为什么古人把并蒂莲比作爱情。小的花苞枯萎了,另一朵大的也不愿独自绽放,它们这是永结同心不离不弃啊。

为何古今皆钟爱并蒂莲图?一片红情绿意,愿生生总开一处

玄武湖并蒂莲

为何古今皆钟爱并蒂莲图?一片红情绿意,愿生生总开一处

玄武湖第二株并蒂莲

关于玄武湖并蒂莲的历史记忆,可见《宋书》卷二十九志第十九《符瑞下》南朝梁·沈约:“孝武帝孝建二年(455)六月庚寅,玄武湖二莲同干。”“二莲同干”指的就是并蒂莲。

为何被采的并蒂莲蓬让人心疼不已,因为那是十万分之一的幸运。

花开并蒂,几率仅有十万分之一

并蒂莲属荷花中的千瓣莲类,是荷花中最为珍稀的品种之一,作为自然生成的变态品种,其生长的概率仅为十万分之一,而且目前还不能复制,无法遗传,因而显得特别珍贵。

为何古今皆钟爱并蒂莲图?一片红情绿意,愿生生总开一处

在我国古代的许多典籍中,均有关于并蒂莲的记载,如《宋书·符瑞志》:“文帝元嘉十年七月华林天渊池芙蓉异花同蒂。莲生建康额檐湖一茎两花。”明代植物著作《群芳谱》卷二十九:“并头莲,晋泰和间生于玄圃,谓之嘉莲。”说明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并蒂莲就广受人们的关注和青睐。

在乐府诗《青阳渡》中,魏晋文学家更以“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蒂莲”的生动描述,将并蒂莲茎秆一枝、花开两朵的美好姿容,深深根植在民众心间,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

并蒂莲不止代表永结同心,还有“王者德盛”“高中状元”之意

并蒂莲茎杆一枝,花开两朵,可谓同心、同根、同福、同生的象征。因此常被视为夫妻恩爱,美满幸福的象征;也被用以表示情同手足的兄弟情。

民间传说中,并蒂莲的出现是吉祥之兆,在南北朝时更有“王者德盛”之兆。相传雍正帝初登基,并蒂莲生,遍现海内。传教士郎世宁曾绘「聚瑞图」一幅,献新君以为贺祝。

为何古今皆钟爱并蒂莲图?一片红情绿意,愿生生总开一处

郎世宁「聚瑞图」,台北故宫藏


为何古今皆钟爱并蒂莲图?一片红情绿意,愿生生总开一处

青瓷瓶中插有一茎两穗的粟米及一蒂二苞的莲花等祥瑞植物,画中描绘的题识中所写的“和颖之谷”与“并蒂之莲”均被视为是应验统治者懿德的祥瑞之兆。

明代时,“并蒂莲”的出现还被认为是有人要高中状元的吉兆。据明代陆粲所撰《庚巳编》卷九“瑞莲”条记载:“正统戊午,吴县学池中,莲一茎三花。巡抚周文襄公见之曰:‘行有当之者。’明年而施修撰(槃)以县学生状元及第。成化辛卯,苏州府学池中,莲亦一茎二花。明春有甘露降于学之桃树上,越两月而吴文定公(宽)为状元。”

将十万分之一的幸运定格

并蒂莲有如此之多的美好寓意,那么瓷器上流行“并蒂莲图”也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明永乐 御窑青花并蒂莲纹折沿盘

为何古今皆钟爱并蒂莲图?一片红情绿意,愿生生总开一处

南京十竹斋2016年拍品,成交价1207.5万元


为何古今皆钟爱并蒂莲图?一片红情绿意,愿生生总开一处

通体四层纹饰,口沿绘缠枝花卉,内壁内壁分绘枇杷、樱桃、蟠桃、石榴等四种折枝瑞果纹,间饰折枝灵芝纹。盘心绘一枝同生的俯仰相对的两朵莲花,风姿绰约,莲蓬初成,花香正浓,另有含苞待放者,伴以茨菇。此式「一枝二花」或「一枝二果」的主题纹饰在永乐御瓷盘碗的内心广为应用,为永乐花果纹饰之典型时代特色。 器名中虽有并蒂莲纹,但所绘并蒂莲形象并非我们认知的“茎秆一枝、花开两朵”的双胞胎。

雍正款斗彩并蒂莲纹盘

入清以后,“并蒂莲纹”在雍正御瓷斗彩小碗上亦见装饰,乾隆一朝继之,而实物寥寥无几。

为何古今皆钟爱并蒂莲图?一片红情绿意,愿生生总开一处

东莞市博物馆藏


为何古今皆钟爱并蒂莲图?一片红情绿意,愿生生总开一处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斗彩并蒂莲纹盘


为何古今皆钟爱并蒂莲图?一片红情绿意,愿生生总开一处

由于东莞市博物馆未展示盘心,而台北故宫的又是黑白色,特找了同款拍品给大家

盘心青花双圈内绘斗彩并蒂莲纹,并以如意贯套纹围绕。中心两朵莲花并蒂盛开,花色红艳鲜活,姿态溢美,富有装饰性,花朵之外装饰贯套莲叶一周。外壁分饰并蒂莲花、忍冬花卉纹等。取两两相生、相偎相依之美好寓意。

清雍正 斗彩并蒂莲纹小碗

为何古今皆钟爱并蒂莲图?一片红情绿意,愿生生总开一处

外壁以斗彩工艺装饰三组并蒂莲花,碗内底绘一把莲。

据《雍正乾隆官窑督陶大事记》中记载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烧造用于饮茶的“五彩并蒂莲茶碗”,即应指此类作品。

清道光 斗彩并蒂莲纹鸡心碗 (一套十二只)

为何古今皆钟爱并蒂莲图?一片红情绿意,愿生生总开一处


为何古今皆钟爱并蒂莲图?一片红情绿意,愿生生总开一处

这组清道光 斗彩并蒂莲纹鸡心碗应和上文中提到的清雍正 斗彩并蒂莲纹小碗都属“五彩并蒂莲茶碗”一类。

通体以斗彩装饰,外壁主题纹饰绘三组并蒂莲花,碗心绘斗彩团花莲纹,与外壁纹饰交相辉映。以青花勾勒轮廓,以绿彩描绘枝叶,红彩描绘花瓣,设色细分阴阳浓淡,富立体感,色彩逸丽柔和。

清乾隆 青花并蒂莲纹双环蒜头瓶

为何古今皆钟爱并蒂莲图?一片红情绿意,愿生生总开一处

保利2015年拍品,成交价1667.5万元

此件蒜头瓶为晚清内务府总管庆宽家族旧藏,通体绘以青花缠枝并蒂莲纹,枝叶舒卷自如,一展柔美之态。青花浓妍青翠,以浓淡二色绘就并蒂莲蓬,视觉效果突出。

下图为上海博物馆藏清乾隆 景德镇窑抹红缠枝莲纹瓶

为何古今皆钟爱并蒂莲图?一片红情绿意,愿生生总开一处

1988年,上海博物馆开始筹建新馆,胡惠春捐赠

两者纹饰、画法风格高度一致,应所依相同的粉本而成,尤其花叶边沿留白的画法为清代雍乾之交御窑莲纹的独特技法。

为何古今皆钟爱并蒂莲图?一片红情绿意,愿生生总开一处

清乾隆 松石绿地粉彩并蒂莲镂空「连福」纹香熏

为何古今皆钟爱并蒂莲图?一片红情绿意,愿生生总开一处

丹青成就并蒂莲,愿生生总开一处

并蒂莲的珍贵以及其蕴含丰富的内涵,引无数古今文人墨客或画之以存其美,或作诗文咏之颂之以流其芳。

明代王廷相《姑苏行》有“不嫌死作合欢树,但愿生为并蒂莲。”

清代诗人纳兰性德《一丛花·咏并蒂莲》中形容并蒂莲如美女,“阑珊玉佩罢霓裳,相对绾红妆。藕丝风送凌波去,又低头、软语商量。”

清代顾太清《并蒂芙蓉 题蒋南沙相国画并蒂莲花》中写道:同心并头两朵,洛浦凌波笑相与。结成伴侣,惜双双、占断风流娇妩。……愿生生、总开一处。

“愿生生、总开一处”这句真是绝了,比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更为生死相依。

明李士达《瑞莲图》(台北故宫藏)

为何古今皆钟爱并蒂莲图?一片红情绿意,愿生生总开一处

李士达(活动于17世纪初),江苏苏州人。作品中自题万历三十四年(1606)见友人家中并蒂莲花,既可人又是佳兆而戏写此景。虽自谦不善花枝,但构图别致,石莲均呈直立之式,叶石相依,双莲衬叶占画幅三分之二,显得亭亭玉立。


吴湖帆等《顾园并蒂莲图》卷 (九段)

为何古今皆钟爱并蒂莲图?一片红情绿意,愿生生总开一处

北京翰海2009年拍品,成交价324.8万元

顾园亦名“玉山佳处”,是顾阿瑛构建的大型私家园林。顾瑛(1310-1369年),元代富豪,文学家,昆山正仪人。

六百年前,元代名士顾阿瑛在正仪东亭辟池植并蒂莲,相传池底铺有石板,板上钻孔如莲房,荷梗便从孔中钻出,故未被人挖绝,幸得以流传至今,足见其珍贵。

关于这株并蒂莲的来历有两种说法,说是顾阿瑛在对外贸易的进程中,由“海外”进口到正仪落户扎根,后世叶恭绰考证东亭并蒂莲“决为天竺种无疑”,但究竟是顾阿瑛亲自从印度访得,还是其他商人走访赠送就不得而知了。

东亭并蒂莲乃是元末古莲名种,号称昆山三宝。有“双萼并头”“九品莲台”“四面拜观音”等许多名目。花开时,集群贤诗酒酬和,一时传为佳话。

为何古今皆钟爱并蒂莲图?一片红情绿意,愿生生总开一处

亭林公园内的并蒂莲

如今并蒂莲是顾园仍存于当世的唯一景色,该园林历600余年之沧桑,后荒芜凋敝,唯有东亭荷池种植的并蒂莲被留传下来。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此花濒危。其时,著名学者叶恭绰集资加以抢救,此花得以保存。并作《五彩结同心》在申报上与画家吴湖帆唱和。于是,此花名声大显。

为何古今皆钟爱并蒂莲图?一片红情绿意,愿生生总开一处

吴湖帆 《五彩结同心》

清代吴湖帆《五彩结同心·瑞莲》


冰绡凝粉,晓烟织雾,池塘绕遍清香。娇倚瑶台月,凌波影,罗袖水佩风裳。

丝丝五彩同心结,愿身化、叶底鸳鸯。漫赢得、湖光十里,梦回妃子潇湘。

记曾画堂相映,恁金煇紫绶,玉莹霞觞。经雨人扶醉,零珠泪、生怕错媚斜阳。

碧纱笼护知何处,总休负、锦绣心肠。溯一片、红情绿意,露华并蒂青房。

1935年7月9日《申报》载有《两路局昨发三通告》正仪站停车一分钟消息“自七月十五日起、至八月十四日止、京沪上行第二十二次快车、暂行在正仪站停靠一分钟、以便沪上人士前往赏荷”。

为何古今皆钟爱并蒂莲图?一片红情绿意,愿生生总开一处

据《正仪镇志》记载,1956年冬,并蒂莲由东亭移植到亭林园,而后培植成功,次年4月1日《昆山报》报道了昆山亭林公园“建了一个四周石驳,面积437平方米的荷池,移栽了东亭‘千瓣莲花’”。

苏州拙政园,杭州西湖,上海豫园等地的并蒂莲都是解放前后从东亭移植的。

亭林园并蒂莲池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处并蒂莲集中养殖基地,荷花专家曾用生长过并蒂莲花的藕种反复进行培植试验,结果都不能生成并蒂莲花,证实其不可遗传,只能天然生成。

吴湖帆1958年作《东亭并蒂莲》

为何古今皆钟爱并蒂莲图?一片红情绿意,愿生生总开一处

香港苏富比2004年拍品,成交价25.68万元

吴湖帆先生一九五三年写荷名作《五彩结同心》题跋曰“十余年前与叶遐翁访正仪顾玉山东亭旧址,观赏千面莲”,可知早于四十年代已有东亭赏莲之行。

入画见红荷四朵,一展颜绽放,余者皆遮掮于叶片掩映下,偶展一角;叶块硕大肥厚,恣意散张,上下交叠,几覆盖画面。

张大千《并蒂莲》

为何古今皆钟爱并蒂莲图?一片红情绿意,愿生生总开一处

中国嘉德2009年拍品,成交价156.8万元

上款人向子安为台湾兰记食品公司创办人向大延先生之子。向大延与张大千相识甚早,居沪时曾一起拜于曾农髯门下,同为“衡阳书画学社”社员。1946年后,向大延远赴香港经营实业,后转赴台湾创办兰记。张大千远赴巴西后,惦念故乡风味,兰记出产的酱菜当年曾整箱整箱地运往八德园。

此幅作于1966年,时张大千远在巴西,听闻向大延之子向子安新婚,特寄赠此幅以贺。

为何古今皆钟爱并蒂莲图?一片红情绿意,愿生生总开一处

北京匡时2016年拍品,成交价241.5万元

张大千的女儿张心瑞结婚时,张大千特意用白缎缝制被面,手绘“并蒂莲”,画上题“百岁和谐”,上世纪90年代,被面“并蒂莲”捐赠台北故宫博物院(可惜的是没有找到图片)。但张心瑞手中还留有一件张大千手绘的荷花旗袍,这件手绘旗袍作于1949年。当时大千先生绘了6件荷花旗袍,其中5件都是白荷花,画面略施花青汁绿,仅以赭石硃砂点染花蕊,唯有心瑞这一件用了鲜艳的洋红晕染。

齐白石1926年作《荷花鸳鸯图》

为何古今皆钟爱并蒂莲图?一片红情绿意,愿生生总开一处

北京华辰2013年拍品,成交价477.25万元

“荷花鸳鸯”是齐白石十分钟爱的题材,而以晚年成熟期创作的居多。画中题款“丙寅三月廿又一日,画此以志公庶仁兄世大人之喜”,丙寅为1926年,杨公庶、乐曼雍夫妇于1925年完婚,齐白石选择次年春天画此相赠,其对杨氏伉俪的美好祝愿之情跃然纸上。

杨公庶的父亲杨度与齐白石有同窗之谊,1925年娶前北京市副市长、同仁堂总经理乐松生之堂妹乐曼雍为妻。夫妻二人与齐白石、徐悲鸿、吴作人、傅抱石、蒋碧微等艺术家经常来往。

于非闇《并蒂莲》

为何古今皆钟爱并蒂莲图?一片红情绿意,愿生生总开一处

中国嘉德2011年拍品,成交价82.8万元


为何古今皆钟爱并蒂莲图?一片红情绿意,愿生生总开一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并蒂莲   玄武湖   齐白石   红情绿意   雍正   圆明园   乾隆   故宫   昆山   莲蓬   纹饰   台北   花开   青花   明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