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即墨北阡考古又有新发现

青岛即墨北阡考古又有新发现

文章出处:半岛网

青岛即墨北阡考古又有新发现



北阡遗址发掘现场布满了大大小小柱洞、窖穴。


青岛即墨北阡考古又有新发现


工作人员在整理发掘出来的物品。


“考古现场以前就靠着大海,说明我们的先人就生活在海边。”当地村民王先生告诉记者 ,他们考古发现了先人的村落遗址,有房屋和墓葬旧址,这里背后靠着群山,前面靠着大海,特别适合人类生存。


那么在海边我们的先人是如何生活呢?随后考古人员向记者还原了我们先人的生活状态,“因为靠海,他们就吃海鲜。”考古人员说,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里当时的海洋资源丰富,先人能吃到各种各样可口的海鲜。


记者看到考古现场有一些大大小小的深坑,一位考古人员告诉记者 ,这些大大小小深坑就是埋柱子的地方,“我们的先人很聪明,为了抗击大风他们在海边埋了不少的柱子。”现场考古人员告诉记者 ,在远古时期,为了抗击大风,他们建房子先挖柱洞,他们在附近的山上砍伐了树木做成粗细不等的圆柱子,然后在柱子上绑上厚厚的茅草和秸秆,最后在经过加工就成为了先人居住的海边茅草房。


据考古人员介绍,海边经常会刮大风,如果房屋建造不够牢固,根本经不起大风,柱洞是先人的一种发明,这些柱洞和现在的钢筋差不多,先人建造的房屋非常结实耐用,可以抵御台风的袭击,可以看出我们祖先的智慧和勇气。


“我们的老祖先不仅聪明,还会废物利用。”现场考古人员告诉记者 ,发掘现场圆圆的大坑其实叫窖穴,在远古时期,这些窖穴用来储存食物和放一些生活用品,而一旦窖穴废弃的时候,他们又用这些废弃的窖穴来盛放垃圾。


“这里空气比较新鲜,我经常带着家人朋友前来游玩。”家住即墨的于先生告诉记者,这里的山头绿化非常好,周围没有工厂和企业,这里相对比较安静,是名副其实的避暑胜地,他经常和朋友一起爬山游玩。采访中不少游客对此处同样表达了赞美。


村民柯先生告诉记者,这里群山环绕,风景秀丽,而考古现场背靠群山,前面是宽阔的平原,而不远处就是大海,不少游客来这里游玩也会流连忘返,先人选择在这里居住是有道理的。


3000件文物展现原貌考虑建立遗址博物馆


“北阡遗址到目前为止共出土可复原器物3000余件。”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所长林玉海告诉记者 ,北阡遗址经过四次发掘,收获特别丰富,从目前所发掘的地层堆积情况看,北阡遗址主要反映了两个时代,他们在现场发掘了活动广场、房址(柱洞)、墓葬、灰坑等遗迹、大量陶器石器、少量骨器蚌器等三千余件遗物。


“3000件文物还原了我们祖先的生活。”考古人员告诉记者 ,这次考古还发掘出了植物遗存和动物遗存,其中植物遗存包括人工栽培和野生植物。“通过研究,在这里可以种植小麦、大豆、粟等,不仅如此,他们还饲养家畜,可以想象远古时期他们在这里生活劳作的场景。”考古人员说。


据林玉海介绍,北阡遗址出土的大量实物资料证实了早期青岛地区已有较高发展水平的史前文化存在 ,发掘的深入,对进一步揭示胶东半岛的贝丘遗址的文化面貌,研究这一地区当时的聚落结构、人群组合方式、社会发展阶段以及社会性质 、自然环境和海岸线的变迁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一步将对这个地方进行保护利用。”即墨博物馆张文博馆长告诉记者 ,下一步他们将考虑建立遗址博物馆,对该遗址进行保护和开发。


文/图 刘鑫 徐新东


■幕后


为什么要开展第四次考古?


这次考古发掘开始于2013年3月30日,是考古人员对北阡遗址的第四次发掘,预计要进行两个月的时间。之前在2007年、2009年和2011年进行了三次发掘,第一次发掘面积350平方米;第二次发掘面积550平方米;第三次发掘面积800平方米。那为何要进行第四次发掘了?对此,记者采访了林玉海。


据林玉海介绍,第四次发掘将结合前三次考古以及相继开展的植物考古、动物考古、环境考古、体质人类学研究、石器研究、陶器研究、聚落考古研究等,宏观观察研究遗址中各遗迹的分布规律,通过各类遗迹、遗物反映出的文化现象,复原大汶口文化早期(包括最下层的北辛文化晚期)和周代北阡人生产、生活情况及社会形态。


另外,林玉海表示,在之前的发掘中还存在很多的疑问,如大量的大汶口文化早期房址为何几乎未见到活动面、灶址等,一个个的柱洞、柱坑和各遗迹间到底存在着什么关系,周代环壕的布局,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广场大小、用途等。其次,这次发掘还将进一步揭开北阡遗址除了发现北辛文化晚期陶片和柱坑、柱洞等遗迹后,是否会有更多新发现。


通过这段时期的发掘,目前已经明确了周代环壕、墙基的长宽(东西、南北各40米),基本明确了大汶口文化时期大广场(破坏严重,面积160~170平方米)、小广场(面积约100平方米),而且又出土了部分遗迹、遗物 。


在几名考古队员的房间内,一件件文物整理过后装进了专门的塑料袋里,每个塑料袋上都标着这些文物的发掘人以及名称等信息。“工作确实挺累,但看到这一件件的文物被发掘出来,想到这每个文物背后所反映的价值和意义,我们心里一样很快乐。”山东大学考古学系带队的王老师表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即墨   深坑   周代   遗存   青岛   先人   遗迹   遗址   大风   文物   海边   时期   面积   现场   人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