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益阳羊舞岭窑址

湖南益阳羊舞岭窑址(2014年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候选项目)


  羊舞岭古窑址位于湖南益阳市赫山区龙光桥镇早禾村、石笋村和沧水铺镇交界处的山丘和坡地上。2013年8月至2014年6月,为配合319国道益阳南线高速公路建设,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益阳市文物管理处等单位对路线穿过的瓦渣仑窑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清理两处龙窑及其作坊遗迹,设Ⅰ、Ⅱ两个发掘区。


  Ⅰ区龙窑及其作坊遗迹


  受红线范围限制,Ⅰ区仅清理了一座南宋晚期至元代早期龙窑(Y4)的前段。Y4为长斜坡龙窑,全长约40米,清理部分长6米,分为窑前工作面、火膛、窑门、窑床几部分。Y4废弃堆积以芒口青白瓷为大宗,另有少量涩圈青瓷器。从地层堆积、器物特征、装烧方法等方面来看,Y4的始烧年代应为南宋晚期,终烧年代为元代早期。


  在这一区域发现有南宋晚期、元代早期、元代中晚期等不同时期的作坊遗迹。


  南宋晚期作坊遗迹应为Y4的早期作坊遗迹,大体呈西北东南向,地势南高北低,分布有晾晒间(F5)、制坯间(F6)、施釉间(F7)、堆料间(F8)、储釉间(F9)等。


  F5位于作坊遗迹最南端,平面呈横长方形,表面有一层厚炭屑堆积。F6平面呈纵长方形,在房屋东北角发现一处陶车遗迹(K1),在该遗迹之南分布有呈带状的红褐色料泥,应是制坯时遗留下来的,从而证明F6主要是用来制坯的房间(图七)。F7位于遗迹最北端,平面近方形,房屋内西侧分布有两处储釉坑(H20、H22)。坑内堆积均为较为纯净的釉料泥。从这两处储釉坑来看,F7是作为存贮釉料的房间。F8位于作坊遗迹中部,平面呈纵长方形,房屋内西南角发现黄褐色料土堆,南北两侧有砖墙,料土呈块状,未经加工,推测F8是作为堆料间来使用的。F9位于作坊遗迹最西端,平面呈纵长方形,东侧与F8之间有一通道,F9北部为储釉间,发现有木构储釉池C27和储釉缸C35,南部为房屋内的活动空间。


  Y4的元代早期作坊遗迹叠压于南宋晚期遗迹之上,发现有淘洗池(C26)、储泥池 (C13)、陈腐池(C5)等。


  元代中晚期作坊遗迹属于Y51,Y51为仿烧龙泉窑青瓷的窑址,窑床多已不存,从采集的Y51标本及其与Y4遗迹的叠压关系看来,其年代应为元代中晚期。Y51的作坊遗迹发现有淘洗池(C16~C18、C12)、储泥池(C22)、沉淀池(C30)、灰坑(H5)、排水沟(G12)等。


  Ⅱ区龙窑遗迹


  Ⅱ区清理出四座叠压的龙窑及其作坊遗迹,作坊遗迹保存较差。根据近几年羊舞岭窑考古调查的成果,窑炉依次编号为Y29、Y52、Y53、Y54,均为长斜坡龙窑。Y29窑体斜长48米,水平长46米,方向约66°,窑床宽2.2~2.8米。按结构可分为窑前工作面、火膛、窑门、窑床、排烟室、排水沟几部分。Y52、Y53、Y54均叠压于Y29之下,走向与Y29一致。其中Y52与Y29基本重合,窑门、排水明沟多沿用。在Y54窑床中部窑沙垫层下有两条西北东南向的排水暗沟,均以红砖侧砌,排水沟顶部以砖封盖,一直沿用至Y53时期。Y53窑壁北侧另有一条与之平行的排水暗沟。


  主要收获 


  羊舞岭窑的兴起得益于南宋中晚期景德镇窑业工匠的外迁,其证据有三。其一,南宋初年,景德镇地区上层瓷石原料枯竭,导致大批窑场倒闭,此后许多窑业工匠外迁。而从“咸淳三年八月”青釉盏托、“咸淳四年”利头等纪年器以及出土器物的形态特征可知羊舞岭窑兴烧于南宋晚期,与景德镇窑业工匠外迁的年代相当。其二,羊舞岭窑的产品形态、装饰纹样、装烧方法等与景德镇窑青白瓷极其相似,尤其是羊舞岭窑出土的“大德八年五月”轴顶板盏、喇叭形利头与景德镇窑同类器如出一辙,而这两类工具在其它窑口罕见。其三,羊舞岭窑Ⅰ区南宋末年至元代早期的淘洗池墙体中出土一件“饶州”铭垫钵,更加说明了羊舞岭窑与景德镇窑的关系。


  Ⅰ区南宋晚期与元代作坊遗迹之间的叠压关系,较为全面地展现了羊舞岭窑不同发展阶段的制瓷工艺流程,也很好的揭示了羊舞岭窑产品结构及制瓷技术的阶段性变化。这一转变从侧面反映了宋元时期景德镇窑青白瓷、龙泉窑青瓷产品的兴衰及其对南方诸省窑业技术影响的变化。南宋晚期羊舞岭窑的产品以芒口青白瓷为主,少量涩圈器,装饰纹样常见印花,装烧方法以支圈覆烧为主。元代早期,羊舞岭窑的产品仍以烧制青白瓷为主,部分产品形态开始模仿龙泉窑。元代中晚期,羊舞岭窑开始大范围模仿龙泉窑青瓷,青白瓷已基本不见,装烧方法也完全放弃支圈覆烧,转而采用涩圈叠烧,装饰纹样多为简单的莲瓣纹及几何纹样刻划花,不见南宋晚期的印花。


  羊舞岭窑兴烧于南宋晚期,2010年我所发掘的醴陵唐家坳马冲窑的始烧年代与其大体相同,两个窑口以青白瓷产品为大宗,其产品形态、装烧方法等都与景德镇窑相同,证明景德镇青白瓷窑业技术曾传入这一区域。因此,羊舞岭窑、醴陵唐家坳马冲窑的发掘以及江西萍乡南坑窑的调查,为我们勾勒出了湖南青白瓷的大致烧制时间,更为重要的是揭示出了景德镇窑业工匠入湘的时间和路线。


  执笔:杨宁波

湖南益阳羊舞岭窑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至元   益阳   龙泉   景德镇   排水沟   纹样   青瓷   青白   元代   工匠   湖南   长方形   南宋   晚期   遗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