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达坂城区考古又有新发现 白水涧古镇旁存有春秋战国遗址

乌鲁木齐达坂城区考古又有新发现 白水涧古镇旁存有春秋战国遗址


  3月中旬,考古专家在达坂城区白水涧古镇遗址城墙中采集到了多枚彩陶残片,以此推测,白水涧古镇附近存在春秋战国时代遗址。


  白水涧古镇遗址又称“峡口古城”,位于古丝绸之路新北道的咽喉要冲,自古就是重要的军事要塞,唐代称白水镇,元代称黑虎城,清代称嘉德城。


  考古发现彩陶残片


  3月19日,新疆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市文物局对该区多处古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


  白水涧古镇遗址在一块铁黑色岩石之上,外城墙长360米左右。当日,考古工作者在遗址南部附近发现了“康熙通宝”、“乾隆通宝”等多枚钱币和彩陶片。工作人员推测,彩陶残片是夹在了城墙之中,由于城墙塌陷而掉落出来的。

乌鲁木齐达坂城区考古又有新发现 白水涧古镇旁存有春秋战国遗址



  陶片蕴含历史信息


  这些陶片来源于古人用黏土或陶土烧制而成的生活器具。考古工作人员李黎说,别小看这些小小的陶片,其中蕴含着重要的历史信息。


  本次发现的陶片主要是手工制红、褐陶碎块,彩陶特征与此前发现的达坂城区阿拉沟古墓、柴窝堡、昌吉等地出土的基本一致,这一时期多为游牧民族的生活器物,时代特色比较鲜明,年代为春秋战国时期。


  据介绍,古人建造白水涧古镇的城墙采用的是当地碎石夹泥沙夯筑而成,即就地取材。这就排除了陶片从别处而来的可能性,唯一的可能性就是修建白水涧古镇取材时,城墙里混杂了附近一处春秋战国时期的遗址里的彩陶。


  这表明,白水涧古镇的附近,存在一个春秋战国时期的古遗址。春秋战国时代这里就有人居住生活。


  此前,自治区考古研究所原所长王炳华曾在其文章《唐西州白水镇初考》中推断,汉代以前白水涧古镇附近就有人类在这里生存、活动。


  自治区考古研究所所长于志勇说:“这次考古,证实了王炳华的推论。”


  将揭开古镇更多秘密


  4月17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周双林带队的北京清城睿现数字科技研究院进驻达坂城区,他们正在通过土样采集、航拍、三维激光扫描等方式对古镇的规模、病害程度等方面进行研查测绘,有望揭开古镇更多秘密。


  周双林说,他的团队此次在古城墙中发现了不少稻草,这些稻草应为建造时混杂在城墙之中。只要能找到最早建造城墙时的稻草,那就能够通过C14测算出古城最早建造的年代。


  今年,自治区文物局将投资350万元对包括白水涧古镇遗址等多处古迹进行抢救性保护。达坂城区文化体育旅游局局长王晓梅说,这次对白水涧古镇遗址进行再挖掘和保护,对该区古迹保护、旅游文化开发及丝路文化的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白水   通宝   遗址   昌吉   古镇   乌鲁木齐   彩陶   代称   自治区   春秋战国   古迹   城墙   稻草   所长   春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