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在中亚五国的文化影响力分析

俄罗斯在中亚五国的文化影响力分析

陆迪雅

(兰州大学 外国语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摘 要:中亚五国与俄罗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自从苏联解体、中亚五国独立后,各国主体民族地位提高,主体民族意识增强,使得中亚五国中的俄罗斯族人地位有所下降。对于俄罗斯来说,如何继续稳固其在中亚五国的影响力,维护中亚五国俄罗斯族人的利益,意义重大。本文主要从俄罗斯族人在中亚五国的现状和俄语在该地区的发展情况两方面展开分析,阐述俄罗斯在中亚五国的文化影响力。

关键词:俄罗斯;中亚五国;文化影响力

中亚五国位于俄罗斯南部,关乎俄罗斯国家安全,现今该地区处于地缘政治转变时期。中亚问题的研究在国内外日益受到重视,有多方面的原因,主要可归纳为三点:(1)从地缘政治环境角度来讲,中亚五国不仅连接俄罗斯、中国两个大国,而且是接连欧亚大陆陆路交通的重要通道;(2)中亚地区有丰富的油气资源,这也成为俄美中三国在利益和外交政策方面集中交会但又相互激烈碰撞的重要原因;(3)中亚五国是俄罗斯族人在境外的主要聚居区,当下属于非常时期,俄罗斯对中亚五国再次予以高度重视。对俄罗斯而言,如何处理好与中亚五国的关系,保护俄语和俄罗斯族人在中亚五国的地位和权利,是当下亟需解决的。

目前中亚五国地区呈相互矛盾的态势:一方面,该地区的俄罗斯军事政治势力范围并没有缩小,俄罗斯联邦和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达成关于延长俄罗斯军事装备停留的协议。另一方面,该地区俄罗斯文化空间缩小可能会引发两个严重的后果:俄罗斯族人数量减少和俄语使用范围缩小。前者具有客观的自发性,后者很大程度上受语言政策制约。两者相互影响,俄罗斯族人数量减少,使俄语的文化影响力减弱和使用俄语交流的信息空间缩小,从而迫使剩下的俄罗斯族人移民到一个拥有更舒适的民族文化环境的国家。同时,语言政策是导致中亚五国俄罗斯族人集中转移到俄罗斯的主要原因之一。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决定着对相关国家的政治观念和文化观念的影响程度。人是该文化的传播者,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所以对于俄罗斯来讲,俄罗斯族人和俄语是关系俄在中亚五国文化影响力如何发挥的最关键因素。

一、俄罗斯族人在中亚五国的现状

中亚五国是俄罗斯族人在境外的主要聚居区,仅次于乌克兰。大多数中亚俄罗斯族人居住在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的俄罗斯族人口在不断减少。

根据2015年最新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哈萨克斯坦有367万俄罗斯族人,占总人数的21.07%;乌兹别克斯坦有87万俄罗斯族人,占总人数的2.85%;吉尔吉斯斯坦有35.85万俄罗斯族人,占总人数的6.08%;土库曼斯坦有19万俄罗斯族人,占总人数的3.58%;塔吉克斯坦有2.85万俄罗斯族人,占总人数的0.34%。

现今中亚五国的俄罗斯族人人口总数约为510万,是苏联解体前人口总数的一半,当时俄罗斯族人约有950万。大部分俄罗斯族人集中在哈萨克斯坦,其次是乌兹别克斯坦。2015年初吉尔吉斯斯坦有约35.85万俄罗斯族人,与1999年苏联解体后举行的第一次人口普查相比,减少了约三分之二。2005年和2010年的两次颜色革命,以及2010年6月发生在南部地区的大规模种族间冲突导致吉尔吉斯斯坦成为中亚地区最不稳定的国家,这是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俄罗斯族人口外流的主要原因。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的俄罗斯族人相对更少。塔吉克斯坦曾有750万俄罗斯族人,现仅有大约2.8万人。土库曼斯坦人口民族构成数据从1995年人口普查后就再未公布,直至现今估测有19万俄罗斯族人,与苏联解体前总人数相比减少了50%。

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两国之所以能容纳一定比例的俄罗斯族人,主要得益于两国领导人保持对俄友好的态度。虽然2005年吉尔吉斯斯坦亲俄的总统阿卡耶夫流亡俄罗斯后,学界开始重审已被遗忘的1916年民族起义事件,民众普遍认为这次事件起因于俄罗斯针对吉尔吉斯人的种族灭绝,这引起俄方不安。但是之后由于吉国当权政府与美国关系恶化,吉俄关系又开始回暖。

经过多年融合,现今中亚五国俄罗斯族人的民族心理已不同于本土俄罗斯族人,他们适应了当地社会,形成一个新族群。对于中亚五国来说,大部分俄罗斯族人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是该地区优质的人力资源,也是该地区许多科技领域的领导者。但是,坚持留居的俄罗斯族人在政治和社会方面均受到不平等待遇。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教育上的不平等。苏联时期哈萨克斯坦的俄罗斯青年能比较容易地进入俄罗斯名牌大学接受教育,但现在哈萨克斯坦学校招生时哈萨克族青年享有优先权。据调查发现,1996年报考阿里·法拉比哈萨克斯坦国立大学并且能入学接受教育的哈萨克族学生占79.4%,俄罗斯族人仅占13.4%。教育领域实行的政策限制了俄罗斯人所享有的权利。(2)国家职能部门领域存在民族构成上的不平衡。中亚五国独立后,在干部任用上一改苏联时期的做法,而采取倾向主体民族的政策。选择任用干部时,优先考虑民族因素,这引起俄罗斯族人的强烈不满。吉尔吉斯斯坦宪法规定,只有通晓吉尔吉斯语的公民才有资格出任总统,此外还推行国家干部主体民族化,政府机关的要职如总统、总理、部长等职位均由吉尔吉斯人当选。

二、俄语在中亚五国的不同现状

语言本身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同时它是民族文化最基本的表现形式之一。语言又受语言政策的影响。

根据2005年进行的一项“世界上的俄语”研究表明:在哈萨克斯坦有81.5%的人使用俄语,吉尔吉斯斯坦70%,乌兹别克斯坦60%,塔吉克斯坦47.6%,土库曼斯坦20.8%。主动使用俄语的人,指的是不仅能解释,而且会读、写,这样的人在哈萨克斯坦占到总人数的66.2%,吉尔吉斯斯坦30%,乌兹别克斯坦20%,塔吉克斯坦15.9%,而在土库曼斯坦只有2.1%。但根据2009年哈萨克斯坦的统计结果显示,哈国主动使用俄语的人(能自如地读和写)占到总人数的84.8%,而被动使用俄语的人(限于口语交际)占到94.4%。可以看出,哈萨克斯坦的俄罗斯化程度最高,其他国家与哈国相差较远,依次是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一方面,俄语传播主要和俄罗斯人在该国所占比例有关,即俄罗斯人所占比例越大,使用俄语的人所占比例也就越大。另一方面,俄语的普及程度和该地区的外交政策有密切联系。例如,推崇俄罗斯化最为突出的哈萨克斯坦是俄罗斯最坚定的盟友。

中亚五国自身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同,俄语的发展也呈现不同的状况。哈萨克斯坦在苏联时期由于受到俄罗斯化政策影响,俄语被规定为各民族的“共同交际语言”。1989年哈国颁布语言法,宣布哈萨克语为国语,俄语为族际交际语。1997年颁布《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语言法》,宣布俄语作为官方语言,规定 “在国家组织和地方自治机构中,俄语和哈语一样平等使用”。2011年8月初,哈萨克斯坦教育文化部发文称:国家机关的所有文件都将使用哈萨克语。同时规定政府公务员、军人及国有企业的工人都必须接受哈语考试。哈政府制定计划:2014年前实现20%的成年居民掌握哈萨克语,预计到2020年这一比例将达到95%。至今哈萨克语是哈萨克斯坦的国语,俄语作为第二官方语言,在国家机构和地方自治机关中,与哈萨克语共用。

在苏联时期,俄语在吉尔吉斯斯坦也被规定为“共同交际语言”,1989年吉尔吉斯斯坦颁布本国语言法,宣布吉尔吉斯语为国语,吉国完全独立后,新宪法中又赋予俄语作为族际交际语的地位。2000年5月颁布 《语言法》,明确规定俄语是吉国官方语言。2003年2月,俄语的官方语言地位在全民公开表决后的新宪法中再次巩固。可以看出,在中亚五国中俄语在吉国享有最高的法律地位。2005年以后的国家领导人大多来自吉国的南部地区,他们对待俄语的态度发生变化,最显著的表现是2013年1月吉国文化部部长茹努索夫下令国家机构将所有公文用吉语起草。

在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三国,由于俄语居民大量外迁,境内的俄罗斯族人比重很小,俄语地位下降,俄语被严重 “边缘化”。乌兹别克斯坦是中亚五国人口最多的国家,在乌兹别克斯坦1995年修订和2004年增补的 《国家语言法》中,均未对俄语地位作出任何规定。“去俄罗斯化”最明显的做法是乌政府强力推行的乌语拉丁化改革,在2005年“安集延事件”后,乌兹别克斯坦开始倾向于俄罗斯,乌国俄语使用情况在某种程度上有所好转。

在塔吉克斯坦1994年11月通过的 《塔吉克斯坦共和国宪法》和1999年颁布的新宪法中均规定俄语为族际交际语。2009年10月颁布 《国家语言法》,删除俄语为族际交际语的规定,要求所有法律文件使用塔吉克语,每个公民都必须懂得塔吉克语。

在土库曼斯坦,要求公民在机关、学校等场所必须讲土库曼语。1996年俄语在土库曼斯坦丧失族际交际语的法律地位,仅成为一门外语。

虽然在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俄罗斯化程度很弱,但民众学习俄语的愿望是迫切的,因为越来越多的人渴望去俄罗斯学习和工作,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了解世界的窗口,而语言自然成为最该重视的工具。俄语只受到两个前苏联国家的官方正式认可即白俄罗斯和吉尔吉斯斯坦,而在其他国家经受着不同程度的待遇,有些国家的俄语居民甚至被默默排挤,只有在希望与俄罗斯一体化的国家,政府当局才认识到,应该支持和保护俄语以及俄语居民,但是情况似乎并不容乐观。

三、小结

一个国家要成为一个真正有影响力的大国,不仅要有以经济、军事为主的硬实力,还要有以文化为主的软实力,就像苏联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在冷战时期强盛,但却忽略了文化软实力的建设,苏联解体时国家影响力就会减弱。在中亚五国地区俄罗斯软实力的发挥虽然会受地缘政治取向、外交政策、安全问题、经济合作、劳务移民等多方面的影响,但是,俄语、俄罗斯文化和用俄语交流的信息空间共同作为“软实力”,在过去、现在及今后的中亚五国地区所发挥的作用会成为地缘政治影响力最坚实的基础,这两种力的作用是相互影响的。俄罗斯人数量减少会引起俄语、俄罗斯文化覆盖范围的缩小,导致俄罗斯在现今中亚五国的文化影响力进一步减弱,这种趋势在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三国尤为显著。专家预测,地缘文化的分界线有可能成为俄罗斯在世界范围的军事、政治和经济分界线。

参考文献:

[1] 王沛.中亚五国概况[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

[2] 吴宏伟.中亚人口问题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

[3] 张宏莉,张玉艳.俄语在中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J].新疆社会科学,2010,(6).

[4] Александр Шустов. Что ждет Русский мир Центральной Азии? http://rusedin.ru/2012/07/18/chto-zhdet-russkij-mir-centralnoj-azii/.

[责任编辑 冯 敏]

中图分类号:K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331(2016)04-0084-03

收稿日期:2016-03-22

作者简介:陆迪雅(1991-),女,宁夏固原人,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

俄罗斯在中亚五国的文化影响力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俄罗斯族   俄罗斯   吉尔吉斯   土库曼斯坦   塔吉克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   哈萨克   哈萨克斯坦   中亚   俄语   文化   族人   影响力   语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