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塾设厢房,堂轩放上百个牌位,山村老屋珍藏千余件“宝贝”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条件不断提高,农村老房子越来越少,山村保存下来的老屋成为村民们了解过去、回味乡愁的好去处。2019年5月21日,在安徽省安庆市天堂镇东山村一栋老屋里,前来参观者络绎不绝。这栋老房子建造于1911年,迄今已有108年历史。

私塾设厢房,堂轩放上百个牌位,山村老屋珍藏千余件“宝贝”

一百多年来,这栋三进两厢四合院式老屋经历了多次整修,不过,每一次整修都保持原真的味道,无论是外观设计,还是室内家具的摆设都不改变原貌。古朴的卧室里,黝黑的实木床前摆放着踏板,房间里所有的家具脚下都垫有青砖。在过去的农村,村民们都是用这种方法防止地上返潮造成家具腐烂。

私塾设厢房,堂轩放上百个牌位,山村老屋珍藏千余件“宝贝”

这栋老屋是汪氏祠堂,在上个世纪,也是当地的学堂,还是红军中央独立第二师司令部旧址,老屋有着许多的故事。正屋最后面的一间是堂轩,堂轩的案桌上,按照祖先辈份的大小,从上到下依次摆放着上百个牌位,案桌前的两边,安装有两只“雄狮”,威猛慑人。

私塾设厢房,堂轩放上百个牌位,山村老屋珍藏千余件“宝贝”

堂轩的东边一间房里,后方墙壁上挂着“天地国亲师”的牌匾,“河南世第传千古,皖北家声振万年。”两旁的对联,不同的姓氏是不同的内容。牌匾的前面是案桌,案桌的中间位置放祖先的牌位,两边放茶叶瓶罐、油灯等物品。房子的正中摆有一张八仙桌,桌子上放着泡茶用具。在往年,这样的摆设是农村人家的普遍现象。

私塾设厢房,堂轩放上百个牌位,山村老屋珍藏千余件“宝贝”

老屋大小厅房共有52间,融入民俗、非遗文化精髓,汇聚农事、纺织、教读、婚嫁、文娱等方面民俗文物精华,如今,在厢房里展出了大量古色古香的文物,其中西厢房的中间一间是“私塾”,里面桌子摆得整整齐齐。私塾是由宗族私办的学堂,相传,孩子们上学前,首先要朝孔子像或牌位拜孔子,然后再拜先生,最后才能听课。

私塾设厢房,堂轩放上百个牌位,山村老屋珍藏千余件“宝贝”

厢房和正屋之间有天井,天井里放置着巨大的水缸,水缸是过去农村人家必不可少的用物,那个年代,家家户户没有自来水,饮用的水全部是从水井或大河里挑回来,然后倒进水缸里储存。青砖黛瓦的老屋成为当地一大景点,东厢房是非遗馆,西厢房是民俗馆,每天有不少人前来参观。

私塾设厢房,堂轩放上百个牌位,山村老屋珍藏千余件“宝贝”

年过花甲的汪大爷是当地人,据其介绍,他从小在老屋里长大,在老屋里读过书,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年代,女子是不能随便进入祠堂的。如果不懂得规矩,倘若误进入祠堂,还会受到相应的惩罚。不过,如今不分男女,也不管老人还是小孩都能进来参观。多年前,汪大爷被安排在老屋里上班,现在是一名安保员,每天守护着老房子。

私塾设厢房,堂轩放上百个牌位,山村老屋珍藏千余件“宝贝”

这里是红色根据地,虽然多次遭到破坏。但后来在有关部门和村民们的保护下,得以修复和完好保存。图为众人汪氏宗祠里参观。

私塾设厢房,堂轩放上百个牌位,山村老屋珍藏千余件“宝贝”

老屋里有民俗和非遗老物件千余件。图为织布机,织布者操作这种织布机,要把双脚踩在踏板上,以带动两排经线上下搓动,并使梭子在经线中来回穿行,从而将布慢慢织成。

私塾设厢房,堂轩放上百个牌位,山村老屋珍藏千余件“宝贝”

这间屋子的中央是一个大碾子,碾子是用牛拉动的,操作过程是先把稻谷均匀倒进碾槽,然后赶碾的人坐到碾上的木架,把牛向逆时针方向赶带动碾盘转圈,直到稻谷碾碎成粉为止。房间的墙壁边还放着石磨,风车等用具。

私塾设厢房,堂轩放上百个牌位,山村老屋珍藏千余件“宝贝”

老屋大门的后面二楼是戏楼,设计建造得非常巧妙,里面的木雕雕刻精湛。山区一栋有着上百年历史的老屋,至今保存完好,并且里面展出着千余件老物件,这些老物件每一件都来之不易。汪大爷说,它们都是难得的宝贝。

私塾设厢房,堂轩放上百个牌位,山村老屋珍藏千余件“宝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牌位   厢房   私塾   正屋   经线   碾子   织布机   水缸   青砖   祠堂   物件   山村   大爷   民俗   屋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