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种“杂七杂八”作物,有人年挣10万有人忍痛挖掉,看看咋回事

大山之中,种植农作物要因地制宜,山上村民种植的农作物,收成好、效益高,到了山脚下,由于气候等各方面原因并不一定适合,这不,大山之中,村民忍痛把自己辛辛苦苦种植的农作物挖掉,都说当初不该跟风。

村民种“杂七杂八”作物,有人年挣10万有人忍痛挖掉,看看咋回事

2019年6月14日,大山中的农田里有的种植是水稻,有的种植是茭白,还有的种植是药材,远远望去,五颜六色,斑斑驳驳。

村民种“杂七杂八”作物,有人年挣10万有人忍痛挖掉,看看咋回事

“以前,我们这里的水田种植的大都是水稻,后来看到山上的村民种植茭白效益高,于是,我们山下的村民跟着种植,结果……”一位村民说,因为收成低,与山上的效益没法比,后来,大家只得忍痛将其挖掉,再种植其它农作物。

村民种“杂七杂八”作物,有人年挣10万有人忍痛挖掉,看看咋回事

大山上的村民笑开怀,眼下,茭白开始收获,价格稳定的话,有的村民一年的收入达10万元以上。“前几年,不少人家仅种植茭白就能挣10万多元钱。”

村民种“杂七杂八”作物,有人年挣10万有人忍痛挖掉,看看咋回事

山上村民种植茭白效益是水稻的数倍以上,甚至更多,村民们用挣来的钱在山中建起漂亮的楼房,楼房与茭白田交相辉映,别有一番特色。

村民种“杂七杂八”作物,有人年挣10万有人忍痛挖掉,看看咋回事

在大别山区,山上山下的气温和土壤等有很大区别,有的农作物在山上种效果好,有的农作物在山下栽效益高,山上的海拔高,适合茭白生长,产量高,山下的村民也跟风种植,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然而,辛辛苦苦种植出来的茭白产量低得很,村民介绍说,现在村里的水田种的是“杂七杂八”的农作物。

村民种“杂七杂八”作物,有人年挣10万有人忍痛挖掉,看看咋回事

茭白从种植到管理再到收获,一年大约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在水田里忙碌,有的村民觉得种植茭白收成不高,而且辛苦,改种水稻。

村民种“杂七杂八”作物,有人年挣10万有人忍痛挖掉,看看咋回事

也有的村民除去田里的茭白后,希望增加收入,在田里种植药材。

村民种“杂七杂八”作物,有人年挣10万有人忍痛挖掉,看看咋回事

还有的村民家田里的茭白没有管理,不知道要不要继续种植下去。

村民种“杂七杂八”作物,有人年挣10万有人忍痛挖掉,看看咋回事

“投入大量的人力,如果效益高,辛苦一点没有关系,倘若没有差不多的收成,就不想再种了。”村民说。

村民种“杂七杂八”作物,有人年挣10万有人忍痛挖掉,看看咋回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村民   人年   茭白   水田   要因   收成   田里   水稻   农作物   作物   楼房   药材   产量   效益   辛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