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究竟该如何为人父母?孩子成长过程中有若干里程碑,拉他一把

希拉里·克林顿说:“我第一次做你的母亲,你第一次做我的女儿,让我们彼此关照,共同成长。”

对于我们这些成人来说,为人父母,我们是第一次,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为人子女,他们也是第一次。所以,我们都需要学习。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这本书,是一本由三位美国教育专家,赛西•高夫、戴维•托马斯、梅丽莎•切瓦特桑,写给天下父母的心灵成长课。

我们究竟该如何为人父母?孩子成长过程中有若干里程碑,拉他一把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

与孩子一起成长

在我写的“秦岭人文故事”《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寻访山中翁》这篇文章开头,我曾经这样写道:

给孩子修房子、娶媳妇,默默耗尽一生的心血,帮助子女组建起小家庭,然后静悄悄地老去,过着简朴的生活,甚至还守着贫困,这是大多数中国式父母的生存方式。

出生时说“孩子是上帝送的礼物”,上高中时让孩子学着挣学费,上大学则让他们基本与家庭断奶,人生与前途则放手让他们自己设计规划,这是大多数美国式父母的育儿观。

如果打一个比喻,中国的父母与儿女之间开设的是“无限责任公司”,而西方的父母与子女开设的只是“有限责任公司”。

作为一本西方价值观的育儿书籍,《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这本书的终极观点是,我们真正的目标,是做一个自由的家长。

我们究竟该如何为人父母?孩子成长过程中有若干里程碑,拉他一把

养儿育女无所谓对错,无论是父母还是子女,都不存在所谓的“成功”或“完美”种类。

养育子女是为父母创造了一个机会,让我们在孩子面前身体力行,这其实也是一个父母成长的过程、脱胎换骨的过程以及转变人生的过程。

看来,无论中国式家长也好,还是美国式家长也好,我们最终都能够将共识建立在这样一个基础上,那就是与孩子一起成长。

真正的爱的付出

从语言风格来说,因为是翻译作品,《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整本书的文字,都比较浅显,没有深奥的语句,说的都是人人能懂的大白话。

全书10个章节,有时候是一位作者单独写一章,有时候是两位作者合写一章。西方作者写书,大道理讲得不多,他们习惯从故事入手,从身边事情写起,有时候甚至就是从自我说起。

作者戴维讲了一个细节,他女儿小时候因为感染病毒,一晚上呕吐了三次,于是这一天夜里,他和妻子把洗澡、洗头、换床单这三件事情,在三个小时内重复了3次。

我们究竟该如何为人父母?孩子成长过程中有若干里程碑,拉他一把

从症状来看,他女儿感染的应该是轮状病毒,这其实是小孩子的常见病,而且往往都是半夜发作,睡得好好的,然后突然开始呕吐。之所以对这个细节影响深刻,其实我也碰到过。

戴维最后感叹道,一晚上能替一个人打扫那么多次,是需要真正的爱的付出的。为了孩子,每个父母都愿意倾尽全力,做到许多超越常人的事情。

帮助他们继续成长的旅程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的封面印着一句话,我们教育孩子,往往不是因为爱,而是出于害怕!

这种害怕,除了是因为首次为人父母,没有经验,手足无措之外,其实更多来源于对所谓“成功”的追求。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全天下的父母皆如此。大家都在追求成功,而且这种成功往往又是通过攀比来进行的。

我们究竟该如何为人父母?孩子成长过程中有若干里程碑,拉他一把

别人家的孩子,已经会爬了,已经会走路了,已经会读书了,还学习很好,很会交朋友……这本书告诉我们,其实真相是: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对于我们每个家庭来说,失落感可以说是始终不变的主旋律,每个人都倍感失落。

那为什么我们总觉得别人家的孩子好?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子女同龄的家长往往有顾忌,不愿意把孩子的坏事讲出来。如果咨询孩子大一点的家长,也许结果就会不一样了。

我们究竟该如何为人父母?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若干里程碑,假设时间到了,某个里程碑还没有出现,作为父母的我们,其实只需要想一想,该如何拉孩子一把,帮助他们继续成长的旅程即可。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 ¥23 购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里程碑   秦岭   托马斯   克林顿   为人   父母   孩子   美国式   旅程   子女   家长   女儿   事情   过程   作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