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年后一场跨越时空的怀旧之旅——兴隆,你还记得童年的我吗?

从西安到河北省兴隆县,路程1200多公里,车程15个小时。而这个行程,我等了43年!


43年后一场跨越时空的怀旧之旅——兴隆,你还记得童年的我吗?

在河北省兴隆县城东区的一个山脚下的院子里,我度过了我的童年时光。如今,我已年届花甲,生活在距那里千里之遥的古城西安。

应该是在年过半百以后吧,睡梦里渐渐有关兴隆的内容便多了起来。那里的山山水水以及儿时玩耍的精彩瞬间,如电影镜头般在我的梦境中闪现,勾起了我越发浓重的乡情。

兴隆,冀东的这个山区小城,真的是我的第二故乡呢!


43年后一场跨越时空的怀旧之旅——兴隆,你还记得童年的我吗?

(这是我小时候在石家庄的留影)

1968年的初冬,我们一家五口随着父亲部队的换防从石家庄的藁城搬到了位于冀东山区的兴隆。记得刚开始住的是老百姓的民房,一溜大炕,睡着一家人。炕头上的窗户上只糊了一层麻纸,被北风吹得呼啦啦的响。我记忆中那个冬天冷极了。那一年,我5岁。


43年后一场跨越时空的怀旧之旅——兴隆,你还记得童年的我吗?

应该时间不长,我们就住进了部队的家属院。家属院位于一座山脚下,坐东向西,分列着十排红砖瓦房。那年月,一砖到顶的瓦房不是太多,当地的房子大多是用石头砌成的。每一排房一共是12间,住有4家人,平均每家三间房大概60平米左右。那时候没有独生子女家庭,每一家都是兄弟姐妹一大群,所以家家每天都是热闹无比,纷争不断。


43年后一场跨越时空的怀旧之旅——兴隆,你还记得童年的我吗?

家属院的大门开在南面的山坡下,门口永远有持枪的哨兵在站岗,为此我们上了学之后在其他同学面前似乎天生有一种优越感。进大门坐东向西有一排房,是警卫排的驻地,门的西侧是公共厕所,也是一排房的规模,坑位巨多,供家属院的男女老少和警卫排的战士共用。家属院的西边是一个篮球场和三四排用石头砌的瓦房,是团部机关的办公用房。然后一条大路朝北上到半山坡,还有一个操场和几排房子,那是部队的澡堂、营房和训练场。


43年后一场跨越时空的怀旧之旅——兴隆,你还记得童年的我吗?


43年后一场跨越时空的怀旧之旅——兴隆,你还记得童年的我吗?

父亲所在的部队番号叫做4755,是一支工程兵。那时候我小,对这个部队了解不多,只知道是解放军,是拿枪打仗的。后来到了1974年,因为战备的需要,这支工程兵部队又被编入了首都警备5师,移防到了比兴隆县更靠近北部边境的隆化县,而我们这些家属,却再没有随军而去,而是继续住在兴隆,只是一分为二,(当时4755部队即工程兵215团被分解成了首都警备5师18团和19团),我们家又搬到了家属院东边不远的原留守处的院子里,直到1976年8月父亲转业回陕我们一家才告别了兴隆。


43年后一场跨越时空的怀旧之旅——兴隆,你还记得童年的我吗?

屈指算来,我们一家在兴隆生活了8年时间。那是我无忧无虑快乐无比的童年时光啊!


43年后一场跨越时空的怀旧之旅——兴隆,你还记得童年的我吗?

(这是我和团部的司机叔叔在小车班的照片)

时光荏苒,离开兴隆已经40多年了,我也从一个懵懂少年变成了年届花甲的老人。一直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回兴隆看看,去看看那曾经孕育我人生梦想和留存童年欢乐的地方。而这个机会,却在2019年的夏天,不经意间出现了。


43年后一场跨越时空的怀旧之旅——兴隆,你还记得童年的我吗?

(这是我和大哥在家属院后面的山上的合影)

和朋友去东北公干,返程时特意绕道途经了兴隆。其实兴隆于我,有着太多支离破碎的记忆和牵挂,毕竟我的童年时光几乎都奉献给了这里。但真正的具象化起来,却好像也说不上什么刻骨铭心的往事和魂牵梦绕的故人用以烘托我40多年的相思之情。我也想吟出类似“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的诗句供人传唱,但终于只是啊啊的煞有其事的感叹了两声便无下文了。而一进入县城,我的记忆就犹如遭遇了黑洞瞬间懵圈了。


43年后一场跨越时空的怀旧之旅——兴隆,你还记得童年的我吗?

(这是我们哥仨和母亲在家属院后面的山上合影)

我们的车是沿着G112从东北方向进入县城的。在我40多年前的记忆里,公路是沿着山脚在南岸与柳河并行,几乎到了县城的中间才有一座大桥。桥头西南方向呈放射状有三条大街,最宽的靠近河道的往里走便是县城的繁华地段,县政府、百货大楼、体育场、新华书店等县城的精华部分都在这里,另外两条窄一点的马路是叫前街后街还是一马路二马路已经记不清了,但都能通向闹市区。而过了桥只有东北方向一条马路现在叫东区大街当年叫什么已经没有印象,这里的商业设施相对落魄一些,只有几间供销社的商店,还有食品厂、长城机床厂(是从天津迁来的三线企业)等企业也坐落在这条马路旁,马路的尽头(应该不是尽头但我的印象一直是尽头)就是兴隆火车站。所谓的东区可能也就是以这个大桥为界的。


43年后一场跨越时空的怀旧之旅——兴隆,你还记得童年的我吗?

但始料未及之间我们的车却过桥进入了城区,但场景却不是我记忆中的那般模样。尽管我努力在大脑的记忆库里疯狂搜寻,却始终处在一片混沌之中。终于不得以求教于路人,却原来我们刚过的已然是座位于县城东部的新桥,说话间我们已经到了东区小学门口,于是,我的兴隆怀旧之旅就从我曾经就读的东区小学开始了。


43年后一场跨越时空的怀旧之旅——兴隆,你还记得童年的我吗?

其实,当年的东区小学是分为两部分的。一到三年级是在胡同里的一个四合院子里,四五年级则在靠近柳河的胡同的尽头。那时,四五年级的学校还没有院墙,只有一座两层的单面教学楼和一排办公用房,剩下的就是一个操场。出了操场再往南,就是一片庄稼地,有小路通向不远的柳河。记得应该是七四年的夏天,有一天的午休时间,我带了一个同院的比我小两岁的小伙伴去柳河玩耍,因我前两天刚刚在河里玩过水,知道水不深才到我大腿处,表现欲爆棚要在小兄弟面前一展我击水弄潮的英姿。但万万没想到,命运和我开了一个不可复制的玩笑,差点让我与这个世界永别。就在一天前,上游泄洪了,河水涨了许多,而我还想当然的以为河水还是只到我大腿,而巧就巧在我脱了衣服往河里走的时候,脚底下踩的恰恰就是平时露出水面供人过河的一个梯形坝面,而水,也恰好就在我的膝盖处。我向小伙伴大喊了一声,一个猛子就扎向了水里。于是,我把一切都交给了素不相识的命运大神,接下来都是他老人家的随机操作了。庆幸的是,也许命运还眷顾我日后还可堪大用,所以手指头稍微抬了一下,我在没过头顶的河水里喝了一肚子水,沉到水底竟误打误撞的沿着梯形坝爬了上来。一出水面,我便瘫软在河岸上,连哭带吐,从此就落下了怕水的心理阴影。好了,好汉不提当年勇,言归正传,还是继续我短暂的兴隆之旅吧。


43年后一场跨越时空的怀旧之旅——兴隆,你还记得童年的我吗?

因为正赶上周末的原因,东区小学的大门紧锁着,不知何故我曾经的母校竟然连个招牌也没有,喊了几声也没有门卫或值班老师出现,我只好隔着门对着校园拍了几张照片,权当留念了。学校的占地似乎没有变化,只是昔日的两层单面教学楼变成了现在的四层双面教学楼,操场的后面还有教学楼,不知是否学校已经合体一处,那个四合院可曾还在么?我们的车在胡同里游走,竟然也没有找到熟悉的院子,甚是遗憾。


43年后一场跨越时空的怀旧之旅——兴隆,你还记得童年的我吗?


43年后一场跨越时空的怀旧之旅——兴隆,你还记得童年的我吗?

凭着依稀的印象,终于找到了拥军路,进而惊喜地发现了电杆上喷印的路标:4755路!真是倍感亲切啊。我的心跳仿佛在加快,我的眼眶仿佛在湿润,“几回回梦里回延安,紧紧抱住宝塔山”,“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这两位贺姓古今诗人的诗句,似长江黄河之水滔滔而来。童年的家,我回来了!


43年后一场跨越时空的怀旧之旅——兴隆,你还记得童年的我吗?

本来并没有抱太大希望看到曾经熟悉的样貌,毕竟时光已穿梭了40多年,但当我真的看到曾经温暖的家依然更加苍老地出现在我的眼前的时候,我惊呆了,真的惊呆了!时光在这片建筑面前仿佛停滞了它既有的节奏,难道是在等着我们这些曾经的主人吗?


43年后一场跨越时空的怀旧之旅——兴隆,你还记得童年的我吗?

(这是我第一次拿枪,单手持枪真的好沉啊)

留守处的大门还在,院子只剩下了一排房子,原4755部队营房的大门已不复存在,但家属院和办公用房基本保存完好,只是在远处楼房的衬托下,显得破败了许多。房子仍然有人在居住,每家在房前都砌了墙隔成了一个个小院子,留有窄窄的巷道。巷道的路面没有硬化,依旧保持着原生态。我穿过小巷很快就找到了曾经的家,坡上第二排第一家。


43年后一场跨越时空的怀旧之旅——兴隆,你还记得童年的我吗?

(英姿飒爽,挎枪站岗)

记得就在这里,大舅从老家来探亲被大哥当成了特务;记得就在这里,二哥因淘气被父亲打离家出走害的全家甚至整院人漫山遍野的寻找,最后就在家门口的柴棚里找到;记得就在这里,我们哥仨在家门口挖有一人多深的菜窖用于储存过冬的大白菜白薯,还养着会刨洞的红眼小白兔;记得就在这里,我因开学前小腿骨折耽搁了上学每天在家里写作业让同学带到学校就这样开启了我的求学生涯;记得就在这里,几乎每个周六的下午只要西边的天空有火烧云我们孩子们就早早的带上小板凳去篮球场占地方等着看电影从而知道了中国电影新闻简报朝鲜电影又哭又笑越南电影飞机大炮阿尔巴尼亚电影搂搂抱抱……在这里,有多少往事随着岁月湮灭在时间的长河里,又有多少欢笑和眼泪伴着我的童年一路走来。


43年后一场跨越时空的怀旧之旅——兴隆,你还记得童年的我吗?


43年后一场跨越时空的怀旧之旅——兴隆,你还记得童年的我吗?

(当年留守处的大门至今未变,74年部队分家移防隆化后,我们家就搬到了这里)

如今,40多年过去了,曾经遮风挡雨的家还在,只是主人已换了一茬又一茬,正可谓睹物思人人已老,物是人非泪凝噎!


43年后一场跨越时空的怀旧之旅——兴隆,你还记得童年的我吗?


43年后一场跨越时空的怀旧之旅——兴隆,你还记得童年的我吗?

(这就是曾经的家属院,现在已经被隔成了一个小院子,显得拥挤不堪)


43年后一场跨越时空的怀旧之旅——兴隆,你还记得童年的我吗?


43年后一场跨越时空的怀旧之旅——兴隆,你还记得童年的我吗?


43年后一场跨越时空的怀旧之旅——兴隆,你还记得童年的我吗?


43年后一场跨越时空的怀旧之旅——兴隆,你还记得童年的我吗?

(家属院在远处楼房的陪衬下,显得异常的破败)

本想和现在的主人聊两句,但感受到对方的戒备心很强,于是在房前拍照是必须的,然后在院子里能走的地方转了转,便一步三回头地告别了这个留有我童年时光的地方。


43年后一场跨越时空的怀旧之旅——兴隆,你还记得童年的我吗?


43年后一场跨越时空的怀旧之旅——兴隆,你还记得童年的我吗?

(我身后的这座红砖瓦房,留存着我太多的童年记忆)

后来,我又去了我上了一学期初中的兴隆镇中学,已经完全看不出当年的样子了,校名也改成了兴隆一中,从门口望进去还是挺漂亮的,可惜也是进不去,依旧是门口拍照留念,以证明曾经的学生回来过了。


43年后一场跨越时空的怀旧之旅——兴隆,你还记得童年的我吗?


43年后一场跨越时空的怀旧之旅——兴隆,你还记得童年的我吗?


43年后一场跨越时空的怀旧之旅——兴隆,你还记得童年的我吗?

(这是1976年8月我离开兴隆时和同桌的合影,老同学,你还好吗?)

至此,兴隆的怀旧之旅暂告一段落,也许有朝一日,我会再回来小住几日,会一会曾经的故人,忆一忆曾经的往事;或也许就此别过,再无缘相见。无论哪个也许,皆有可能,但不管怎样,在我的记忆里,永远都会给这个小城留有一席之地,衷心地感谢你出现在我的生命里,成为陪伴我成长的一个驿站,也衷心的祝愿兴隆的明天更美好。


43年后一场跨越时空的怀旧之旅——兴隆,你还记得童年的我吗?


43年后一场跨越时空的怀旧之旅——兴隆,你还记得童年的我吗?


43年后一场跨越时空的怀旧之旅——兴隆,你还记得童年的我吗?


43年后一场跨越时空的怀旧之旅——兴隆,你还记得童年的我吗?


43年后一场跨越时空的怀旧之旅——兴隆,你还记得童年的我吗?


43年后一场跨越时空的怀旧之旅——兴隆,你还记得童年的我吗?

(随拍的兴隆街景)

再啰嗦几句,提个小小的要求吧:但愿有知情的朋友看到这篇拙作,可以给我提供一些线索,这里先谢谢了。

我的小学老师叫刘海兰,现在应该已经80高龄了,当年的家就在4755路以西东区大街以北的一条胡同里。

还有能记起来的小学同学高金刚,家是机床厂的,应该已经回迁天津了吧?哦,机床厂还有两位同学,姓罗,具体名字想不起来了是双胞胎兄弟。还有东区小学东边某个胡同的同学叫刘明,长的浓眉大眼。当然也少不了有女同学闯入我这位少男纯净的心房,但现在能记起名字的只有一位了,她叫于小艳,家就住在我们家属院附近的食品厂家属院……

但愿万能的手机能让我们穿过40多年的时空再撑起一道友谊的彩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兴隆   兴隆县   柳河   留守处   东区   童年   工程兵   瓦房   县城   家属   部队   大门   年后   当年   时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