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煤油灯”,如今“全国通电”,中国是如何做到的呢?

导语:岁月静好,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

有人说“一旦离开了电,现代医学就只剩一堆破铜烂铁”。毫不夸张地说,电奠定了人类的现代文明,是二次科技革命的结果同时也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资本。电的出现给人类生活带来很多的方便,使人类信息触角不断延伸。

如果没有电,人类文明是黑暗的,生产工作毫无效率,能量的获取与传输都是一片虚无。当年“煤油灯”,如今“全国通电”,中国是如何做到从民国时代不足美国百分之一的发电量,到现在发电量近美国2倍的呢?

当年“煤油灯”,如今“全国通电”,中国是如何做到的呢?


“煤油灯”的日子

上世纪70年代,能源短缺经常停电。当时抢修线路并不像现在一样高效,有时数十天都需要摸黑吃饭。只有经济条件好些的人家,可以买根蜡烛。而不太富裕的,只能选择煤油灯用来照亮,那时候想的是如何能让煤油得到充分燃烧,灯光更亮。

生活的理想就是在这昏暗的油灯下滋生、成长,这日日夜夜生活的艰苦和学习的勤能补拙,使人受益匪浅。听着油灯发出的细微嘶嘶声,向往着、期盼着,如果有一天不会停电,那万千使用煤油灯的家庭会不会想念这一天。

当年“煤油灯”,如今“全国通电”,中国是如何做到的呢?


“全国通电,中国奇迹”

2019年,美国纽约曼哈顿突发大面积停电事件,数万居民商户受到影响。身在中国的我们十分庆幸,全球233个国家,只有中国是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能够做到全国14亿人口,都能通电的国家,生产出全国超1/4的电量,平均每2秒产生的电力,就足以满足一个中国人一辈子的电力需求。

每年下来,中国人使用的所有电力中,70.4%来自于火力发电,占全国电力半壁江山。高耸入云的烟囱或宏伟的冷水塔,是火电发电站常见的特征,煤炭、石油、天然气都可以作为燃料,由于燃料易得,技术成熟,火电厂分布广泛,在大江南北遍地开花。

当年“煤油灯”,如今“全国通电”,中国是如何做到的呢?


纵横交错的铁路形成庞大的运输网络,将全国75%的煤炭送往四面八方。随着电力需求日益增多,运输显然并不高效,电厂与负荷中心相隔甚远,只能通过输电来解决。从高压到超高压到特高压,目前单条线路输电距离突破3000千米,相当于乌鲁木齐到南京的直线距离。

火力发电在成为中国电力的开门礼时,还带来了环境污染,让人们不得不寻找清洁电力,水电、太阳能、风电等等登上了电力舞台,这些相加起来能够满足中国人95.7%的用电需求。剩下这4.3%便是核电,中国核电站分布建立在用电负荷中心,极大缓解用电紧张问题。

当年“煤油灯”,如今“全国通电”,中国是如何做到的呢?


从村村通电到户户通电,中国电网用实际行动告诉国人,哪怕一户人家,线也要架,电也要通,不计成本、不计代价。重庆中益乡,80%都是高山,山脊陡峭、地广人稀,供电员工奋战了2个月,人工搬运电杆上山,架设36根电杆为2户人家通电。

福建埂头村,村里只剩下3户人家,供电员耗时两月架设41根电杆、2.9公里供电线路,还安装了变压器。山西樊家村,供电公司更是架设500米“专线”,只为一户低保户供电,这只是冰山一角,即使在最贫困、最偏远的农村,供电率都达99.8%。

当年“煤油灯”,如今“全国通电”,中国是如何做到的呢?


总结

中国电网人冒着生命危险将电送到险峰、送到绝壁、送到云端,造就了14亿人全部用电的神话。“100年收不回成本,电网也要建”,中国电网这样说“我们是国企、央企,是共和国长子,只要国家有需要,人民有需要,亏本也要干,牺牲也要干”

从当年“煤油灯”成功步入现代化,中国做到了,这是多少年来的努力与艰苦才能走到今天?这又是多少人无私奉献?屏幕前的你是否和我一样,热泪盈眶,感叹中国美好。

当年“煤油灯”,如今“全国通电”,中国是如何做到的呢?


对于“中国电力奇迹”,大家有什么不同的意见或建议?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讨论,感谢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煤油灯   电杆   发电量   全国   火力发电   高效   油灯   美国   电网   中国   当年   中国人   需求   线路   电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