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娃娃”一年挣22万,神奇的娃圈是如何掏空年轻人腰包?


“卖娃娃”一年挣22万,神奇的娃圈是如何掏空年轻人腰包?

局外人说局外事

大家好!我是局外人小智

互联网迅猛发展的当今,产生了无数个由年轻人引领的小众圈层文化,如LO圈、JK圈,盲盒。而娃圈就是众多小众圈层文化中的一种。

圈内他们称自己为“娃娘”或者“娃爹”,他们会花大价钱和大量精力在娃的身上,却不需要娃有回报甚至是反馈。

他们养的不是上天入地的熊孩子们,而是一种造型精美的树脂娃娃。如图:

“卖娃娃”一年挣22万,神奇的娃圈是如何掏空年轻人腰包?

有人戏称:“这是一个非常烧钱但很有魔力的圈子”。

娃圈究竟有多氪金?

娃圈的烧钱并不仅仅是因为买价格昂贵的娃娃,接娃回家的娃娘娃爹们还要给自家娃娃定期换妆、买各类款式的新衣服、装饰华丽的“娃家”,甚至别墅。随意一样都要花销上千元或以上。

1、品类繁多,价格不菲

比较常见的娃娃主要有 BJD、OB11、

(小布)这三种。

材质、大小、类型都有所不同,大致有以下的区别:

“卖娃娃”一年挣22万,神奇的娃圈是如何掏空年轻人腰包?

用图片更能直观的展示他们之间的不同:


“卖娃娃”一年挣22万,神奇的娃圈是如何掏空年轻人腰包?

“卖娃娃”一年挣22万,神奇的娃圈是如何掏空年轻人腰包?

“卖娃娃”一年挣22万,神奇的娃圈是如何掏空年轻人腰包?

除了花费高昂,娃圈还有着明确的“游戏规则”。

出售娃娃的厂家被圈内称为“娃社”。

还有一个专门的职业,就是私人BJD角色设计师(圈内称为“人形师”)。

这些娃娃也像普通的孩子一样,都是有“身份证”的(即娃社的售出证明),这些娃也能够摆各种pose。

甚至,有钱人家的娃娘在看到喜欢的娃可以提前预定娃娃,他们称为娃娃还在“孕期”。

因为这种特殊的认知,在娃圈内“买娃”变成了“接娃”,平日把玩娃娃叫做“养娃”,退圈时随娃赠出的小物叫做“嫁妆”。

给娃娃化妆、 改妆的娃圈化妆师叫“壮士、妆娘”。

总之,娃圈内大家都遵守着这种亲切的交流方式。

“卖娃娃”一年挣22万,神奇的娃圈是如何掏空年轻人腰包?

2、养娃成本高

在娃圈,真正烧钱的是“养”娃的过程。

因为娃娃的手指、眼球、衣服等,都是可以更换的,而妆容、唇色、发色都是可以改变的。

在这个“养娃”的过程中,你需要为它做头发、改妆、置衣服,四处都是花钱的地方,完全不低于一个正常人的日常开销。

以“小布”为例,普通售价是2000+人民币,但买件衣服差不多500元,找一个知名的“壮士”为它改妆,花费上万元是常事。

“卖娃娃”一年挣22万,神奇的娃圈是如何掏空年轻人腰包?

除了需要花费大把的金钱之外,“养娃”也非常耗精力。

如果养的是BJD,还需要用心护理,因为它的材质大多是树脂,所以日常需要避开湿水、阳光直射,否则会引起树脂材料的老化。

另外,花了上万元做的妆容,如果长期不卸,也会损坏树脂。一旦养护得不好,还可能会吃色,这样娃娃就算是养坏了。

高昂的入门价格,日常养“娃”的挥金如土,对于很多人来说,根本难以承受。

3、娃圈「鄙视链」兴盛

和 Lo 圈、JK 圈一样,娃圈也是“物以稀为贵”:越是稀有、昂贵的娃娃,在圈子里就越受追捧。

这种感受在线下的“茶话会”格外明显。

“卖娃娃”一年挣22万,神奇的娃圈是如何掏空年轻人腰包?

有钱玩家,也就是“娃圈太太们”,挨个展示自己各种限量版娃娃、昂贵的妆容和配饰;

而手里只有一般娃的玩家会被人冷落,也没什么说话的机会。

“卖娃娃”一年挣22万,神奇的娃圈是如何掏空年轻人腰包?

因此,不少人在圈子呆得越久,就会越追求那些稀有、定制版的娃娃。

而一个限量定制版的娃娃,整套下来往往需要大几千甚至近万元。

这种价格,难怪有人能氪百万了。

娃圈经济:靠娃吃饭的人

娃圈是一个赚钱的行业。而在娃圈中,最让人感叹“钱好赚”的是改妆。

基础妆费就要1000元,包含前后脸壳磨改、鼻型唇形雕刻、全开眼改睡眼等。如果要加项目就要另外收钱。

且每个壮士收费不一样,1000元已经属于非常基础的了。有些受欢迎的改妆大大,收费动辄两三千,而且如果没有妆额,有钱也约不上。

“卖娃娃”一年挣22万,神奇的娃圈是如何掏空年轻人腰包?

比如一个改妆师可能一个月只能改两个娃,如果人家先约了你只能往后排,而且还得靠抢。

在娃圈,像这样给娃改妆的壮士也逐渐发展成了一个成熟的职业。

有人主业就做这个,也有人是兼职,全职的月收入基本都能过万。

这些壮士除了接外面的单子,还会自己改造一个作品之后再拿出来卖,圈子里管这叫“成品掉落”。

比如前段时间圈内“改娃”知名人士的一个作品,一度拍出了22万元的天价。

下一个泡泡玛特?

中国娃圈从萌芽到发展壮大,不到20年,也是90后乃至更年轻的消费者长大的时间。娃圈年轻人的消费观念是“千金难买我喜欢”。

比如泡泡玛特的上市,就体现了中国潮玩年轻人惊人的购买力。

“卖娃娃”一年挣22万,神奇的娃圈是如何掏空年轻人腰包?

而娃娃跟盲盒一样,也是潮玩的一种。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预计到2024年,中国潮流玩具零售市场规模将达763亿元人,2019年-2024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9.8%。

此外,2019年,中国前五大潮玩公司市场份额加起来才23%,市场集中度很低。

“卖娃娃”一年挣22万,神奇的娃圈是如何掏空年轻人腰包?

现在的娃圈,有不少“消费奇观”。

零售业讲究效率,而在娃圈,作为买家的“娃娘”耐心十足,即使下单后要等上大半年,依旧趋之若鹜。

圈内人的交易多凭借口碑、信任,比如一个随时可解散的QQ群。

“卖娃娃”一年挣22万,神奇的娃圈是如何掏空年轻人腰包?

同时,娃圈粉丝的忠诚度高、复购率也极高,有人一个月买三四个娃娃。

娃娘们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蹲守在各个大佬的微博账号看何时打新,随时准备“all in”。

相对原始的交易环境与极高的粉丝粘性形成反差,这一切说明,娃圈市场的增长天花板远未到来,谁说娃圈不会诞生下一个泡泡玛特呢?

好啦!各位观众老爷,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我是小智,我们下期内容继续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大佬   娃娃   年轻人   小众   壮士   腰包   稀有   中国   圈内   昂贵   树脂   泡泡   有钱   日常   神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