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王国维誉为北宋以来一人的纳兰性德,遗迹难寻,仅剩破败家庙


近日,为了纪念著名的清代词人纳兰性德诞辰365周年,位于北京上庄镇永泰村的纳兰公园正式对外开放。

靠浦君前去游玩。发现文化墙上刻着一句耳熟能详的诗句“人生若只如初见”,原来竟是他写的。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纳兰性德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在其妻卢氏早逝后,纳兰性德更是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悼亡词的又一个巅峰。二十四岁时,他将词作编选为集,后世合为《纳兰词》。时人云,"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可见其词的影响力之大。

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评:“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最近记录中国古典诗词大师叶嘉莹先生的纪录片《掬水月在手》热播,诗词开始了一股热潮。靠浦君觉得也是一件好事。只是现在的教育早就断了古诗词的文脉,文化界虽然也有不少人在创作诗词,但盛况已难再续,质量也是天上地下的差别了。

被王国维誉为北宋以来一人的纳兰性德,遗迹难寻,仅剩破败家庙

在永泰村转悠,竟然发现了一座破旧的东岳庙。上前一看,才知道这竟然还是纳兰家族的家庙所在。纳兰氏家族墓地也在上庄镇,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严重破坏。1970年冬,被彻底拆毁。如今只剩下这个家庙还有一点联系了。

被王国维誉为北宋以来一人的纳兰性德,遗迹难寻,仅剩破败家庙

透过门缝,可以看到杂草丛生的大殿,还有旁边的现代建筑。

被王国维誉为北宋以来一人的纳兰性德,遗迹难寻,仅剩破败家庙

大殿内还摆着一座蛮新的财神,看着像是有人看管的。现在的人也只对财神尊敬了。

被王国维誉为北宋以来一人的纳兰性德,遗迹难寻,仅剩破败家庙

曾经镶嵌在这里的“麒麟望月”窗雕,2014年被盗,只剩下两个窟窿......

被王国维誉为北宋以来一人的纳兰性德,遗迹难寻,仅剩破败家庙

前殿的石拱券门上刻有“乌龙穿云”的浮雕图,此外,券门上方还挂有刻着“瞻岱之门”的石匾。

被王国维誉为北宋以来一人的纳兰性德,遗迹难寻,仅剩破败家庙

史书曾记载东岳庙占地30余亩,约合两万平方米,坐北朝南,分东西二路。西路依次为山门、钟鼓楼、前殿、正殿、后殿,东路为跨院三进,四合布局。然而,现在钟楼已无,被拆掉后建设了一座极不相称的小型水塔,鼓楼犹在。

被王国维誉为北宋以来一人的纳兰性德,遗迹难寻,仅剩破败家庙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大学士明珠长子,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

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康熙十五年(1676年)殿试中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纳兰性德曾拜徐乾学为师。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康熙皇帝赏识,授一等侍卫衔,多随驾出巡。


被王国维誉为北宋以来一人的纳兰性德,遗迹难寻,仅剩破败家庙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农历五月,纳兰性德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

被王国维誉为北宋以来一人的纳兰性德,遗迹难寻,仅剩破败家庙

偌大的北京城,真的是边边角角都是故事。只是真正的遗迹太少了,只剩下传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国子监   卢氏   爱新觉罗   钟鼓楼   满洲   水月   哀感顽艳   北京城   永泰   词人   人心   北宋   财神   遗迹   门上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