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两千年的长沙遗迹,究竟有何魅力,令游客赞其为必到打卡地?

长沙有个历史名人故居,不是妇孺皆知的屈原,但其影响依旧深厚!

屈原,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楚国,吴越一带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便演变成了中国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到了隋唐一统后,端午节纪念屈原的习俗就不仅限于荆楚地区,而成为全国性的节日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距今两千年的长沙遗迹,究竟有何魅力,令游客赞其为必到打卡地?

可以说,湖南有名的人物,屈原是名气最大的一位!其实,大家不知道的是,在长沙,还有个距今两千年遗迹,是个历史名人故居,其影响依旧深厚,地位与屈原基本相同,魅力极大,被游客赞其为必到打卡地!

这个地方就是长沙贾谊故居,比起妇孺皆知的屈原,贾太傅并不算太有名。比起游人如织的橘子洲头,贾谊故居就更显寂寞了。但,历史上贾谊是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文学家,少有才名,十八岁时,以善文为郡人所称。文帝时任博士,迁太中大夫,受大臣周勃、灌婴排挤,谪为长沙王太傅,故后世亦称贾长沙、贾太傅。三年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深自歉疚,抑郁而亡,时仅33岁。司马迁对屈原、贾谊都寄予同情,为二人写了一篇合传,后世因而往往把贾谊与屈原并称为“屈贾”。

距今两千年的长沙遗迹,究竟有何魅力,令游客赞其为必到打卡地?

2009年新翻修的贾谊故居草木齐整,院落有致,既没有斑驳的砖墙,也没有剥落的老漆,显得新簇簇的。太傅手植的柑树已被焚毁,当年高卧的石床、御赐的石碑,也都不知所踪。只留一口古井,人称是贾谊旧物。粗心的游客大概会认为这又是一座牵强附会的摩登古迹。但若仔细观察,就会明白这里的过人之处了。

距今两千年的长沙遗迹,究竟有何魅力,令游客赞其为必到打卡地?

故居介绍上说,“贾谊故宅历代屡经翻修,然其基址未变”。碑廊上的《重修贾太傅祠记》也写道,要是从贾谊迁往长沙的时候算起,这个旧址距今(指的是2009年)已经2185年了,时间跨度之大,“放之宇内,亦鲜有可媲者”。 这是很不太平的两千年。

故居里悬挂的一张图片历数了这片基址目睹过的风雨飘摇,三国吴蜀鏖战,湘江两岸城郭大毁;唐朝臧玠兵变,长沙城内火光冲天;北宋金兵南下,掠城六日后屠城而去。此后又历经南宋和明末的动荡与清代的三藩之乱。而民国年间的“文夕大火”,再次将明清时期颇具规模的故居建筑与大半个长沙城一道,付之一炬。 然而历史不会轻易被火焰与刀兵摧毁,因为证据就埋在每一个游客脚下。

距今两千年的长沙遗迹,究竟有何魅力,令游客赞其为必到打卡地?

故居内的考古报告告诉我们,故居石板路之下的90厘米土层,是清代的遗留,里面烧黑的瓦砾,是1938年那场大火的痕迹。再往下125厘米的灰褐色土层里,则发现了宋元时期的青花瓷片与薄砖。更往深处,还依次有唐朝、南朝、东晋、西晋时期的土层与文物。1996年从故居地下汉代地层出土的炭化木屑,经测年技术认定,证实与贾谊在长沙的时代一致。 联通古今的除了地层,还有诗文。24岁的贾谊从帝国的中心外放,南下任长沙王太傅。他对屈原的遭遇深有共鸣。

贾谊才高,《吊屈原赋》、《公式鸟赋》两篇都成千古名作,如今高悬故居,供后人瞻仰。 细腻而敏感的情绪,辉煌而多难的命运,触到了古今太多文人的灵魂深处,以至于“咏贾诗”成了一种独特的题材。

距今两千年的长沙遗迹,究竟有何魅力,令游客赞其为必到打卡地?

而且贾谊感怀身世而不至消沉,蛰居僻壤却心忧天下,这种文化品格恐怕是贾谊在那么多怀才不遇、冤屈被贬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一种千年文化符号的重要原因。如今这些诗句被镌刻在故居碑廊的十几块石碑上, 并称为“古今咏贾诗选刻”,一同彰显着贾谊诗性与理性共存的丰满人格。

贾谊著作主要有散文和辞赋两类,深受庄子与列子的影响。散文的主要文学成就是政论文,评论时政,风格朴实峻拔,议论酣畅,鲁迅称之为“西汉鸿文”,代表作有《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等。其辞赋皆为骚体,形式趋于散体化,是汉赋发展的先声。

距今两千年的长沙遗迹,究竟有何魅力,令游客赞其为必到打卡地?

贾谊故居信息:

长沙贾谊故居位于太平老街内,每周二至周日开门,11点半到12点半是休息时间不开门的,是免费的,凭借身份证就可以进去参观。乘坐11路;18路;145路;308路;358路;901路到贾谊故居站步行即可。

想知道更多好玩,免费,新奇景点的吃喝玩乐攻略吗?欢迎关注蟋蟀大叔爱旅游!

本文系作者“蟋蟀大叔爱旅游”原创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违者必究,对本文有什么建议,欢迎交流留言,蟀大叔等着你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长沙   汨罗江   楚国   屈原   基址   辞赋   太平   土层   太傅   妇孺皆知   地层   蟋蟀   故居   遗迹   古今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