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的五个冷知识,各个冷得打颤,最后一个很有内涵

文┃拾荒杂谈

(本文由拾荒杂谈原创,欢迎署名转载)

陕西的五个冷知识,各个冷得打颤,最后一个很有内涵

在辽阔的中国土地上,有这么一座神奇的省份,它孕育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让“统一”之思想刻在国人的脑中;它曾成为中国共产主义的核心地区,率先开启了社会主义治理;它境内有座古城,曾见证了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两个王朝之辉煌;

这座神奇的省份就是“赳赳老秦”——陕西。

俯卧于黄土高坡之上的陕西,在世人眼中就像是一个老好人一样的敦厚存在。然就是这么一个看起来朴实无华的地方,却开创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盛世。

陕西的五个冷知识,各个冷得打颤,最后一个很有内涵

故本着让更多陕西以外的人能够了解这座既敦厚又有趣的省份,继续沿用惯例,推出五个和陕西有关的冷知识。

友情提示:最后一个冷知识虽然看起来很扯,但绝非杜撰!

冷知识一:黄土高原也有湿地

很多人对于陕西的印象都是受影视剧影响,干旱、黄土飞扬、住窑洞、爱放羊、喜欢唱信天游。特别是“喜欢唱信天游”的这个古板印象,以前笔者就坚信不疑,直到我舅舅娶了个陕西舅妈,直到我因此认识了几个陕西朋友,才明白原来不是所有的陕西人都会“信天游”和秦腔,就像我这个江苏人穷得“一笔雕凿”一样。

陕西的五个冷知识,各个冷得打颤,最后一个很有内涵

所以什么住窑洞、爱放羊也并不是所有陕西人的生活,严格来说只能算是少部分陕北地区才特有的民俗。

但至少有一个认知是正确的,陕西的确干旱缺水,至少和陕西以东地区相比是缺水的。特别是其境内的黄土高原以及高原周边的临近区域更是水量稀少。

陕西的五个冷知识,各个冷得打颤,最后一个很有内涵

可如果我说看似缺水干旱的黄土高原上,也有大型湿地,你信吗?

很难相信,这就和别人告诉我江南水乡有一大片荒芜干旱的沙漠一样。

但位于渭南市境内的洽川黄河湿地却是实实在在的濒临黄土高原的湿地。这片湿地不仅水源充足、气候湿润,就连历史也非常悠久。

陕西的五个冷知识,各个冷得打颤,最后一个很有内涵

黄河洽川湿地

《诗经》里面有一首著名的词句就是出自于这里,绝大部分国人都听过: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冷知识二:“陕西时间”才是“北京时间”

“滴,现在是北京时间八点整!”

相信现在的国人已经很少没有听过这类的准点报时声音了,即使是有没听过准点报时声音的,也肯定都用过北京时间。

陕西的五个冷知识,各个冷得打颤,最后一个很有内涵

本以为设立北京时间就是因为中国幅员辽阔,各地都有时间差,因此需要树立一个权威的地方作为基准,而北京身为首都,理当用北京时间为基准。

然而我们认知的北京时间真是这样来自于北京吗?

当然不是。国外的很多国家因为疆域国土跨度不大,故一般都以首都时间为准。而我国幅员辽阔,疆域跨度产生了五个时区,所以就需要以中国疆域之相对中部为准来取时间基准。

陕西的五个冷知识,各个冷得打颤,最后一个很有内涵

而这个“相对中部”就是今天的陕西省。

在陕西省西安市的临潼区,原先的陕西天文台被改成了国家授时台,这里装载着极为精密的九台铯原子钟和两台氢原子钟。工作人员将取自渭南蒲城县的时间经过精密的计算和比较,得出了一个相对的中部时间,而这个时间就是发布出来的“北京时间”。

陕西的五个冷知识,各个冷得打颤,最后一个很有内涵

有意思的是,从陕西得来的“北京时间”要在其上加14分钟才能算是真正的北京地区时间。

冷知识三:西安的古钟之声响彻中华

这一段的冷知识和上一段颇有关联。上一段是人人都听过的北京时间取自陕西,而这一段则是人人听过的新年钟声原声也取自于陕西。

逢新年之时,不管是春晚还是大街小巷,都会传来几声隆重且深厚的钟声,人们把其叫做“新年钟声”。

陕西的五个冷知识,各个冷得打颤,最后一个很有内涵

放到今天,过年听不到这个熟悉的钟声就完全没有了过年的感觉。

很多人都认为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古钟所敲出来的声响,但他们也忘了一件事,那就是作为中国人最为隆重的节日,象征着旧终结和新开始的钟声岂能来源普普通通?

实际上既然能作为隆重新年的代表,这钟声的取材自然绝不可小觑。

始铸于唐景云二年即公元711年的景云铜钟,以“现存唯一件皇帝撰文书写、存世超1300年历史”的两项记录一举成为中国之国宝文物。

这件景云铜钟一生多坎坷,却始终能保持本心未破分毫,其背后的象征意义绝非一般。故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之时,中央电视台专门来此采集景云铜钟之声以作使用。后来春晚横空出世,为了辞旧迎新,也为了取景云铜钟坚韧之意,便于新年整点播放了这段钟声。由此火遍全国,成为无数人的新年记忆。

陕西的五个冷知识,各个冷得打颤,最后一个很有内涵

而现在这件青铜古钟正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参观一下,只不过敲是没法敲了,只能远观。

冷知识四:“烂怂大雁塔”曾经倾斜

提起陕西就不得不说西安,说起西安则一定绕不过西安猴哥嘴里那句经典的“烂怂大雁塔”。

作为西安市的地标级建筑,大雁塔承受了很多塔没承受过的苦恼。

陕西的五个冷知识,各个冷得打颤,最后一个很有内涵

唐朝永徽三年,即公元652年,玄奘自天竺而归,为带来的佛经卷籍修建了这座大雁塔,迄今已有近1400年了。

如此高龄的古塔,能存在一千多年已然是不易,正如人也有寿,到期就需寿终正寝。大雁塔作为高层建筑,在很久之前就已经到了“垂暮之年”,但因为其历史底蕴太深,又和名人之间有羁绊,所以西安当地部门始终以抢救修缮将其数次从破灭边缘抢救回来。

最危险的一次莫过于塔身老化再加上西安地下水抽取过度而导致的大雁塔塔身倾斜。据说最严重的一次倾斜幅度达到了一米多。

陕西的五个冷知识,各个冷得打颤,最后一个很有内涵

为了保护地标级文物大雁塔,西安相关部门也是猛加投资,排除万难,紧急调动周边城市大量水源于大雁塔附近重新注入地下,以抬高地势,“扶正”大雁塔。

经过几年的辛苦劳作,大雁塔终于恢复成“可控细微性倾斜”。而当年猴哥拍摄的就是扶正过的大雁塔。

陕西的五个冷知识,各个冷得打颤,最后一个很有内涵

只不过现在大雁塔依然矗立如峰不再倾斜,而那个借着搞笑宣传家乡“烂怂大雁塔”的西安猴哥侯永尚却在2019年春季永远离开人间了。

冷知识五:和陕西地图最像的地方是英国

放眼全中国三十四个省市自治区以及特区,只有两个省的地图最具亮点:

一是河南,它的地图看起来和动漫赛尔号极为相似;另外一个就是陕西,它的地图形状和陕西对外宣传名片——兵马俑几乎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陕西的五个冷知识,各个冷得打颤,最后一个很有内涵

可如果仅仅只有这一点,笔者自然也不好意思将其放在最后一个压台冷知识,所以陕西的地图势必还有另外一个杀手锏。

这个杀手锏就是“巧合”。

陕西的地图能巧合到什么地步?

如果你现在打开地图,查看英国的全貌你就会发现——英国地图怎么和陕西的这么像?特别是“凸”出来的北爱尔兰那一块简直是神来之笔。

陕西的五个冷知识,各个冷得打颤,最后一个很有内涵

光是外形像也就算了,就连实际陆地面积也是差不多,英国的领域面积为24万平方公里,其中还夹杂着部分水域。而陕西的总面积在20.5万平方公里,如果单以陆地面积为算,两者几乎相等。

所以,这应该是“巧合”?

其实说了这么多的陕西冷知识,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是牵涉到陕西悠久历史,更多的描述还是在陕西的地理位置上。由此可见,光是可窥一斑的陕西地理就已经如此令人着迷,更遑论其境内诸多的强汉盛唐历史踪迹。

陕西的五个冷知识,各个冷得打颤,最后一个很有内涵

因此如果有对陕西产生兴趣的读者,趁着秋风未起,趁着盛暑未至,逛一逛这个朴素却又“富裕”的老秦之地,尝一尝陕西极具风味的面食,领略汉唐遗风,当真是:

撩咋咧,陕西老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陕西   黄土高原   铜钟   知识   信天游   疆域   英国   西安   干旱   北京时间   湿地   钟声   内涵   新年   地图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