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包”火了后,吓得我赶紧翻出《现代汉语词典》

文江湖小舞

“草包”火了!

原以为是驴牌新出的今春新品,看新闻才知道是骂人。

鉴于“无资质账号禁止发布”有关社会公共事务、社会突发事件的报道、评论,咱也不敢多说,咱也不敢多问。

作为一个写字的人,吓得我赶紧买了几个草包包子压压惊,顺便翻出了束之高阁多年的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

“草包”火了后,吓得我赶紧翻出《现代汉语词典》

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汉》135页,草包词类标注为“名词”,第一种解释为“用稻草等编成的袋子”;第二种解释为“装着草的袋子,比喻无能的人”。

在《现汉》的第二种解释下,还举例说明:“这点儿事都办不了,真是草包一个!”

阅到这里,我不得不对贵州业主任女士的学识表示敬仰,“草包”一词用得精妙、精准、精到,与《现汉》释意丝毫不差。

生怕新时代传统汉语词汇词义出现变化,我又专门下载了《现汉》第7版APP查询,时隔11年的两版《现汉》完全一样,我也放心了。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踩点编辑室编撰的《现汉》虽是业界权威,但毕竟是一家之言,考虑到使用“草包”一词稍有不慎就会“失去3天自由”,我又查证了百度百科。

百科中将“草包”定性为俗语,形容词,“用草织的包包的不结实不耐用来形容某个人不经用、没有能力。”

“草包”火了后,吓得我赶紧翻出《现代汉语词典》

百科说,“草包有时也指稻草人,从而引申为形容人的词,指那些徒有其表、外强中干却非要装作自己有多大能耐的虚伪人士。也有地方称羊牛的胃为草包,其里面没有价值的东西,对一个人没有才能的总结。”

在维基词典中,对“草包”还有第三种解释,“只拿出一半做事,却开始摆烂、不愿意花出更多时间认真做事的人。”

查询后才大体理解,“摆烂”一词是“指事情已经无法向好的方向发展,于是就干脆不再采取措施加以控制而是任由其往坏的方向继续发展下去。”

为了方便大家进一步掌握“草包”一词的正确运用姿势,现将出现在史籍、戏曲、文学作品中的桥段摘录如下:

明朝沈德符编撰的史籍《野获编》勋戚门类魏公徐鹏举篇,“其为守备时,值振武营兵变,为乱卒呼为草包,狼狈而走。”

清朝李渔创作的戏曲《意中缘》第二十三出“返棹”写道,“草包饭包,忽然荣耀,时高运高,说来堪笑。”

现代作家姚雪垠的长篇小说《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二章中,“可是, 洪承畴和孙传庭不是草包,咱们能想到的他们也会想到。”

“草包”火了后,吓得我赶紧翻出《现代汉语词典》

草包一词到底起源于何时,恕我才疏学浅,没有查证到有关资料,希望大家能够在这方面进行补充。

不过,我在“可可诗词”网上,却见到了对于“草包”的另一种描述。据称,“草包”原是一种残忍的刑罚。“明初,实行剥皮酷刑,旨在惩贪。州县长官如有贪污,情节严重并经查证属实,即以此法处死。”

这种刑罚跟“草包”有什么关系呢?“剥皮后,再纫缝复形,里边填满细软干草,俨然原状,悬挂在衙署门口示众。这种刑罚间或滥施于不肯臣服者,如明永乐帝朱棣对于建文帝故臣景清。”

这篇词语故事小文,还将“草包”与上海“杀千刀的”、山东“零刀旋的”并列,认为“当人们愤恨之极,即以此称诅咒泄愤”。

关于草包,在明朝科学家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写到景德镇制瓷工序时,称“共计一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草包”火了后,吓得我赶紧翻出《现代汉语词典》

其中,71道工序“茭草”即俗称“打草包”,瓷器发运前,用上好的谷草包扎瓷器。一般碗盘之类的,每十只为一筒,用纸垫包后再裹上稻草,再用竹蔑横扎在腰间,方便运输。

草率使用草包“失去三天自由”,但别忘了博大精深的汉语还有同义词一说,作为以写字为生的人自然也得掌握,提前规避风险。

梳理发现,钝才、蠢人、庸才、大草包、酒囊饭袋、莽夫、蠢蛋、无能之辈、蠢材、窝囊废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不学无术、有勇无谋、糊涂蛋、大老粗、纨绔子弟、饭桶、莽汉、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武夫、蠢货、蠢笨、傻蛋、银样蜡枪头、一介武夫、纨绔、糊涂虫、蠢猪、粗人、浑人、废物点心、蠢笨如猪……

其实,草包一词用在一个社区书记身上,在我看来不是侮辱,而是僭越,毕竟,历史上,这个词曾被人用来骂帝王。

说起禁止辱骂干部,在历史上还真有过惨痛教训。

左丘明作品《召公谏厉王弭谤》中提及: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草包”火了后,吓得我赶紧翻出《现代汉语词典》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你若问我对“草包”这事的态度,还是再用一句经典来结束今天话题:

跳,是因为人家骂对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草包   商务印书馆   明朝   蠢笨   汉语   武夫   史籍   刑罚   衣食   瓷器   戏曲   工序   袋子   国人   百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