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记者金瑜47天闪婚高原,如今童话破灭,有人却认为不值得同情

文江湖小舞

“另一个‘拉姆’”刷屏了。

文章的作者叫马金瑜,曾经是北京一家著名市场化报纸的记者,后来因为一次,47天就与远在青海的牧民扎西闪婚,这段童话般的恋情,前些年曾经在网络上引发关注。

女记者金瑜47天闪婚高原,如今童话破灭,有人却认为不值得同情

作为曾经的四线媒体同行,我也曾注意到这名女记者放弃一线城市的体面工作,远嫁青海的故事,并认为这就是爱情。闲暇无事,前几天我还在想,也不知道当初备受关注的童话爱情怎么样了?谁曾想,今天就见到了马金瑜的自述长文。

在文章中,马金瑜用曾经为她赢得了业内声誉文字,讲述了爱情童话破灭后的家暴,克制的文字如同在讲述一个采访对象的故事,看得人却潸然泪下。

马金瑜在文章中披露,自己曾多次遭到丈夫的家暴,出轨,大男子主义,甚至不止一次被打到尿失禁,透过文字描述,都能体会到那种拳头打裂眉骨的撕心裂肺疼痛。

马金瑜远嫁青海的故事,跟童话里的爱情一样,一开始都是美好的。

在过往的文字中,我们曾经看到扎西身上最吸引马金瑜的特质——“善良”,“他的心里特别干净,像山上的泉水一样”。

为了佐证这份“善良”,故事中还有一个感动人的细节,在马金瑜偶遇扎西的那次采访中,在青海的冷夜里,有个蜂箱里的蜂王快死了,“扎西把蜂王捧在手心里,一直给它哈气,虽然那只蜜蜂最后还是死了。”

不可否认,当初的马金瑜确实相信了爱情,并试图用自己的知识和媒体经验帮助当地的牧民,把这里的特产卖出去,虽然她被前同事们视为最不合适做生意的人,但她确实尝试了。

隐约中我总觉得,马金瑜的爱情故事之所以被包装成童话,与她转行电商销售高原特产关系很大。

当然,我并不认为这有什么问题。作为记者,转行从事陌生的行业,除了前同事和媒体资源,他们没有什么人脉,而且作为文人,总是相信自己讲故事的能力可以带来生意上的成功,即便一再被残酷的现实证明不可行。毕竟,中国最会讲故事的商人是贾跃亭,他人生的起点也不是记者。

女记者金瑜47天闪婚高原,如今童话破灭,有人却认为不值得同情

应该说,借助曾经的从业经历,马金瑜把她的故事传播得很广,在2015年傅剑锋的一篇关于她的文章中提到,他曾在人民日报上看到一篇《高原特产卖到了海外》,作者就是马金瑜,文中的配图就是她的丈夫扎西。

那时候的马金瑜很幸福,夫妻二人的合照是“雪山之下,相拥而笑”。

光良的歌词中说,“童话里都是骗人的”,而我却不这么认为,作为执笔写字的记者,马金瑜当初肯定是笃定这份爱情一定会让她活在童话里,并试图用自己的努力换来丈夫的改变,最后却发现一切都是事与愿违。

就像她在文字中写下的那样,“我总是愿意相信,相信一切会结束,相信人会改变,相信前面的路。

可是,当你的身边都是这样的人,不是劝施暴者从善,而是不停地挑唆他“你媳妇把钱管着,你算个啥男人?把一个女人家管不下?治不服?这个啥电商生意,你一个男人做不了吗?非要让一个女人骑到头上?你把她治不服吗?

换你,能怎样?

在我看来,马金瑜的前同事冯翔说得非常中肯,他说自己早就知道,“她的那个草原爱情童话有一天必然破灭”。

在冯翔看来,“不要苛责她,人生实苦。命运没有给她多少温暖,她是用一个错去弥补另一个错,结果步步皆错。”

冯翔提到一点,马金瑜“被打成眼球血肿眉骨骨折小便失禁,还在两年后的一次演讲中,鼓励年轻人要相信爱情,前面有悬崖也要跳下去。”从这点上看,她不是一个好榜样。

或许,就像冯翔所说,“她去这样的地方呆得太久,也被同化了。”

女记者金瑜47天闪婚高原,如今童话破灭,有人却认为不值得同情

马金瑜在文章里说,县文联的老师说:上天给她一双手,是让她写字的。

“她其实应该把她自己,这几年见到的、听到的、思考的一切写出来。继续发挥文字天分,让中国,也让世界了解贫困西部地区不为人知的另一面真实,把当地女性残酷的人生命运写出来,为她们发声。”

这是冯翔的期待,也是我们的期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童话   蜂王   青海   牧民   中国   高原   特产   女记者   当初   丈夫   记者   文字   人生   媒体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