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榆次区五六十年代老照片

照片版权归新华社及相关记者所有,著作权归今日头条作者“集影阁”所有。备注也是引用于新华社,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略有删减。

编辑不易,君若喜欢打个赏!


晋中榆次区五六十年代老照片

1955年4月6日 张瑞华

榆次县卫生院的护理员聂凤壁(左三)到星火农业生产合作社动员妇女利用各种垃圾积肥,搞好环境卫生工作。14天来,这个社的妇女共整理厕所36个,扫道土422担。


晋中榆次区五六十年代老照片

同上

“三定”政策推动了星火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春耕生产。社员温三驴(右)高兴地对生产队长温仁旺(右)说:“三定”政策使咱摸了底,我们一定要保证完成今年的生产计划,争取把更多的粮食卖给国家。


晋中榆次区五六十年代老照片

同上

社员们采用挖猪圈、清扫牛棚、厕所和扫道土等各种方法扩大肥源。图为社员们在扫道土。


晋中榆次区五六十年代老照片

1955年10月25日 周树铭

山西省榆次专区到10月中旬已建立了3200多个新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其中的90%都已订出生产计划,陆续投入生产。这里介绍的是榆次县东郝村新建的团结农业生产合作社在东郝村党支部的领导和老社的帮助下投入生产的情况。团结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社员在选玉米种。


晋中榆次区五六十年代老照片

1956年2月2日 梁毅

加入合作社的农民,由于积极劳动收入增加,很多过去买不起的东西现在可以买了。这是山西省榆次县曙光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社员郭四秃(右)正在供销合作社选购一辆自行车。


晋中榆次区五六十年代老照片

1957年8月10日 张瑞华

经过社会主义教育后,农村里掀起了节约粮食的良好风气。这是山西省榆次县王村农业社副主任武福英(左一)和社员高月娥正在讨论怎样调剂粗细粮,使一家吃的又好、又饱、又节约粮食。


晋中榆次区五六十年代老照片

1958年8月6日

山西省榆次市20个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基干民兵,1958年8月1日建军节集会游行。


晋中榆次区五六十年代老照片

1958年12月15日 周树铭

山西省榆次晋华纺织厂用土钢制造成功细纱机上三大宝:纱锭、罗拉和钢领,并且用这些部件装配成一台200锭的细纱机。它生产出来的细纱质量完全合乎国家标准。


晋中榆次区五六十年代老照片

1959年10月12日 张瑞华

群众炼出了土铁土钢,又用土铁土钢大量制造生产工具,推动地方工业和农业的迅速发展。山西省榆次市寿阳人民公社农具修造厂,创造性地利用土铁土钢制造了扬水30多米高的水压机。这是机械车间主任郝德信在安装这台机器。


晋中榆次区五六十年代老照片

1959年10月13日 张瑞华

山西省榆次市西洛人民公社短途运输工作搞得好,全社抽调了一百七十辆胶轮和铁轮大车,七十四头牲口,编成一支短途运输队。由公社统一领导,社、管理区和生产队各有分工,充分发挥了生产队和社员们的积极性,真正做到了路不空过,车不空行。9月份共托运物资三百五十多万斤,超过了八月份运送量两倍还多,不仅把社里农村产品及时运到了车站,又迅速地把工业品、日用品运回农村,并且提前超额十万斤完成了公粮的运输任务。
西洛人民公社的运输队把大批水果送到了东赵车站,让火车及时运走,供应城市。


晋中榆次区五六十年代老照片

1959年10月19日 张瑞华

土铁土钢制造的农具,不仅给国家节约了洋钢、洋铁,而且是又便宜又好用,大为人民公社社员欢迎。这是山西省榆次县的人民公社社员们在供销社里满意地选购土铁土钢制造的小农具。


晋中榆次区五六十年代老照片

1959年11月6日 刘庆瑞

1959年10月26日至11月8日,全国工业、交通运输、基本建设、财贸方面社会主义建设先进集体和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在全国群英大会邮电系统先进生产者经验交流会上,山西省代表、榆次市邮电局女投递员冯兰花在北京市邮局公安街支局投递组介绍经验。


晋中榆次区五六十年代老照片

1960年4月29日 花皑

山西省榆次市郊东风、曙光、郊区三个人民公社,为向“五一”国际劳动节献礼,以最快速度联合修起了8个高灌站,使3600亩旱原变成水地。修建高灌站的社员们正抓紧整修渠道,迎接放水。 


晋中榆次区五六十年代老照片

同上

榆次市郊东风、曙光、郊区三个人民公社联合修建高灌站,采取将40部水车集中使用代替水泵的办法,经过试验,效果很好。这是已建成的第四台集中水车正在抽水浇地。


晋中榆次区五六十年代老照片

1962年11月2日 张瑞华

山西省榆次市东阳人民公社粮食管理站站长贾允升,在1962年秋粮入库过程中,妥善安排场地,便利群众交粮,加快了粮食入库进度。他还带动粮库工作人员把抛洒路边的粮食扫收干净,斤两不丢。


晋中榆次区五六十年代老照片

1962年11月5日 张瑞华

山西太谷县任村人民公社社员踊跃交售新粮,支援国家建设。这是送到东阳车站即将外运的一批新粮。


晋中榆次区五六十年代老照片

1963年3月29日 王文学

山西省榆次市红旗机电厂,最近试制了一种小型“电动切脱机”,它的工作部件可以拆换,既能切各种饲草,又能脱粒……图为红旗机电厂生产出的一批“红旗牌”切脱机。


晋中榆次区五六十年代老照片

1963年5月9日 王文学

山西省榆次市张庆公社张庆大队贫农出身的技术员许二货,从1953年以来,多方搜集各种农家优良品种,采用“小田试验,大田推广”的办法,精心培育良种。十年来,经他选育成功和推广的已有晋榆一号小麦、金皇后玉米、九根齐谷子等优良品种。1963年,许二货又搜集了白母鸡咀谷子等10余种农家品种,并引进香高粱等外地品种准备在当地培育。图为他正在鉴定优良品种。


晋中榆次区五六十年代老照片

1964年5月20日 王文西

《汾水长流》作者胡正向山西省榆次县张庆公社张庆大队社员了解张庆大队近几年的变化。胡正在写作《汾水长流》之前,曾到张庆生活过一年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晋中   生产合作社   星火   山西省   曙光   新华社   社里   细纱   人民公社   优良品种   农具   社员   大队   公社   粮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