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枪厂(二)|河南许昌126厂·三线建设末班车的冲锋枪厂

写在前边

三线枪厂(二)|河南许昌126厂·三线建设末班车的冲锋枪厂

为什么众多的三线枪厂,我们先说河南这家厂呢?这里边有两个原因:

第一:这家厂是笔者了解到的三线建设中最后规划建设的三线兵工厂;

第二:他是北安庆华工具厂(626厂)搬迁力度最大,也是最终一把枪都没生产的枪厂。

从某种意义上讲,河南许昌的126厂,就是一个没有做完的造枪梦,为什会这样呢?我们慢慢往下看。


庆华626内迁:三线的末班车

三线枪厂(二)|河南许昌126厂·三线建设末班车的冲锋枪厂

河南许昌126厂的对外厂名为:河南庆华机器厂,是北安庆华工具厂1980年的新建分迁厂。

在三线老军工的圈里,一直流传着“八次搬迁七次未成,全国下了五个蛋”的庆华厂顺口溜,今天我们说的许昌126厂就是其中五个蛋的一个。

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1979年,由于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中苏关系敏感;位于黑龙江北安的庆华工具厂(626厂)距离中苏边境太近,需要内迁,因此选定了河南许昌的蒋李集镇附近作为新的厂址。

这让代号为126的河南庆华机械厂(126厂)在大三线建设的最后一年,赶上了三线建设末班车!


庆华626最认真的一次搬迁

三线枪厂(二)|河南许昌126厂·三线建设末班车的冲锋枪厂

从很多方面来看,河南许昌126厂(国营河南庆华机械厂)也许是北安庆华工具厂最认真的,也是最后一次的搬迁了。

首先这是北安庆华厂数次搬迁计划中,唯一一次延续“庆华”老字号的名称命名的厂。

其次从人员配置上看:据当年从黑龙江北安到河南许昌的亲历者回忆,截止到1982年,“从老厂(626厂)到新厂(许昌126厂)的职工在2000多人,加上一起搬过来的家属,要有6000多人”。

这里被东北来的老庆华人称为“126屯儿”,我想这也是他们对原来生活的一种怀念吧?


没有生产一把冲锋枪的军工厂?

三线枪厂(二)|河南许昌126厂·三线建设末班车的冲锋枪厂

河南许昌126厂(国营河南庆华机械厂)在网上还是挺有名的,很多记者在写许昌126厂的时候都是从“没有生产一把枪的军工厂”出发的。

现实情况也确实是这样,在所有的生产线、靶场、家属区都按计划建设完毕后。中苏关系缓和,国际大环境发生变化。

河南庆华机器厂(许昌126厂)还没有开始生产冲锋枪便开始了军转民,发令枪 可能是他与冲锋枪离的最近的产品了。


写在最后:

很多人看到三线厂的往事,都会有各种各样的言论,对三线建设并不认同;还有很多人把三线等同于西部开发。

笔者并不认同这些观点,因为任何的历史事件都有着他历史发生的大环境,正如今天我们所说的许昌126厂,虽然最终没真正的生产冲锋枪,但是当面临战争危机时,“我们不是帝国主义的参谋长”,因此必须时刻准备着。


三线枪厂(二)|河南许昌126厂·三线建设末班车的冲锋枪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许昌   冲锋枪   末班车   河南   北安   外厂   上个世纪   发令枪   机器厂   黑龙江   边境   笔者   机械厂   中苏   工具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