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故事:桃木枝,珍藏的中条山打狼棒·兵工子弟童年记忆

楔子

我家的墙上挂着一根二尺余长拇指粗细,普通的再也不能普通的桃木枝,下面有装裱精美的三尺条幅,赫赫然写着威风凛凛的六个大字“中条山打狼棒”,而落款还是小小花木兰。

三线故事:桃木枝,珍藏的中条山打狼棒·兵工子弟童年记忆

三线故事·中条山打狼棒

几乎每一个到我家的朋友都会无比惊奇的问,“刘姐,这中条山打狼棒是什么讲究?”

更为有趣的是几年前刚上大学的女儿初次远离家门,老公一时心血来潮,把它拍下照片,用作女儿所有社交工具的头像,用以防止陌生人对他掌上明珠的搭讪。

万万没想到,没出一个月女儿就打电话回家,告知那副“中条山打狼棒”头像不敢再用了,就因为她的头像,每天有几十个上百个的陌生人追着她要加为好友,加完好友后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头像上的中条山打狼棒是什么梗?”

今天我就跟大家说说这“中条山打狼棒”的故事。

三线故事:桃木枝,珍藏的中条山打狼棒·兵工子弟童年记忆

山西541曾经的坦克基地

公元1972年:山西绛县中条山,妹妹的诞生地

我家这个桃木枝的历史也算是不短了,它的来历要追溯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大三线建设时期,中条山北麓山西绛县一个被称为牤牛蛋的山坡。

1970年我的父亲响应“好人好马上三线”的伟大号召,从西安装甲兵学院带着叼着奶瓶子的我,到了山西中条山下的541工程建设工地。于是我开始了我在山西黄土高原山沟沟里的童年生活,那时候父亲是541工程第二分指挥部(内部简称:541二分指,来历可参看笔者文章)的工程技术人员,我们的厂子就建在山西运城地区的绛县里册村的黄土高原的山沟沟里(现在的山西绛县二里半经济开发区),厂子的东北方向有着两个巨大的靠在一起的圆形黄土山,被当地人形象的称之为:牤牛蛋。

1971年底时我的妹妹来到了这个世界,不知道是因为她适应不了黄土高原上的干燥气候,还是因为目前怀着她时营养没跟上,小小的她抵抗力相当的差。

在妹妹两岁前,经常的不是咳嗽就是发烧,害的母亲总是三天两头带着她往职工医院。

后来,住在隔壁来自山东的刘奶奶实在看不下去了,偷偷给我母亲出了一个主意:“小嫚,是不是被什么东西吓着了?不如上牤牛蛋山上弄个桃木枝子镇一下。”

已经被妹妹众多小毛病吓怕的母亲,虽然作为中学老师并不相信这种迷信,但还是抱着试试未尝不可的心态要求父亲到牤牛蛋山上去掰个桃树枝回来。

三线故事:桃木枝,珍藏的中条山打狼棒·兵工子弟童年记忆

牤牛蛋山·早春的桃花

虽然父亲作为堂堂的男子汉并不相信,可是不忍心看母亲恳请的眼光和心疼妹妹弱小的身体,还是在一天傍晚下班晚走了一会,趁着没人注意在工地旁的牤牛蛋山上做贼一般,偷偷地掰了一枝桃枝藏在大衣袖子里带回家中。

记得当晚,目前专程请刘奶奶到我家中,李奶奶神情极其庄重的给桃树枝上缠上红线,插在了妹妹睡觉的童车的床头。

说来很是奇怪,打那以后妹妹竟然神奇的开始了转变,渐渐的不再像之前那样三天两头咳嗽感冒了。

而这枝二尺余长来自中条山的桃树枝子,也从此在我家落户与妹妹的童车上。

三线故事:桃木枝,珍藏的中条山打狼棒·兵工子弟童年记忆

分指人:曾经的三线记忆

姐姐不会说普通话,就是外地人

我从小生活在三线厂,虽然身边都是父亲般勇敢的军人,可是童年的我格外的胆小。

我们541二分指在二里半家属区里的大公鸡、小狗之类的,都对我虎视眈眈,我的父亲曾经半真半假的告诉我,是因为我总是说河北老家话,那些小动物一听我就不是“分指人”是“外地人”的原因。(541厂内部都叫自己厂是“分指人”,当年山西晋南地区对所有的兵工厂说普通话人都这么叫)。

要是说普通话就不会了,为此我见到欺负我的小动物总是不敢出声,而父亲的战友们总是要逗我:“小姑娘,你河北姥姥家好玩不?”。逗我说河北家乡话。

这让小小的我,每天都恶狠狠的好一阵学习普通话,以期望成为不被那些小动物欺负的”分指人”。

而我的妹妹则不一样,她一生下来就是541坦克基地的“分指人”,远离了老家说河北话的语言环境,跟着幼儿园阿姨学了一口标准的东北普通话,三岁的她听说小动物只欺负说河北话的,很是高兴,认为小动物们不会欺负她,只会欺负说河北话的姐姐。

于是当妹妹刚刚开始说话没多久,就常常跟在我屁股后面为我保驾护航,而她手中的武器就是来自中条山上那枝,不足二尺的桃木枝。

三线故事:桃木枝,珍藏的中条山打狼棒·兵工子弟童年记忆

中条山的狼·绝不是传说

举着桃树枝跟着姐姐去打狼

山西绛县二里半的宿舍区里我家住的是二层的窑洞砖拱房,隔着一条路有更高级一些的俄式尖顶的二层小楼,是我们军工厂总指挥和政委那些干部住的地方。

那时候三线子弟们大概都一样,父母上班忙,弟弟妹妹都是交给稍微大些的孩子在家看着的,于是我们这些哥哥姐姐,便带着弟弟妹妹们在大院里疯跑,那些带着尖顶的小楼就是我最喜欢去的地方。

大概是1974年左右,三岁的妹妹刚刚学会跑,说话还不利索,总是喜欢缠着我,让我带她到俄式小楼那片宿舍区玩。

三线故事:桃木枝,珍藏的中条山打狼棒·兵工子弟童年记忆

三线子弟·童年姐妹

可是那片宿舍区中刘伯伯家养了大狼狗,在我妹妹眼中它就是一只欺负我们的狼。

每次我们经过他家门口时,我总是小心翼翼,屏住呼吸,唯恐它万一听出来我这个外地口音的“分指人”。而我的妹妹虽然小,胆子可不小,总是扛着那根桃树枝威风凛凛的在我前边开路。

一天我父亲的战友刘伯伯看见我和扛着桃树枝的妹妹向他家进发,就逗妹妹“小朋友,你这是去干啥啊?”妹妹则骄傲的说“姐姐害怕你家的狼,我拿树枝去打狼。”此话惹得刘伯伯好是一阵大笑。到了厂里就和我父亲说“小刘,你家有个厉害的小花木兰啊,敢扛着个树枝子去打狼”。

从此,我家有个能拿着桃树枝去打狼的小丫头的故事便在父亲的战友和家属院传开了,当我和妹妹走在家属院路上,遇到那些叔叔大爷们时,最多的问候语是:“小花木兰姐妹,今天还去打狼啊?”

三线故事:桃木枝,珍藏的中条山打狼棒·兵工子弟童年记忆

跟着姐姐去打狼

挥毫泼墨:中条山打狼棒

1974年末,我们由于541坦克基地由装甲兵司令部转为五机部直辖,父亲奉命调往大同616厂,我们离开了山西中条山途径北京转车到大同。

那根桃木树枝作为妹妹舍不得丢的打狼神器,也跟着我们一路辗转到了山西大同616。

后来,五年前帮助收拾父母家中杂物时发现,虽然四十多年的岁月里,我们多次搬家,至今我和妹妹已经年过不惑而知天命,这根来自中条山下的桃木枝竟然一直没有丢失。

我不由一起回忆起曾经当年往事,妹妹虽然对中条山541坦克基地的童年没有什么印象,但对扛着桃树枝子打狼的事,确记忆犹新。

于是重提当年豪迈之气,挥毫泼墨写下了“中条山打狼棒”的横幅,还署上“小小花木兰”的名号。并吩咐我女儿精心装裱,挂在我家墙上,以便时时提醒我,她这个小小花木兰,童年时保护姐姐的丰功伟绩。

三线故事:桃木枝,珍藏的中条山打狼棒·兵工子弟童年记忆

写在最后:三线备忘有话说

这是一个故事,并非完全虚构!

笔者写三线写了很久,此故事来源于山西541三线子弟刘姐和我一起回忆山西541童年时,给我讲的一个童年趣事。

“当时有苏式尖顶楼房,在另一边我去过那里,怕狗。我妹拿棍子帮我打,她那时小,说话还说不清楚呢。这成了我的笑话典故”

写三线兵工厂的往事写了很多,三线子弟朋友们也纷纷鼓励写下去,同时也有部分朋友善意的提醒说三线历史太沉重,要注意。

由此我曾经半开玩笑的说,那我就写穿越故事吧!

谨以此文献给那些曾经大山里生活过的三线子弟们!

三线故事:桃木枝,珍藏的中条山打狼棒·兵工子弟童年记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绛县   黄土高原   子弟   花木兰   童年   枝子   兵工   尖顶   桃树   山西   河北   坦克   父亲   姐姐   我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