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的生日

我媳妇的姥姥89岁了,家族里有一个传统,已经坚持几十年了。就是每年的九月底,姥姥生日这天,家里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不管在哪,都尽量回到村里来,欢聚一堂,给姥姥过生日。

每年这一天,肯定是家族里最热闹的一天,比春节都要热闹。早饭午饭都不用每家另做了,全都集中在一个舅舅家吃,早饭是面条,相对简单一点,但也很可口。一大家子人全天都集中在一起,或聊天或打牌,交流各自一年来的生活,成群的孩子们在院子里嬉戏追逐。妇女们在厨房里进进出出,忙着准备中午的饭菜,气氛是那么和谐,那么温馨…

姥姥的生日

热闹的院子

姥姥的生日

这是早饭

中午12点,照例要放鞭炮礼花。大约一点多,丰盛的午饭就开席了,在宽敞的农家大院里,往往要摆上五六桌,晒着熙暖的阳光,觥筹交错,欢声笑语。堂屋里一般摆两桌,这是招待客人们的地方,舅舅和堂兄弟们陪着第二代,第三代姑爷们喝酒聊天,气氛热烈。

这大约是我见过的最热闹风光的生日了,且每年都是如此,已经形成了铁打的惯例。姥姥自己,看到如此热闹的场面,儿孙绕膝,自然是很高兴。这种传统,我觉得特别好,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实在是至理名言。现代生活,生活节奏快,人员流动多,正是以姥姥这个核心,也只有以姥姥生日这个理由,才能把天南地北的家族成员悉数招集。

姥姥的生日

2014年

姥姥是当得起这份荣耀的,姥爷去世的早,她含辛茹苦,抚育了四子三女,如今每个子女都开枝散叶,日子都过的红红火火,姥姥功德无量。

姥姥的勤劳善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子女,我看那些舅舅小姨们,每人都是勤快的很,仿佛闲不住似的,这是姥姥最成功的言传身教。

姥姥的生日

2015年

姥姥活的很通透,前半生在家里一言九鼎,极是要强,等子女们成家立业后,她自动转变角色,退居幕后,平时缄默不言,极少对各家事务指手划脚,但却用一双慧眼默默观察。于是,在大家讨论正酣,旁边的她突然冒出一句话,一针见血,直达本质,让一众人目瞪口呆,肃然起惊。

姥姥的智慧是岁月积淀下来的智慧,质朴无华,大巧似拙,比如说,她会对我们这些小女婿们份外热情,她对吃饱与穿暖执着地嘱咐和唠叨,会让你稍觉絮叨,但不管你嘴上怎么应,内心里,永远会觉得暖暖的。

姥姥的生日

2017年

已近九十岁的姥姥,身体硬朗,头脑清晰,只是腿脚稍有不便。有时候,会到我们这边小住,想推轮椅带她到外面转转,她还不愿意,说让别人看到她坐着轮椅,会笑话的。看来,她要强的性格,是要伴随一生了。

祝姥姥身体健康!笑口常开!

姥姥的生日

2020年

一年一度的家族聚会,从傍晚开始,就要各奔东西了,一直持续到第二天,喧闹告别的场面重复了一次又一次。各家车子的后备箱都塞的满满当当,面、油、蔬菜等,有什么放什么,想到什么放什么。亲戚们发自内心的热情与善良,让我感动。有时候马上要出发了,他们突然想到还有什么菜没带上,会赶紧叫停你的车,立马到地里去挖,再装袋放车。

在我看来,如此美妙的家族传统聚会,在如今的社会,却并不多见。我们习惯了奔波忙碌,有的身不由己,有的不屑一顾,恕我直言,时代在发展,但传统美德在丢失中,亲情也在淡漠中。

在这方面,我不护短,我自己的家族就远没有这么亲情。堂兄弟们分散各处,十几年没见面也属正常,联系也极少,出嫁的女孩们就更不用说了。我们的亲情,仿佛仅局限在自己的父母小家里了,极难外溢。我曾给堂兄弟们组建了一个微信群,群里永远沉默是金,春节都难得聚齐,大约我们这辈子也聚不齐了!

在这种大环境下,姥姥的生日,如一股清流,洗涤心灵,陶冶情操。奉亲以孝,便是最大的福缘。起初几年,参加姥姥的生日聚会,我倒没啥特别感觉,这几年,我是越来越喜欢这种氛围了,于是,几乎每年必到。

对了!交待一下地理位置,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县城旁边的一个普通小村庄,村子南边,依偎着大山。每年来这里,我都会爬上南山,俯瞰这个小山村,感觉挺亲切。

姥姥的生日

姥姥的村庄

姥姥的生日

村子南边的大山

山上架着高大的输电线路,山谷里有很多小酸枣,山脚下开辟的梯田,种了不少柿子树,秋叶落尽,红通通的柿子,硕果累累,挂满枝头…

一年一度,也见证着村子的变化,家家户户都盖起了高门大院,鸡犬相闻,人来人往,一派祥和的田园生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说的是这里吗?

晚饭过后,村里的大路上竟还有广场舞的喧嚣…

姥姥的生日

丰收季节-辣椒和柿子

姥姥的生日

南山上的柿子树

这个小村子,跟我的老家完全是两种画风,我的老家在豫西南,一个普通小村庄,在哪里,人们陆续到县城买房,也不愿再花钱翻修老房子,于是,房倒屋塌,满目萧疏。村里只剩老人孩子,基本沦为空心村了,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村子将不复存在。(以往作品链接:故乡的年、故乡的人、故乡的变迁)

是什么,导致了村子的不同发展?

是什么,影响了亲情的不同表达?

谁能告诉我?

姥姥的生日

我的老家-豫西南的一个小村庄

姥姥的生日

我的老家-村子里危房随处可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姥姥   堂兄弟   生日   南边   村子   村里   村庄   早饭   南山   老家   故乡   子女   亲情   热闹   家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