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住进一座古宅,他迷上了中国古建筑,一发不可收拾

只因住进一座古宅,他迷上了中国古建筑,一发不可收拾

这是走吧网推送的第200个与众不同的旅者故事

只因住进一座古宅,他迷上了中国古建筑,一发不可收拾

本期嘉宾:薛清航

薛清航,在广州长大的潮汕人,爱喝茶、爱旅行的中国古建筑爱好者。因为喜欢旅行,一个理工男在旅游业从事文案内容工作十年,曾在广州知名旅行社、自媒体、旅行行业创业公司担任旅行记者、资深文案、主编等工作,目前是走吧网兄弟公司知途旅行的新媒体负责人。

行走中国25个省份, 因为住进中国最古老的民居之一,而爱上中国古建筑,以梁思成先生的《中国建筑史》为攻略,遍访书中所有唐、辽、宋、金古建筑。业余发表30多篇较专业唐宋古建筑综述,综合阅读量过百万。

业余与历史讲坛等知名文化游机构合作,传播中国古代艺术文化之美。

只因住进一座古宅,他迷上了中国古建筑,一发不可收拾

Q1:清航您好,看了您的文章,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今天很高兴邀请您来到《走吧有约》,通过这个平台,也希望能与您好好交流,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吧。

首先,感谢走吧网的邀约,大家好,我叫薛清航,是在广州出生成长的潮汕人,很多刚认识我的朋友多会说我的名字有点武侠小说的味道,实情是刚好轮到那个辈分。大学毕业后,大部分时间在旅游行业从事文案、内容方面的工作。

从小就喜欢历史、地理,但真正开始旅行是2011年开始旅行的,那一年跟同学包车去四川转了一圈。那年年底,一次同学聚会,一位大学同学说他2012年要骑行川藏线,当时就下定决心要和他一起去看看。从那时开始,以自驾、骑行、穷游等不同方式,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已经踏足过27个。

一开始旅行喜欢看极致的自然风光,后来因为在安徽呈坎住进一座国宝级古宅,从此迷上了唐宋中国古建筑。

只因住进一座古宅,他迷上了中国古建筑,一发不可收拾

有四五年的业余时间,以梁思成先生的《中国建筑史》作为攻略,把大部份的假期都用在看唐宋古建筑上,已经把书中经典的唐、辽、宋、金古建筑看完,在这个过程中又对中国古代雕塑、瓷器等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也把我看过的建筑整理成文,在微博上和不少相同爱好的大V都成为互关好友。

只因住进一座古宅,他迷上了中国古建筑,一发不可收拾

前两年又喜欢上茶,去年疫情待业,和教我喝茶的师父自驾到云南的茶山转了一圈。未来希望以旅行与茶为媒介,把中国古代艺术中美好的部分,融入到自己的生活,进而推广给更多的共同爱好者。

只因住进一座古宅,他迷上了中国古建筑,一发不可收拾

Q2:您行走中华大地,从古村落、古建筑,到雕塑、壁画,深爱中国历史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之旅的起点是哪一次?

应该是2012年5月,那一趟旅行从黄山下来,我们游览了宏村、潜口、呈坎、歙县,经徽杭古道徒步了一天进入浙江,后又游览了杭州、苏州和南京。

在呈坎古村,机缘巧合之下住进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罗会泰宅,这是一座可以追溯到元代甚至宋末的古宅,之前,在宏村、潜口,其实已经看了不少极好的明清徽派建筑,尤其是潜口的明代民居,堪称顶级。

只因住进一座古宅,他迷上了中国古建筑,一发不可收拾

但这座古宅和之前看过的都不一样,没什么华丽的木雕装饰,跨进古宅那种朴素的力量感,让我深深震撼。那天晚上,和宅子的主人聊起这座古宅的历史,他提到唐宋古建筑的风格,让我对中国唐宋古建筑产生兴趣。

这座古宅对我的旅行口味的转变影响巨大,原本更喜欢看西部自然风光的我,用3年时间把想看的风景都看了,自此之后,大部分旅行都是以围绕古建筑为主。

只因住进一座古宅,他迷上了中国古建筑,一发不可收拾

▲罗会泰宅内部

Q3:这些年,您的旅行大多都是探访古建筑,更侧重古建的哪些类别,先从精品看起吗?是如何制作攻略计划的?

古建筑的话,我个人更侧重与中国现存唐宋古建筑,文人园林,明代民居,古村落等。

个人建议还是从精品看起。这两年我跟爸爸一位朋友学茶,第一堂课,他讲的一番道理和我这些年看探访古代文物是不谋而合的,他说:“我教人喝茶,一开始就要喝好茶。不存在什么从低到高,循序渐进的,这样才不会受到那些垃圾茶的污染。一开始就喝好茶,才能打开身体的各个感官,才知道好茶是什么样子、是什么感觉。”

只因住进一座古宅,他迷上了中国古建筑,一发不可收拾

我认为看古代艺术方面的东西,也是一样。无论是建筑、雕塑,还是书法、绘画、陶瓷等等,不管能不能看懂,最好都从最好的开始看,这些历经千百年来风云变幻保存下来、又经过一代又一代古今行家鉴赏认可的,基本都是艺术精华。

这些精品,甚至不用你太多知识储备和道理,一看都会觉得好,比如故宫的建筑、莫高窟的唐代雕塑和壁画、宋代的瓷器等等,它自然会引起你的注意和共鸣。

只因住进一座古宅,他迷上了中国古建筑,一发不可收拾

▲盛唐·莫高窟45窟胁侍菩萨(临摹)

摄于香港文化博物馆敦煌特展

看多了,它们甚至会引导你进一步关注同时代的不同艺术类别,像我就是一开始看唐宋古建筑,然后在这些古建筑中又看到同时期的雕塑、壁画,一步步越发着迷。

人类的历史遗存太多了,一个人的时间又十分有限,至少一开始不要浪费时间去看不好的东西,这样有助于提升自己的眼力和品味。过了某个阶段,倒是不妨更包容地去看。

只因住进一座古宅,他迷上了中国古建筑,一发不可收拾

▲辽·合掌露齿菩萨

摄于大同华严寺薄伽教藏殿

攻略的话,看古建筑的话我主要是以书本提及的经典作为线索,比如看唐宋古建筑是以梁思成先生的《图像中国建筑史》,看园林的话不妨先翻翻童寯先生的《江南园林志》;

交通的话,这十年国内交通改善极为明显,现在出行比刚开始旅行的时候方便多了, 只要看怎么串联方便就好;由于看的东西比较冷门,很多时候都是自己一个人出行,吃住也没什么所谓,经常为了看一座建筑或博物馆,带点干粮就不浪费时间吃饭了。

只因住进一座古宅,他迷上了中国古建筑,一发不可收拾

Q4:很多人觉得看古建有些乏味,寺庙都长得差不多,古村落看破房子也没啥意思,您觉得该如何去感受中国古建之美?

这其实也正常,文化类的东西不像那些极致的自然风光,一秒钟就能给人的感官强烈的刺激,它需要有某个契机触发到你的兴趣点,感觉某个元素击中了你的心,才会越来越想看。

我个人最早迷上古建筑,应该是从感受到它们的内部结构的力量开始的,正如前面说的那种朴素的力量感。虽然,它没有明清后世建筑那么装饰精美,但却十分震撼人心。

这有点像我喜欢看的西部雪山,像南迦巴瓦、喜马拉雅、贡嘎等等,它们不像东部的山那么秀美,但站在他们面前,感受到那种力量感是不用讲太多道理的。

只因住进一座古宅,他迷上了中国古建筑,一发不可收拾

▲2013年在尼泊尔看安纳普纳尔

这种结构的力量感很多时候不以建筑体量的大小来震撼人,比如中国现存三座半的唐代木构建筑,那半座正定开元寺钟楼,体量不大,在我看来内部梁柱结合呈现的感觉,犹如唐代龙纹的龙爪般强劲。

只因住进一座古宅,他迷上了中国古建筑,一发不可收拾

▲正定开元寺钟楼内部

以上是我个人的经验,如果刚开始有兴趣的朋友不妨从建筑或村落所在的环境,比如宏村,虽然现在已经太火了,但我依然觉得很值得一看,住在里面,在游人来到之前或散去之后,在村里钻来钻去、四处走走,到南湖那桥上站一会,体会村落所处的环境,你会觉得人与自然的是能共存的,不一定非得人定胜天。

比如建筑的装饰,木雕、砖雕、石雕,其中的精品可以说精彩绝伦。此外,还可以有建筑的体量、建筑内外的综合价值(从屋顶到台基的装饰、内部的雕塑、壁画、文物等等),发生在建筑的重要历史事件或者与他相关的人物等等。

只因住进一座古宅,他迷上了中国古建筑,一发不可收拾

Q5:旅行中有没有一些场景会让自己沉醉其中,或者突然觉得穿越了时空,回到了唐宋元明清。

作为一个理科生,思维还是比较耿直的,比较少有这种穿越的想象。不过,还是有几次是感觉比较穿越。

一次是在五台山佛光寺,这座寺院里的大雄宝殿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唐代木构建筑,在卢沟桥事变前几天,被梁思成、林徽因、莫宗江等前辈大家所发现。大殿依山建在高台上,站在殿前望出去,景色仿佛与千百年前没有太大差异,手抚着大殿前檐布满裂纹、将近1200年前的柱子,在屋檐下感受大唐建筑雄壮的气魄,仿佛依稀触摸到唐朝的感觉。

只因住进一座古宅,他迷上了中国古建筑,一发不可收拾

▲唐·佛光寺东大殿

还有一次是在辽宁义县的奉国寺大殿,电影《一代宗师》曾经在这里取景,章子怡的角色决心复仇前有一个组镜头就是在大殿内拍摄。这是辽代的皇家寺院,国内现存的八大辽构之一,面阔九开间,也是八大辽构中最大的一座大殿。更为精彩的是殿内还保留了同时代的塑像、彩画。

我在这里安排了两天,第一天进去的时候天气不是很好,室内很昏暗,到了第二天上午依然如此,在里面等了半天,终于临走的时候,天色开始亮了起来,那是冬至前后,一部分光从地面反射进大殿,佛像、胁侍菩萨的面容都慢慢清晰起来,那是感觉古人宗教营造的庄严神圣氛围最强烈的一次。

只因住进一座古宅,他迷上了中国古建筑,一发不可收拾

我出去旅行很少给自己留影,觉得在自然以及这些文物面前自己算啥,拍拍它们就好。这两座是少数我很想和它们合照的,就跟遇到自己的偶像或者崇拜的人一样,机会难得想和它们合影留念。

再有就是在几个园林吧,在苏州的艺圃、广州非周末的余荫山房等,没什么人,感觉园子是你家的一样。

只因住进一座古宅,他迷上了中国古建筑,一发不可收拾

▲艺圃

Q6:如果让您给吧粉们推荐,您会推荐哪些必看的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精华。

这个太多了,喜欢的太多,吧粉们很多是喜欢自驾游的,我就推荐几条我走过的线路吧。

看古建筑,尤其是中国早期古建筑的话,必须去山西,现存元代以前的建筑,山西占了8成。2014年,我从大同开始,经应县、朔州、五台县、灵石县、平遥古城,最后从太原飞回广州。

沿途在大同古城内看到两座辽金皇家寺院、中国最好的九龙壁(明代),城外看云冈石窟;应县看中国最古、最高的纯木构古塔;朔州看崇福寺最美的金代建筑之一;五台县看南禅寺、佛光寺,中国三座半唐代木构建筑,两座都在这里了;灵石县看著名的王家大院等;平遥看古城 、双林寺的雕塑、镇国寺的五代木构;太原看晋祠,现在还可以看到天龙山石窟。

只因住进一座古宅,他迷上了中国古建筑,一发不可收拾

▲应县木塔

另外,强烈推荐的就是自驾丝绸之路,从西安到敦煌。西安就不用说了,沿途有乾陵,法门寺地宫的唐代皇家文物,宝鸡青铜器博物馆,四大石窟其中两个(麦积山、莫高窟),兰州的黄河、省博物馆,武威的雷台汉墓,张掖的大佛寺,玉门附近的风车阵,敦煌也不用说了。

只因住进一座古宅,他迷上了中国古建筑,一发不可收拾

▲乾陵石狮

唐代雕塑与建筑,有种一以贯之的雄壮气势

从兰州出乌鞘岭隧道,你马上能切身体会什么叫河西走廊;关键是这一趟将小时候很多背过的唐诗都对上了,“秦时明月汉时关”“大漠孤烟直”“西出阳关无故人”。

只因住进一座古宅,他迷上了中国古建筑,一发不可收拾

园林的话,就到苏州呆着就好,一个园子呆个半天、一天,再看看苏州博物馆,虎丘,从虎丘沿山塘街一直走回平江路。

民居的话徽派建筑推荐可以先看看宏村、潜口民宅博物馆、呈坎古村的元明清建筑群。

还有北京各大博物馆、各文物大省的省博、省会博物馆等等。

只因住进一座古宅,他迷上了中国古建筑,一发不可收拾

▲五代·秘色瓷莲花碗

Q7:作为广东人,能否给大家推荐几座您最心仪的广东古建筑,并简单介绍一下。

广州光孝寺、余荫山房,佛山祖庙,肇庆梅庵大殿,德庆学宫大殿,潮州的开元寺、许驸马府。

我想重点介绍一下光孝寺,其他简单介绍一下。因为作为在广州出生长大的人,发现其实连很多广州人都没有意识到,我很为它不平。

只因住进一座古宅,他迷上了中国古建筑,一发不可收拾

▲光孝寺大殿

从中国佛教史的角度来看,光孝寺是广东最牛的寺庙之一,甚至“之一”都可以去掉。佛教东传,除了从路上丝绸之路,很多当时印度的高僧也会从海上之路来传法,很多高僧从海上抵达中国,第一站可能就是广州,最著名的就是达摩祖师了,其实在光孝寺驻锡的高僧还有很多。另外,这里曾经是重要的译经场所,像中国四大译经家之一的真谛三藏这,他大部分佛经都是在光孝寺翻译的。因此,这里并限于佛教某个“宗”,而是号称八宗并宏,这点上光孝寺和广州的性格很像,它非常包容。

只因住进一座古宅,他迷上了中国古建筑,一发不可收拾

上面提到很多推荐的地方,有不少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们都堪称国宝中的国宝。这一批国宝入选的分类是这样的分的——第一大类是革命遗址,第二大类是石窟寺遗址,第三大类是古建筑,第四大类是石刻碑,第五大类是古时代遗址。这一批国宝一个180处,广东只入选了6处,其中5处都是革命类的,唯独光孝寺是以古建筑入选,和故宫、长城,以及上面提到的佛光寺、南禅寺等是同时入选。

只因住进一座古宅,他迷上了中国古建筑,一发不可收拾

▲光孝寺大殿、菩提树、瘗发塔

千百年来光孝寺地处广州市中心,难得的是还保留了唐、宋、明、清的不同时期的国宝文物。除了南宋的大雄宝殿,藏有六祖头发的瘗发塔,像过去长期是一个破铁皮亭子遮风挡雨的西铁塔,其实是国内现存最早有确切纪年的铁塔,而藏在寺院东面的东铁塔更是末代南汉皇帝下旨铸造的皇家级别的铁佛塔。

只因住进一座古宅,他迷上了中国古建筑,一发不可收拾

▲西铁塔

只因住进一座古宅,他迷上了中国古建筑,一发不可收拾

▲东铁塔

余荫山房,岭南四大园林之中,我认为最好的一个,还没去看江南园林的朋友不妨来这里先感受童寯先生写的“园之妙处,在虚实互映,大小对比,高下相称。”“盖为园有三境界,评定其难易高下,亦以此次第焉。第一,疏密得宜;其次,曲折尽致;第三,眼前有景。”

只因住进一座古宅,他迷上了中国古建筑,一发不可收拾

▲余荫山房

梅庵大殿,上面说的早期建筑结构那种朴素的力量感,广东在这里最能感受;

只因住进一座古宅,他迷上了中国古建筑,一发不可收拾

▲梅庵大殿斗拱

德庆学宫大殿,一座建筑混合了宋元明清的建筑元素,还有“四柱不顶”的独特结构;

只因住进一座古宅,他迷上了中国古建筑,一发不可收拾

▲德庆学宫大殿“四柱不顶”

佛山祖庙进去一次可以欣赏到岭南宋、明、清建筑的风采,喜欢建筑装饰的,祖庙清末的灰塑陶塑、木雕、砖雕等,都是岭南一绝;

只因住进一座古宅,他迷上了中国古建筑,一发不可收拾

祖庙灵应牌坊

潮州开元寺,无论是从建筑遗存的历史价值还是地位,都是粤东首屈一指的;

只因住进一座古宅,他迷上了中国古建筑,一发不可收拾

许驸马府,号称民间唯一的驸马府,虽然被修得很新,神奇的是跨进老宅,依旧会有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

只因住进一座古宅,他迷上了中国古建筑,一发不可收拾

▲潮州许驸马府

Q8:除了美好的古建筑,也有人说,旅途最美的风景是人,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刚加入知途的时候,我就写了一篇文章《旅行十年,为什么越来越赞同最美的风景是人?》,是当时刚和刘总走了一趟木里的抒发的一些感受。

2012年和同学骑行川藏线,当时骑得还可以,早上一队人同时出发,到达垭口我都不算慢的,但是我越骑越不知道这种每天赶路的,而不是停下来感受一下这个地方的意义何在。后来,我选择在一些觉得有意思的地方停留下来,没有完全靠双腿骑完。

如今川藏线上2000多公里的风景,如果你问我记得什么,当时看都挺美的风景,现在只要少数几处风景我是记得的,但遇见的那些特别的人的面孔、我们之间的互动,至今都历历在目。

只因住进一座古宅,他迷上了中国古建筑,一发不可收拾

比如,在去年因为在丁真红了起来的理塘,当年是川藏线传说中最乱的地方,然而我却在这里有最好的际遇。

住在藏族同胞益西大哥家的几天,我们喝到迄今为止最好喝的酥油茶,学会了做糌粑,尝到生牦牛肉竟如此鲜甜……

我们一起骑车到毛垭大草原,参加一度停办几年的活动。会场上,我们不好意思随便拍照,益西大哥就拿过相机帮忙拍,还特意拍了几张身穿传统服饰的康巴汉子,专门为我们介绍。

只因住进一座古宅,他迷上了中国古建筑,一发不可收拾

有一天,他开车带我们去长青春科尔寺。出门前,他特意换上了藏袍。

益西大哥是当地一所希望小学的老师,平时的服装和城市人也没太大差别,牛仔裤、衬衫。但他告诉我们,他们一旦要进寺庙,都会换上藏袍。

回到家里,他问我要不要试穿一下,随即把身上的藏袍脱下来,为我穿戴上,当时真的受宠若惊。出门前,我是看着益西大哥将这套叠放整齐的藏袍请出来的,不难感觉到他对这套藏袍的珍视。

只因住进一座古宅,他迷上了中国古建筑,一发不可收拾

谈到信仰的影响,我总记得益西大哥的弟弟、少我几岁的丹珍兄弟跟我们讲的一件小事。

他说,要赚钱,其实他们家把理塘的牦牛拉到成都卖,就可以赚不少钱。不过,因为信仰的关系,他们绝对不会去赚这样容易赚的钱。

和他们相处的几天里,记得的都是一些日常小事。奇怪的是,多年后,一旦跟人说起川藏线,最先想起的就是理塘的这些小事。

临别前的一晚,我请丹珍兄弟在我和曾祖母的合照上写上藏文的六字箴言,后来,这张照片陪我走了大半个中国,其中包括几十座中国最古老的佛教寺庙。

只因住进一座古宅,他迷上了中国古建筑,一发不可收拾

还有在鲁朗,为了看“中国最美雪山”南迦巴瓦峰,住在鲁朗纳麦村米玛大哥家,等了5天。

南迦巴瓦峰并不是那么容易看到,尤其在雨季。2006年《中国国家地理》的318国道特刊,就写它“终年云雾缭绕”“真容难见”,有一种说法是,藏民认为只有最正直善良的人,才能一睹他的风采。

第一次上色季拉山垭口,是从上海沿318国道骑摩托车到这里的王大哥载我上去。在垭口等了一天都没有等到,又坐了顺风车回到鲁朗。

只因住进一座古宅,他迷上了中国古建筑,一发不可收拾

感谢王大哥和黄大哥

随后几天,天气一直不大理想,就留在纳麦村,要么跟着米玛大哥一家坐着拖拉机上山收割青稞、小麦,要么看着他们的娃玩耍。

在鲁朗的最后一天,等到下午5点,天空依旧是多云。心想,最后一搏吧,走到村口,沿着国道往鲁朗镇方向一边走,一边拦顺风车。

终于,走了两公里,快离开镇子的时候,来自湖北的段大哥一行正好有个空位,可以带我上山。

只因住进一座古宅,他迷上了中国古建筑,一发不可收拾

在色季拉山垭口等了一个多小时,南迦巴瓦慢慢显露真容。由于还要赶路,没等日照金山,段大哥和朋友们就要赶往林芝。临别前,我千恩万谢,他们却说要不是我,他们也不知道“中国最美雪山”。

南迦巴瓦,是我对川藏线的风景的最大执念,能够实现这个愿望,却全靠萍水相逢的段大哥一行帮助。

有意思的是,后面在拉萨,我独自一人晃荡去小昭寺的路上又遇见他们。当晚他们不仅请我吃饭,第2天还把我捎到纳木错,然后,他们才沿青藏线返程。

只因住进一座古宅,他迷上了中国古建筑,一发不可收拾

后来,我和路上认识的朋友,我叫他坤哥,其实他还比我小两岁,但他很厉害沿着318国道从上海一直尼泊尔边境的聂拉木,从拉萨往西期间,还顺道骑上了珠峰大本营。后来我们在上海见了一次面,说当时很不理解我的放弃,后面他理解了。

Q9:近年来为什么会爱上中国的茶与器,是否也是一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从茶与器中能感受到什么?

其实并没有那么高大上,完全是偶然。虽然我是一个潮汕人,但我对茶都不大感冒。一开始是一位前些年开始喜欢茶的大学同学,他有些资源,问我要不要一起开始做点茶的小买卖,我觉得也可以毕竟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但即便这样我对茶本身还是兴趣不大,感觉对茶具兴趣还大一些。

直到2019年10月,遇到我师父,他玩茶30年,第一次见面,就用一泡好茶颠覆了我对茶的固有认知,原来茶是可以不苦不涩的,可以如此甘甜,可以如此好喝。从此,才真正迷上了茶。

这一年半的时间里,我跟他喝了不同茶类的各种好茶,尝试用不同的水、茶具冲泡让我对比体会,比如用不同泥料的紫砂壶泡同一款茶,风味居然这么明显的差异;期间他又介绍一些行家我认识,比如做凤凰单枞的世家,刷新了我对家乡茶叶的认知;期间还跟他去云南茶山转了一圈,感受一下出好茶的风土。总之,越学越觉得茶和茶器好玩。

只因住进一座古宅,他迷上了中国古建筑,一发不可收拾

▲去年和师父在勐库大雪山

徒步3小时去朝见野生茶树王

至于说从茶与器中能感受到什么,这个太多了,谈最实在的吧,还是和我旅行一样“从体验好的开始”。

茶其实没什么玄虚的,怎么判断茶的好坏,不是看产地、看品牌、看广告、看制作者,以上都对也不一定是好茶,这些都是外在的参考辅助,最关键是靠你自己的感官本能,诸如嗅觉,味觉,喉咙、舌头、舌底口腔四周的触觉,茶喝进去后身体的体感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的本能,只不过有时候被后天污染所遮蔽了,所以需要靠谱前辈提点引导、需要好茶的激发感官。好的茶,大多数人一喝都知道,就跟吃美食一样,不需要讲太多道理的,它自然会说话的。

喝懂了再去看陆羽、宋徽宗写的书,卢仝的七碗茶歌,你会发现在品鉴系统层面上,至今还没有人能超越他们。

这个要展开讲就太长了,最近我正在将这一年半所学整理成书,希望能有机会出版。之后吧粉如果有兴趣也可以在走吧网这个平台分享怎样用调动身体的感官,去感受一杯茶的好坏。

只因住进一座古宅,他迷上了中国古建筑,一发不可收拾

Q10:感谢清航在《走吧有约》上和我们交流,希望通过您的介绍,更多的吧粉会爱上中国传统文化,最后请您给吧粉们说几句吧。

感觉吧粉都是见多识广的旅游达人,我觉得很多吧粉去的地方都要比较多,感觉不宜班门弄斧。

非要说两句的话,对于刚开始旅行的朋友,还是那句“尽量一开始就看好的”,无论是风景,还是古建、古村等。

对于中华民族的古代艺术,看了这么多,我有一种感觉不知道对不对,即培养民族自信,并不需要太宏大的叙事,去看中国一流古代艺术就好,看进去了自然不会妄自菲薄,也不会妄自尊大。

希望大家的旅程都会化作自己生命中美的历程。

只因住进一座古宅,他迷上了中国古建筑,一发不可收拾


走吧有约·初哥说

大家好!

我是走吧网联合创始人初哥


我们的祖国

有5000年的文明

未曾中断

中国的大地上

有大量的古建筑

见证历史

代表着中华文化

展现着传统之美

......

保护文化遗产

就是要去爱上它

培养民族自信

就是要感受文化之美

希望更多的年轻人

能发现古迹之美

感受传统精华


END

用车轮丈量国土,致敬伟大的祖国!
用走吧驱动生活,展现真我的风采!
走吧网年度巨献第三届(2021)“环驾中国梦之旅”

第一段报名已结束

分段报名正在进行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理塘   应县   中国   古建筑   佛光寺   唐宋   大殿   广州   唐代   雕塑   博物馆   感觉   旅行   建筑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