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西式建筑群,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世界遗产

澳门是一座适合徒步游览的城市,在我看来,老城区可远远不止一座“大三巴”,走走停停间就能收获不少惊喜。

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西式建筑群,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世界遗产

错综复杂的历史,造就了今天的澳门。自从四百多年前葡萄牙人在此登陆,小小的渔村逐渐成了欧洲国家在东亚建立的第一个领地。半岛的老城区见证了澳门四百多年来东西方文化交流、碰撞的经过,也充分体现了中西文化的和谐交融。

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西式建筑群,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世界遗产

澳门历史城区(或称“澳门历史建筑群”)是以澳门旧城区为核心的历史街区,由22座位于澳门半岛的建筑、相邻的8块前地和街道连接而成。2005年7月15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召开的第29届会议上,21个成员国一致通过,将中国“澳门历史城区”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也是中国的第31处世界遗产。

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西式建筑群,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世界遗产

澳门历史城区是中国境内现存年代最古老、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最集中的东西方风格共存的建筑群,不仅包括中国最古老的教堂遗址和修道院、最古老的西式炮台建筑群,也包括中国第一座西式剧院、第一座现代化灯塔、第一所西式大学,甚至还有最古老的基督教徒墓地……大部分建筑都有中西合璧的特色,至今仍完好保存,或保持着原有的功能。

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西式建筑群,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世界遗产

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西式建筑群,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世界遗产

令人欣慰的是,这些建筑文物并不仅仅供人凭吊逝去的时光,现代的生活为古老的建筑注入了新的生命:16世纪的庙宇依然香火鼎盛;17世纪的城堡改建成了酒店的露天餐厅,在树荫下品上一杯咖啡,远眺对岸的万家灯火;18世纪的教堂成了音乐节的演出场地;19世纪的官邸里经常有前卫的艺术展览;从中式深宅大院的月亮门望出去,远处是高档酒店的纸醉金迷……这一切,都是澳门文化遗产生命长青的奥秘所在。

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西式建筑群,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世界遗产

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西式建筑群,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世界遗产

世界遗产委员会是这样评价澳门历史城区的:见证了西方宗教文化在中国和远东地区的发展,也见证了中国民间宗教向西方传播的历史渊源,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西式建筑遗产,也是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综合体现。澳门历史城区是中国境内接触近代西方器物、文化最早、最多、最重要的地方,同时也是近代西方建筑传入中国的第一站

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西式建筑群,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世界遗产

组成澳门历史城区的30处地点为:8个广场空间:妈阁庙前地、亚婆井前地、岗顶前地、议事亭前地、大堂前地、板樟堂前地、耶稣会纪念广场、白鸽巢前地。22处历史建筑:妈阁庙、港务局大楼、郑家大屋、圣老楞佐教堂、圣若瑟修院大楼及圣堂、岗顶剧院、何东图书馆、圣奥斯定教堂、民政总署大楼、三街会馆(关帝庙)、仁慈堂大楼、大堂(主教座堂)、卢家大屋、玫瑰堂、大三巴牌坊、哪吒庙、旧城区遗址、大炮台、圣安多尼教堂、东方基金会遗址、基督教坟场、东望洋炮台(含东望洋灯塔及圣母雪地殿圣堂)。

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西式建筑群,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世界遗产

妈阁庙

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西式建筑群,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世界遗产

东望洋山

所以,我觉得澳门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说它不大,是因为这30处地点都集中于澳门半岛几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走马观花步行1-2天完全可以走的下来;说它不小,是因为有好几处地点都蕴含着厚重的历史文化,若是细细游览,又绝非一两天时间能参透个中底蕴。我就算够能“暴走”的了,其实也没把这30处都走遍。从这篇起,我开始以片、以建筑风格划分,陆续介绍澳门历史城区。

最著名的大三巴牌坊后面是“天主教艺术博物馆”,正对牌坊,右手边是通往山顶大炮台和澳门博物馆的路。牌坊坐落于一座小山丘上,前面共有68级台阶,一直通往山下,这条街就是“大三巴街”。

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西式建筑群,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世界遗产

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西式建筑群,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世界遗产

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西式建筑群,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世界遗产

大三巴街并不长,主街旁边又衍生出数条小巷,通往包括议事亭前地等不少人气景点。整条街道分为南北两段,北段店铺多售卖家具、古玩等“大件儿”,南段则汇集了众多餐厅、咖啡厅、食品店——也就是所谓的“手信店”。在这里最多的就是澳门随处可见的“X记饼店”和肉铺店,还包括牛杂、蛋挞、冰激凌等美食。所以南段也被称为“手信一条街”。

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西式建筑群,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世界遗产

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西式建筑群,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世界遗产

在大三巴街南段,与“草堆街”交界处有一座小小的“女娲庙”,与普通民房相似,稍不注意就错过了。庙宇建于1888年,本身正门正对大三巴街,后面与草堆街的布疋店相连,但1914年布疋店失火,将女娲庙正殿焚毁,只留下偏殿。当时的政府清理火灾现场后,考虑到街道需要扩宽,不许重建,女娲娘娘也就只能委身于偏殿受香火了。

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西式建筑群,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世界遗产

大三巴牌坊右侧有一座小小的庙宇——哪吒庙。顾名思义,供奉的是龙王爷的三太子,常年香火不断。哪吒庙始建于1888年,竣工于1901年,集资建立者已无从考证,但可能是为了当时肆虐的瘟疫向神灵祈福。寺庙长8.4米,宽4.51米,入口门廊通向内部,纵深5米。除了入口处门廊下墙上的画,几乎没有什么装饰。寺庙屋顶高5米,是传统的山墙屋顶,屋脊上还有陶瓷动物雕像。

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西式建筑群,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世界遗产

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西式建筑群,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世界遗产

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西式建筑群,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世界遗产

与周围古老的城墙与雄伟的教堂相比,它全无墩厚和雄伟,恨不得有点像“土地庙”一样小的微不足道。但这也许正是建庙之人想要的:通过简单装饰材料和不同的虚实对比,体现其轻巧别致的形象。

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西式建筑群,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世界遗产

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西式建筑群,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世界遗产

也是,想起小时候看的上影厂动画片《哪吒闹海》,三太子不就是轻巧灵动,小小的身姿却搅翻了东海龙宫么?

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西式建筑群,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世界遗产

站在庙前的小广场上,视线之内是西式的教堂前壁遗址和中式的庙宇,绝对是澳门中西文化碰撞最好的象征之一。

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西式建筑群,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世界遗产

庙门口左手侧是旧城墙遗址,葡萄牙人为了防御,在澳门建起城墙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明朝隆庆三年(1569年),咱们之前说过,明朝可没割让过澳门,当时在澳门居住的葡萄牙人还要受中国政府的管辖。葡萄牙人想在中国的地盘上建城墙,那还了得了?官府反对,城墙多次建而又拆。1632年,葡萄牙人以抵抗外敌(主要是荷兰人)入侵为由,重建澳门北部城墙及炮台,整个澳门除西部内港外,北部、东部、南部均建有城墙,还在要塞处建起炮台,澳门仿佛成了一座军事防范严密的城堡。墙体用泥沙、细石、稻草掺和蚝壳粉逐层夯实而成,甚是坚固。现存的旧城墙遗址长18.5米,高5.6米,宽1米有余,墙身开有一砖券门洞,就是当时建造的一部分。

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西式建筑群,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世界遗产

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西式建筑群,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世界遗产

距离城墙不远有一条著名的“恋爱巷”,就在面对大三巴牌坊的左手侧。在电影《伊莎贝拉》里,醉酒的马振成和张碧新就在这里发泄着心里的抑郁情绪,也引得不少情侣来此打卡。墙上现在还有他们留下的海誓山盟,不知在这里立下誓言的人们,如今是否还在一起呢?

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西式建筑群,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世界遗产

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西式建筑群,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世界遗产

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西式建筑群,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世界遗产

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西式建筑群,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世界遗产

若是往年,这里一定挤满了游客,可如今小巷静静的,两旁高耸的建筑挤出了“一线天”,尽头是外墙斑驳的老楼,那一刻我突然发现,这更是属于半岛老城区的魅力所在。

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西式建筑群,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世界遗产

=============

【作者:沙漠玫瑰】

环球旅游达人,旅行体验师、自由撰稿人、嘉宾主持。已只身旅行过五大洲近50个国家,200余座城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建筑群   哪吒   炮台   中国   女娲   牌坊   葡萄牙人   澳门   庙宇   东西方   城墙   遗址   教堂   世界遗产   城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