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江西赣州田螺岭的上郁孤台

田螺岭,位于江西赣州市城区西北部,海拔131米,为老城区最高点。古代名为文壁山,又名贺兰山。因为此山形似一个大田螺,故俗称 田螺岭。

探访江西赣州田螺岭的上郁孤台

江西赣州市郁孤台景观。

关于贺兰山称呼,绝非岳飞《满江红》中“踏破贺兰山厥”的贺兰山,有一种解释是:赣州是客家人聚居地之一,客家人从北方迁徙到此定居,习惯用自己家乡的地名命名当地的地方,以寄托对原祖籍的怀念之情,说是“贺兰山”是宁夏人迁居赣州时取的名字。

探访江西赣州田螺岭的上郁孤台

江西赣州市郁孤台景观。

田螺岭的来历,相传:在古时候,在贡水上游的江边,一匹马与一田螺相遇,它们相邀到赣州城去添一胜景,约定同时启程,以先进城者为尊。马仗着自己跑得快,看不起只会慢慢爬行的田螺,一起步就跑出了老远。

探访江西赣州田螺岭的上郁孤台

江西赣州郁孤台历史文化街区。

江边的田螺见一木排顺流而下,就滚入江中攀上木排,不到半天就到了赣州西门码头,恰有一妇女到木排旁挑水,田螺又机灵地滚入水桶,被带进了城。妇女倒水入缸,发现田螺就捡起随手一扔,田螺就变成了现在的田螺岭。而那匹马,觉得时间尚早,田螺要想赶上自己还不知要爬多久,于是它躺下睡起了觉。一觉醒来,太阳已经落山,所有城门都已关闭,再抬头往城里一看,田螺已在山顶上了,马只好卧在东门外,变成了现在的马婆岭。

探访江西赣州田螺岭的上郁孤台

江西赣州市郁孤台景观。

田螺岭并不出名,而耸立于山巅的郁孤台却闻名遐迩。郁孤台,是因为它位于赣州城区的高地上,即鹤立鸡群,郁然孤峙,故此得名。这个早在唐代宗时(762—779年)就有记载,当时的虔州刺史李勉登台北望曰:“余虽不及子牟,心在魏阙一也!郁孤岂令名乎?”乃易匾为“望阙”,称郁孤台为“望阙台”,因它所处地势较高,古时与章贡台、拜将台形成鼎足之势,被列为古赣州城“八景”之首。

探访江西赣州田螺岭的上郁孤台

江西赣州市郁孤台风光。

南宋孝宗淳熙三年(1 176年),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在任江西提点刑狱时,曾留有名作《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词的全文:“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从此,郁孤台因辛弃疾的词而流传千古,名扬海内,后人多有慕名来访,历代文人墨客登临题咏较多,李渤、苏轼、岳飞、文天祥、王阳明、郭沫若等历代名人都曾在这里留下过诗词。

探访江西赣州田螺岭的上郁孤台

江西赣州郁孤台历史文化街区。

郁孤台历史久远,始建年代史籍未详。宋绍兴十七年(1 147年)仍名郁孤台,并在台北增建望阙台。后屡经废兴。清同治十年(1871年)重建,为全木结构的楼台,1959年进行了修缮。如今的郁孤台是1984年在原址上按清代格局重建的,为仿木钢筋混凝土结构,其形骸、外观均未动,仍为三层翘檐楼阁式古建筑,高17米,占地300平方米。著名书法家舒同于1984年写了“郁孤台”匾额。

探访江西赣州田螺岭的上郁孤台

江西赣州郁孤台历史文化街区。

来到郁孤台的大门前,一幅楹联发人深省:郁结古今事,孤悬天地心。此联将“郁、孤”二字嵌于上、下联的句首,反映了这座古老建筑忧国忧民的文化特色。郁孤台的一楼,主要是介绍辛弃疾生平,及他任职期间出色政绩的大事记。二楼陈列着历代名人游览郁孤台时,留下的诗作。如:苏轼的《咏郁孤台》、郭沫若的《郁孤台》等。

探访江西赣州田螺岭的上郁孤台

江西赣州郁孤台历史文化街区。

登上郁孤台三层,置身于此,凭栏远眺,赣州城全貌尽收眼底,四周群山环抱,八境台下章贡二水汇合形成赣江;江面宽阔,向北浩浩而去。近处高楼鳞次栉比,路网纵横交错,市容整洁宜人,望着古城的发展变化,令人遐想万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赣州   田螺   江西   赣江   山形   赣州市   郭沫若   木排   客家人   台北   街区   历史文化   历代   景观   城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