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鄱阳湖第一座跨湖大桥,沉睡湖里近400年,你见过吗?

千眼桥位于鄱阳湖水域的湖底,东起江西都昌县多宝乡蒋公岭,西至鄱阳湖主航道,与庐山市(原星子县)隔湖相望。每当鄱阳湖进入枯水期,这座古石桥就会露出其“庐山真面目”。此桥总长2930米,桥面宽1.2米,远远望去,犹如一条青龙穿越鄱阳湖,颇为壮观。

江西鄱阳湖第一座跨湖大桥,沉睡湖里近400年,你见过吗?

江西都昌县鄱阳湖里的古桥千眼桥。

多宝乡蒋公岭是古时都昌至星子(现为庐山市)去浔阳(九江市古称)的重要驿站,明崇祯四年(1631年),都昌的父母官钱启忠刚上任时就亲身徒步感受过这条驿道,并当即领倡捐俸集资,筑坝修堤,买石购木,历时两年,在湖滩最深的洼泽中建起了一座约500米长的石木桥。为纪念他的功德,后人亦称此桥为“钱公桥”。

江西鄱阳湖第一座跨湖大桥,沉睡湖里近400年,你见过吗?

江西鄱阳湖千眼桥石碑。

到了清嘉庆二年( 1797年),时任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令的刘达桂返乡,亲眼看见“徒步涉水冻毙者”,于是联络星子县(今庐山市)名宦黎世序等人,捐俸集资,成立“永济会”,亲自主操石桥修建工程。历时五年,终于建成一座约2500米长的石木桥,与“钱公桥”连成一体,成为如今在鄱阳湖枯水季节人们看到的“千眼桥”。

江西鄱阳湖第一座跨湖大桥,沉睡湖里近400年,你见过吗?

江西都昌县鄱阳湖里的古桥千眼桥。

据史书记载,千眼桥身共有泄洪孔983个,故号称“千孔桥”,因孔与眼意思相似,当地人遂称其为“千眼桥”。现在千眼桥的很多地方已经损坏,有的麻石条(花岗岩石条)已经严重错位,桥面部分的麻石条和桥墩已分离。

江西鄱阳湖第一座跨湖大桥,沉睡湖里近400年,你见过吗?

江西都昌县鄱阳湖里的古桥千眼桥。

千眼桥的建筑风格较普通,是古代乡村中最为常见的板凳桥,桥身石材全部采用麻石条,每个桥墩由10根松木构成,这些松木大柱立于湖泥中用于支撑桥面,而墩与墩之间由3~4块3米长的大理石铺成桥面,连成一线。但它长达近3千米的长度为同类桥之最,可以说是鄱阳湖第一座跨湖大桥,也是全国一座非常特殊的水上建筑。

江西鄱阳湖第一座跨湖大桥,沉睡湖里近400年,你见过吗?

江西都昌县鄱阳湖里的古桥千眼桥。

从宋代至清朝,南康府衙设于星子县(今庐山市)南康镇,当时的南康府管辖都昌、湖口、星子三县。因此,古时多宝乡蒋公岭是都昌县至星子县去浔阳的重要茶桑驿道,也是沟通都昌、星子两县沿湖民众便捷往来的主要通道。2006年12月,千眼桥被列为江西省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江西鄱阳湖第一座跨湖大桥,沉睡湖里近400年,你见过吗?

江西都昌县鄱阳湖里的古桥千眼桥。

2016年12月,江西省文物部门拨专款90万元对桥墩、桥面进行维修加固,这是这座古桥自建成以来的第一次“大修”。此次维修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仍然采用花岗岩等材料,力图恢复百年古桥的历史面貌。

江西鄱阳湖第一座跨湖大桥,沉睡湖里近400年,你见过吗?

江西都昌县鄱阳湖里的古桥千眼桥。

如今,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都昌与星子两岸群众往来早已不再依靠“千眼桥”,它却变成枯水期鄱阳湖上的一道独特亮丽景观,每年吸引着大批的游客前来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鄱阳湖   星子县   都昌县   江西   都昌   南康   庐山   麻石   桥身   枯水期   江西省   驿道   桥墩   桥面   星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