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井冈山,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黄洋界,位于江西原宁冈(现为井冈山市)、遂川和湖南炎陵三县边界的结合部。地处井冈山茨坪镇西北十七公里地方。原为井冈山宁冈县(2000年5月,井冈山市和宁冈县合并组建新的井冈山市)东南的大陇乡境内,山顶海拔1343米。此山东面和西南面是当地居民黄氏与客家移民杨氏的地界,两姓以山脊为界,故名黄杨界。后因山上经常浓雾漫天,茫茫无际,如汪洋大海,又名汪洋界,谐音成现名黄洋界。

江西井冈山,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天下第一山,井冈山下的标志性建筑。

1928年8月30日,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就发生在这里。这年的夏天,红四军在黄洋界开始修筑工事、营房和哨口,哨口由三个工事组成:左边的工事扼守原宁冈大陇的小路,阻击湘敌的进攻;右边的工事控制原宁冈茅坪的小道,抗击赣敌的进犯;后山顶上设有了望哨,用来观察和掩护山下两侧的工事。

江西井冈山,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井冈山黄洋界景区风光。

8月底,湘赣两省国民党军见井冈山根据地的兵力空虚,便纠集4个团,分作两路向黄洋界哨口进攻。红军在三十一团团长朱云卿、党代表何挺颖和一营营长陈毅安的指挥下,凭险抗击,这次战斗共打死打伤敌军二百多人,取得了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

江西井冈山,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黄洋界哨所的迫击炮。

8月30日上午,湘军3个团向黄洋界哨口发起攻击。黄洋界山高路险,除哨口一条小路外,四周是悬崖峭壁。湘军在崎岖的小路上散不开队形,只能一个个挨次向上爬。红军战士就把事先准备好的大石块推下山去,许多敌人被砸死砸伤。敌人发起冲锋时,红军战士采取近战歼敌的方法,凭险击退了敌人的4次进攻。下午4时左右,湘军采取密集冲锋的办法,发起猛攻。危急之时,红军从茨坪军械处抬来二十八团留下修理的一门迫击炮,向湘军发射了三发炮弹,其中一颗正落在湘军指挥阵地上。湘军突然遭受袭击,以为红军主力部队回到了井冈山,惊慌失措,不敢再战,利用傍晚云雾弥漫的机会,逃之夭夭了。当夜退往湖南炎陵县。赣军比湘军来得晚,在路上闻知湘军惨败,个个丧胆,不战而回。

江西井冈山,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井冈山纪念馆的黄洋界保卫战油画。

黄洋界保卫战,红军以不足一个营的兵力,击溃吓走敌军四个团的进攻,保卫了井冈山根据地。毛泽东同志在回师井冈山的途中,喜闻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后,欣然写下了《西江月·井冈山》这首词,以志庆贺。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江西井冈山,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井冈山纪念馆的黄洋界保卫战油画。

现在去黄洋界,从井冈山市茨坪镇沿着319国道乘游览车行驶17公里即可到达。这里已修复了当年红军的工事,重建了红军哨口营房。并在黄洋界的山顶上,建造了主碑高12米,底座长4米、宽2.8米的纪念碑,这座碑正面镌刻着朱德同志亲自题写的碑名:“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背面是毛泽东同志的手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八个大字。此外,还建有一座高7米,底座长11米的矩形碑,此碑正面镌刻着毛泽东同志的手书《西江月·井冈山》词,背面是朱德同志的手书“黄洋界”三个大字。在山顶的西南面,摆放着一门当年红军使用过的迫击炮。

江西井冈山,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

黄洋界景区包括黄洋界哨口,哨口营房,黄洋界荷树(井冈山军民挑粮歇息处),黄洋界“宝光”,黄洋界云海,大井毛泽东旧居、朱德旧居、陈毅旧居,大井红军烈士墓、王佐烈士墓,八面山哨口等景点,是一个人文和自然景观相结合的景区。

江西井冈山,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朱德同志的手书“黄洋界”三个大字。

1965年5月,毛泽东同志重上井冈山,在诗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写道:“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黄洋界也是观看井冈山日出、峰峦、云海、杜鹃等自然景观绝佳之地。黄洋界不仅是井冈山的一处纪念胜地,也是井冈山著名的旅游点之一。

江西井冈山,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井冈山黄洋界哨口营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井冈山   井冈山市   宁冈   茨坪   迫击炮   湘军   工事   旧居   营房   保卫战   敌军   江西   景区   纪念碑   红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