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天柱山:“峰”景这边独好,文豪心愿之地

无论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待吾还丹成,投迹归此地”,北宋诗人苏东坡的“平生爱舒州风土,欲卜居为终老之计”,还是著名政治家王安石的“看君别后行藏意,回顾潜楼只自羞”,天柱山一直是名人雅士心中的寄托安身之处。漫顾华夏大地,能够修身养性、寄寓终老的地方可谓数不胜数,但是天柱山究竟拥有什么特殊魅力能够得到这些历史名家的厚爱呢?

安徽天柱山:“峰”景这边独好,文豪心愿之地

安徽潜山县天柱山景观。

天柱山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古名潜山或万岁山,是安徽地区三大名山之一。很久以前,天柱山是“五岳”之一的南岳。西汉时期,汉武帝曾登临天柱山以祭祀天地山川,并留下“登礼潜之天柱山,号曰南岳”的记载。隋朝时期由于疆域的扩大,为了稳定统治,隋文帝就将衡山改为南岳,从此以后天柱山就以“古南岳”传名后世。在长达700余年的时间里,天柱山一直作为“南岳”镇守着我国疆域的南大门。

安徽天柱山:“峰”景这边独好,文豪心愿之地

安徽潜山县天柱山景观。

天柱山是绵延起伏的山脉,天柱峰是其主峰。直立挺拔的天柱峰浑身犹如石骨锻铸的擎天宝剑,直刺苍天,雄峙于天地之间,威风凛凛,气势非凡,被誉为“孤立擎霄”、“中天一柱”,正是“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蜿蜒曲折的石道引领着我们步履不停,攀岩登峰,沿途的美景带来心情的愉悦,抚慰疲惫的身躯。巍峨耸立的天柱峰上有数十处名崖,每一处都有与众不同的风景,彰显着大自然的神奇与魅力。龙吟虎啸崖的气势尤其磅礴,山风穿过嶙峋的怪石发出似龙吟、似虎啸的奇怪声音,还有深不见底的千丈崖,陡峭的崖壁甚至连鸟儿都不敢在上面栖息。

安徽天柱山:“峰”景这边独好,文豪心愿之地

安徽潜山县天柱山景观。

天池峰位于天柱峰南方不远处,因山顶有两个形状不一的池子得名天池峰。两个池子一方一圆代表着天方地圆,虽地处峰顶却不会干涸。在山体的—侧有条一米多宽的裂缝,两侧石壁光滑,石缝深不见底。在沟壑上有两条石梁组成的石桥横跨两端,石桥虽短却极其狭窄,让行走其上的游人胆战心惊,因此古人称之为渡仙桥或试心桥。在桥的石壁上还雕刻有这样的诗句:“莫谓心难试,请君渡此桥。但能鉴白水,即可对青霄”。站在桥头向下看,脚下有缭绕的云雾,时时还会涌上阵阵的寒气,更让人心惊胆战。当天气晴朗的时候,置身山顶伴着涛涛的松声,欣赏漂浮在天边的绚丽云霞和偶尔出现的“佛光”,此时的天柱山景色秀美,令人陶醉。

安徽天柱山:“峰”景这边独好,文豪心愿之地

安徽潜山县天柱山天柱峰景观。

天柱山的石头是最为奇特的景观。这里被文学家形容其为“山峰丛林”和“石头宫殿”。2011年9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成为世界地质公园。天柱山的形成过程中,因为自然风化、风侵雨蚀等原因,巨大的岩石分化、崩裂成为大小不一的石头。在外力作用下石头滚落各处,形成天柱山独特的地形地貌,造就了生动逼真的各种形态,被人们赋予各种寓意、诸如抱笏兀立的仙人石、腾云驾雾的麒麟石、势如横飞的飞雁石……

安徽天柱山:“峰”景这边独好,文豪心愿之地

安徽潜山县天柱山天柱峰景观。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能够被诸多的名士大家所认同,天柱山自然少不了清澈静幽的碧水。天柱山诸峰中孕育了众多的水涧瀑布,飞来涧、青龙涧、东关涧、幽涧……水涧溪流淙淙流淌,泉水击石叮咚作响。每每雨后,水势猛涨的溪流咆哮着向前,击石拍浪的声音宛若轰隆的雷声,响彻山谷。飞天的瀑布自断崖飘然而下,碎雨飞花,玉珠抛洒,浸润衣衫,成为天柱山的奇绝景色。

安徽天柱山:“峰”景这边独好,文豪心愿之地

安徽潜山县天柱山天柱峰景观。

天柱山不仅是帝王刻功记名之地,也是文人雅士寄情抒怀之所。“岁月无言,唯石能语”,在时光静默中,天柱山静静展示着大自然精心雕琢的百态身姿,让游人尽情欣赏领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安徽   南岳   天方   天柱   潜山县   天池   雅士   文豪   疆域   池子   石壁   溪流   石桥   游人   景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