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德安县第一高峰茶子山,春游去感受翠竹山乡的明媚春光

江西九江德安县属低山丘陵地区,南北高、东南低,三面环山,东南角毗邻鄱阳湖畔;北有幕阜山东延余脉的茶子山。

江西德安县第一高峰茶子山,春游去感受翠竹山乡的明媚春光

茶子山,位于该县城的西北部,海拔655.1米,为德安县的第一高峰,因原来山上有较多的茶子树,故而得名。

江西德安县第一高峰茶子山,春游去感受翠竹山乡的明媚春光

2019年3月,我和几位南昌朋友去德安踏青游玩,顺便去了茶子山。我们驱车从德安县城出发,1个多小时到了距县城55公里塘山乡。塘山乡属山区,四面环山,山上小山竹资源极为丰富,人称“翠竹山乡”。塘山乡东南5公里有个小村叫袁岭村,就在茶子山麓,我们把车停好后,从这里步行上山,只走了20分钟,就到了茶子山顶。

江西德安县第一高峰茶子山,春游去感受翠竹山乡的明媚春光

从德安县茶子山鸟瞰塘山乡。

茶子山上,春风和煦,春光明媚,万物复苏,呈现出了一片生机勃勃浓浓的春意。春风又绿江南,正是春游的好时节。春天,城里人到乡郊外游玩的习俗,在我国自古有之。古时,人们称这为游春、探春、寻春,现在则称为春游、踏春、郊游。很久以前,我国民间就有阳春三月踏青的活动,其渊源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据说,这与古代“上已节”有关,在每年的农历三月上旬的已日,人们到野外嬉戏玩乐,消灾避难。

江西德安县第一高峰茶子山,春游去感受翠竹山乡的明媚春光

唐代,春游活动很盛行,诗圣杜甫笔下就有“三月三日气象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的盛景。到了宋代,这项活动就逐渐成了人们十分喜爱的民俗活动,并一直沿袭下来。吴惟信的诗《苏堤清明即事》:“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更是生动具体地描绘了一幅当时人们到郊外踏春的壮观景象。在福建泉州古城,踏春叫踏青。据说在古时泉州妇女深居简出,偏偏在这个时节,可很自由地上山踏青。孩童们也会唱着踏青的歌谣,以应时节。“踏草青,踏草青,年年像草青。”

江西德安县第一高峰茶子山,春游去感受翠竹山乡的明媚春光

江西德安县区域图。

我们上茶子山,正值阳春三月,正符合踏春古俗。于是,我们一个个举目四顾,处处寻春,山上长满了翠绿的竹子,清秀挺拔、郁郁葱葱,一个个小竹笋像尖锥似的,披着淡绿的外衣破土而出探出头来,它们似乎也要寻找春天的信息,目睹茶子山春天的风采。我们这些来自城里的游客,对这些小竹笋特别钟爱,一边说笑一边争先恐后地采摘起来。一会儿,我们每个人都捧了一大把鲜嫩的小竹笋,说这与从城里农贸市场上买回的就是不一样,它不仅新鲜,而且是春游中自己亲手采摘的劳动果实,吃起来更加美味。我想,古人踏春也一定会有此乐也!

江西德安县第一高峰茶子山,春游去感受翠竹山乡的明媚春光

茶子山为塘山乡和县付山园林场的界山。如今,山上并没有多少茶树,顶峰及其周围主要以山竹和茅草为主。向南看,有一连串的小山头,连绵起伏。据德安县本地踏春游客说,那边叫太平岩,海拔521米,有一个紫岩洞。相传,明初陈友谅军到德安,乡里人多在那里躲藏。东面是接云峰,因其高耸入云而得名。海拔只有652米,却是德安县的第二高峰。

江西德安县第一高峰茶子山,春游去感受翠竹山乡的明媚春光

江西德安县袁家山小山村景观。

与茶子山相隔不远的接云峰,有小路相通,那边有一寺庙,名“谱严寺”。据史料记载:谱严寺始建于南唐保大二年(944年)。宋治平二年改为普禅院,元代被毁。清乾隆年间重修,置地40余亩。“文革”时期,寺庙被毁,在遗址建塘山中学。20世纪90年代重建。因天色见晚,路途较远,我们没有上了接云峰的山顶;没有去寻访这一寺庙,留下一点点遗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德安县   山乡   江西   子树   德安   苏堤   阳春   竹笋   翠竹   古时   郊外   寺庙   海拔   县城   春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