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 农村田间地头美味的荠菜

多少年来,每到春天,我都会挑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携妻带子驱车到郊外的野地里去挖荠菜总想期待着去世多年的奶奶给我们再做一次荠菜饺子。那可是人间美味!

春天来了 农村田间地头美味的荠菜

文革时期的60年代,父母亲转业到九江化工厂工作,家住在郊区。每到春暖花开季节,哥哥就会带着我,提着篮子,到附近的农村去挖荠菜。记忆中有一天,乌云密布,天要下雨。奶奶不见我们的踪影,带着伞跑遍附近几个山头,寻找我们,高一声低一声地喊着“大毛、小毛哎”“大毛、小毛哎——” 呼喊声久久地在山间回荡。和我们同去采摘荠菜的小伙伴,也边学奶奶的喊法,于是,几个山头,很快,就是连成一片的“大毛、小毛哎”“大毛、小毛哎——”。我们怕奶奶喊累和小伙伴笑话,匆匆地往家跑。回到家里,叫声奶奶,奶奶便忙不迭地从怀里掏出用手绢包了一层又一层的鸡蛋,递给我们,还是热的。采摘回来的荠菜,奶奶把它洗净,剁碎、掺点豆腐,和面擀面皮,包上一次荠菜的素馅饺子,真是鲜香味美。

春天来了 农村田间地头美味的荠菜

荠菜,是十字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叶被毛茸。春天开花,花小,白色。短角果,内含多数种子。性喜温和,耐寒力强。野生于田野,也有人工栽培。

春天来了 农村田间地头美味的荠菜

春天,桃、李给人间增添了甜美,而荠菜给人们带来的是清雅芬芳。《诗经》中说,“谁谓荼苦,其甘在荠”。可见,人们认识和利用荠菜至少有2000多年了。

春天来了 农村田间地头美味的荠菜

在古代,清香柔嫩的荠菜成为农家的好小菜。每逢春天,田塍边到处是孩子们在采挖荠菜。正是,“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描绘出了农村田野的一幅野趣图。

春天来了 农村田间地头美味的荠菜

文革期间,我上小学时,学校搞“忆苦思甜”活动,老师把我们挖来的荠菜洗干净,清水煮熟后,要求每人吃上一碗。看着我们皱着眉头,难以下咽时,老师便讲起红军长征过草地的故事。她说“红军当年过草地时,连野菜树皮都没得吃。队伍中,曾有一个十五六岁的小战士,他牺牲时,脸含微笑,手攥一破瓷碗”。这个故事,现在回想起来,记忆犹新。我想,假如这个小战士的碗里盛着野菜,也许他会活着走出草地。

春天来了 农村田间地头美味的荠菜

现在,城乡的生活条件好了,平日里吃腻了饲养的荤腥。在明媚春光里,到郊外采摘野生荠菜,回到家中,烧豆腐,荠菜豆腐肉丝羹,荠菜炒肉丝,荠菜馄饨、荠菜团子,有了荠菜搭配,色、香、味俱佳,吃起来味美可口了。野生荠菜比起人工培养的荠菜来,棵虽小些,但香气较浓,这可是无污染,纯绿色食品噢。

春天来了 农村田间地头美味的荠菜

荠菜的美名远扬,也得力于历代好美食的文人。魏晋南北朝时,便有《荠赋》问世,后来,宋代的苏东坡、陆放翁,现代的周作人、汪曾祺前后接力,众口一词为荠菜唱赞歌。荠菜不仅美味,而且还有诸多功效。清明前后采取带花的荠菜全草,可作药用,中药名荠菜花。古代,医家认为,荠菜味甘性平,无毒。能利五脏、利肝气、明目,被誉一个美名:“护生草”。

春天来了 农村田间地头美味的荠菜

荠菜生长田塍地角,无论土壤多么恶劣,它都能生存,默默地开着朵朵淡雅素洁的白花。哪怕间杂大蒜、蔬菜之间,也会生机盎然,油绿葱葱。俗话说:“到了三月三,荠菜可以当灵丹”。荠菜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是一种气香、味美、养分丰富,有益健康的佳品。荠菜茎叶均可食用。清香可口,营养丰富,经常食用有利于人身心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荠菜   大毛   春天   地头   美名   野菜   田间   小毛   肉丝   山头   郊外   田野   饺子   清香   可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