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六枝长角苗苗族女孩,头上顶着8斤重的发饰,妈妈要盘一小时

贵州六枝长角苗苗族女孩,头上顶着8斤重的发饰,妈妈要盘一小时

距贵州西北部六盘水六枝特区60公里的梭嗄乡是长角苗的故乡。这里生活着12个寨子的长角苗族,其中的陇嘎村最为出名。苗寨依山而建,原始古朴;人们男耕女织,过着简单的自然经济生活。 图为六枝长角苗头上顶着这么重的发型,一般人还不会盘,祖传手艺要盘一小时才能盘好。

贵州六枝长角苗苗族女孩,头上顶着8斤重的发饰,妈妈要盘一小时

六枝陇嘎村苗寨依山而建,原始古朴;人们男耕女织,过着简单的自然经济生活。这里深厚的民族文化,完整的民风民俗,吸引了不少游客。 图为妈妈帮女儿盘饰头发。

贵州六枝长角苗苗族女孩,头上顶着8斤重的发饰,妈妈要盘一小时

在寨子里看见妈妈正在给女孩们盘制头饰,年轻的女孩们黑亮的长发齐腰,先用一根长约2尺左右的牛角状木板将女孩的长发盘在脑后,再用梳理整齐的黑毛线一层层的盘成巨大的“∞”字形。头饰高约15公分,两头垂于耳下到两肩上方,接着缠绕白色的毛线,好复杂的程序啊。

贵州六枝长角苗苗族女孩,头上顶着8斤重的发饰,妈妈要盘一小时

一个头饰有5-8斤重,压在这些还未成年的女孩头上,在新奇的同时感到一丝心疼,虽然还在看着头饰的装扮过程,心中却在想着,这样的头饰形成于哪个年代,如何创造出来的呢,难道和中国古代的时候女人裹小脚的理由一样的吗?

贵州六枝长角苗苗族女孩,头上顶着8斤重的发饰,妈妈要盘一小时

据梭嘎生态博物馆馆长徐美陵先生介绍梭嘎人的历史写在头发上。妇女每天梳头时把掉的头发用麻线编织起来,一代一代传下去,作为嫁妆传给闺女。梭嘎生态博物馆里现存最珍贵的一个发髻积累了五辈人的头发,重达6公斤。

贵州六枝长角苗苗族女孩,头上顶着8斤重的发饰,妈妈要盘一小时

有关长角标志有六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这支苗族先民迁居原始森林后,以狩猎为生,为了迷惑野兽,便仿照野鹿,在头上戴起了木角。第二种说法是当初人们用一根木棍别在头上,后来,随着审美观念的增长,逐渐演变成木制的新月状的“角”。

贵州六枝长角苗苗族女孩,头上顶着8斤重的发饰,妈妈要盘一小时

第三种说法是乱战时因兵匪只杀男人,不杀女性,于是为了避杀身之祸,不分男女均在头上戴角盘发。

贵州六枝长角苗苗族女孩,头上顶着8斤重的发饰,妈妈要盘一小时

第四种说法是苗王战死后,苗族人在举行送别仪式时,把弓反插在脑后,誓为苗王报仇。以后才改用木制长角取代兵器,并一代代传下来。第五种说法是苗族是以牛为图腾,木角象征牛角,表示对先祖的敬意。

贵州六枝长角苗苗族女孩,头上顶着8斤重的发饰,妈妈要盘一小时

第六种传说是清朝时苗族曾经挑选一批苗族美女进京做宫女,但因生活和风俗等原因,没有得到皇上“恩宠”,返回故土后,带回了宫女中的梳妆习惯,他们把宫中的头饰和本民族的图腾结合在一起,逐渐形成了现在美丽的头饰。

贵州六枝长角苗苗族女孩,头上顶着8斤重的发饰,妈妈要盘一小时

细看硕大的发髻确实让姑娘们在清纯中增添了雍容华贵的气质。如何创造和传承了这独特的头饰,我想也无法得到准确的答案了,久远的历史已成为了神话、传说、历史记忆、民族风俗,但它将会蕴藏在长角苗的服饰、头饰中,璀璨的传承,再传承。

贵州六枝长角苗苗族女孩,头上顶着8斤重的发饰,妈妈要盘一小时

寨子的一切都是那样的自然,平淡,坐在门前晒着太阳的老人,沧桑的脸上记载着曾经的艰辛和快乐;带着漂亮头饰俊美的少女绣着花帕;顽皮的孩子坐在草地上嬉戏;狗儿闲逛着,鸭儿懒懒的趴在地上歇息,母鸡忙着招呼着小鸡娃;在这大山深处中,深深体会到文化遗产、自然景观、传统风俗真实自然的延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苗族   男耕女织   苗寨   寨子   发髻   头发   贵州   宫女   经济生活   牛角   头饰   毛线   古朴   风俗   说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