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了1000多年的古村,仍保持元代格局,像水墨画般惊艳

若说建筑是凝固的历史,那古村落便是历史中的活化石,透过它可以触摸到千年前的变迁。

在浙江丽水,有一个美丽的县城--缙云县,它历史悠久,景色秀美,有“黄帝缙云,人间仙都”的美名。仙都景区名扬天下,是缙云壮丽山色的代表;而在仙都西端10公里,有一座河阳古村,是缙云厚重历史的代表。

活了1000多年的古村,仍保持元代格局,像水墨画般惊艳

活了1000多年的古村,仍保持元代格局,像水墨画般惊艳

这是一座让人钦佩的古村,始建于五代十国,历经多次战乱,走过了1000多年,本应消失于历史长河中,却仍倔强存在,像一位久经沧桑的老人,不屈服与自己的命运,顽强的与时光作斗争。

活了1000多年的古村,仍保持元代格局,像水墨画般惊艳

活了1000多年的古村,仍保持元代格局,像水墨画般惊艳

元代格局的古村,水墨画般的惊艳

第一眼望去,你会惊叹于古村规模的完整,十大宗族庄园式的民居建筑群,15座古祠堂,1500余间老房屋,让其成了江南现存规模最大、历史最久、宗族文化最深厚的古村落之一。

活了1000多年的古村,仍保持元代格局,像水墨画般惊艳

浩荡的金华江从村旁流过,清澈水渠蜿蜒绕村,白墙在岁月中褪掉了色彩,乌色瓦片依旧深邃,古村洋溢着江南村落独有的水墨画风格,虽然淳朴自然,却足够惊艳。

活了1000多年的古村,仍保持元代格局,像水墨画般惊艳

活了1000多年的古村,仍保持元代格局,像水墨画般惊艳

徽派建筑的马头墙,是古村一大特色,重重叠叠,灵动优雅,遥望之下似万马奔腾。所谓马头墙,为高出屋面的墙体,因酷似昂首嘶鸣的马头得名,很多人以为马头墙是安徽独有,其实不然,它在整个江南地区都很常见。

活了1000多年的古村,仍保持元代格局,像水墨画般惊艳

活了1000多年的古村,仍保持元代格局,像水墨画般惊艳

马头墙造型之所以盛行,除了优雅线条符合江南文人的审美,更因其防火功能。在聚族而居的村落中,如何防患火灾是头等大事,而高高耸起的马头墙,可以阻断火源的蔓延,河阳古村能保存千年,其功劳不小。

活了1000多年的古村,仍保持元代格局,像水墨画般惊艳

古村仍保留着元代格局,中轴线为八士门街,街道两旁为店铺和民居,其他建筑顺着老街向外延伸,大概是元朝重建时形成的模样。

八士门街又叫中街,是古村最古老的街道之一,因八士门而得名,长约150米,宽3米,青石条砖铺成的道路,被岁月踩踏的泛着微光。

活了1000多年的古村,仍保持元代格局,像水墨画般惊艳

河阳民居配制完善,主要有“十六间”、“十八间”、“二十八间”三种结构形式,意味着每栋房子多少间房屋,是河阳大户人家的典型代表。

很难想象,一座古村竟有如此多的祠堂,现存15座,历史上曾有17座,都是朱氏家族所立。朱氏是古村主要姓氏,全村3000多口人,90%以上为朱氏,外姓多为远道嫁来的媳妇。

活了1000多年的古村,仍保持元代格局,像水墨画般惊艳

祠堂保存完好,朱格窗棂,丝嶂绮窗,门柱和房梁皆有精细雕刻,述说着旧日的繁华。

玲琅满目的木雕,看得人眼花缭乱,它本为房屋结构部件,匠人将其美化成了装饰,刻成各式各样的造型。有张牙舞爪的狮子、轻盈飞舞的凤凰、圣洁素雅的莲花、福气满满的财神,繁琐华丽的木雕背后,是河阳村人繁荣富足的象征。

活了1000多年的古村,仍保持元代格局,像水墨画般惊艳

有趣的是,虽然民居和祠堂里都有木雕,可只有祠堂的木雕是有人物的,民居里则没有,这是因为祠堂除了祭祀,还充当着教育的功能,是古村文化传承的载体。

活了1000多年的古村,仍保持元代格局,像水墨画般惊艳

村内有3座保存完好的寺庙,据村民讲,河阳最多时有14座庙宇,道观和寺庙居多,财神庙、水神庙、将军庙也是应有尽有。

福昌寺为其中典范,这是一座三教合一的庙宇,佛教元素的观音殿、藏经楼;儒家文化的魁星阁、宝善书院;道教中的玉清宫,三种宗教在此交融汇合,却总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足见古村的文化开放与包容。

活了1000多年的古村,仍保持元代格局,像水墨画般惊艳

活了1000多年的古村,仍保持元代格局,像水墨画般惊艳

古村有一座文翰公祠,现改为了河阳民俗陈列馆,这是古村面貌的缩影,陈放着历代用过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有不少是博物馆里才能见到的文物。它们结束了自己的使命,束之高阁,继续演绎着河阳的前世今生。

活了1000多年的古村,仍保持元代格局,像水墨画般惊艳

活了1000多年的古村,仍保持元代格局,像水墨画般惊艳

璀璨闪耀的朱氏家族

河阳的兴衰,与朱氏家族的传承密不可分。古村始祖朱清源,本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官员,常出使穿梭于各诸侯国,因厌倦了官场人的尔虞我诈,再加上时局动荡不安,便选择归隐田园。路过河阳时,见此地山水环绕、清净安宁,便定居于此。

活了1000多年的古村,仍保持元代格局,像水墨画般惊艳

朱清源祖籍在河南信阳,为了纪念家乡便给此地取名“河阳”,可能连他自己也没想到,之后的朱氏家族会如此璀璨闪耀。

朱氏家族是缙云县的望族,有躬耕读书的传统,培养出了大批读书人。或许是此地风水好,或许是朱家人天生聪慧,朱氏后人在朝当官的比例很高。据文献记载,宋元时期,河阳朱氏一族男丁不足三百,进士及第就有24人,入仕做官者居然有112人。

活了1000多年的古村,仍保持元代格局,像水墨画般惊艳

前文说到的八士门,是因朱氏第十二世至第十八世中有8人考取了进士,便建了祠堂纪念,成了朱氏家族最骄傲的象征。

八士门前有两尊石像,个头不大,长相奇特,既不像狮子也不像大象,没人知道它是什么。当地老人讲,这对石像叫“稀罕”,全世界仅此一对,其来历也是十分传奇。

活了1000多年的古村,仍保持元代格局,像水墨画般惊艳

相传朱家8个进士的事传到了朱元璋耳里,他听后连连称奇,说“稀罕,真是稀罕”,于是赏赐了一对“稀罕”石像。可谁也不知道“稀罕”长什么样子,但帝王命令又不能不听,于是便自创了一对蛤蟆头、青蛙脚的石像,放在了八士门前。

活了1000多年的古村,仍保持元代格局,像水墨画般惊艳

家大业大的河阳村,成了许多姑娘想要嫁入的富饶之地,当地流传着一句谚语:“有囡嫁河阳,赛过做娘娘”,将嫁入河阳比作当娘娘一般,可见河阳在周边人心中的地位。

活了1000多年的古村,仍保持元代格局,像水墨画般惊艳

活了1000多年的古村,仍保持元代格局,像水墨画般惊艳

河阳是对得起这种赞誉的,朱家人做官为商,样样都很出色。清朝时民间贸易发达,许多朱家人开始涉足商业,成了富甲一方的富商,最有名的当属朱虚竹,据说家产土地有5500多亩,从缙云到永康,不需要经过他人田埂。

活了1000多年的古村,仍保持元代格局,像水墨画般惊艳

活了1000多年的古村,仍保持元代格局,像水墨画般惊艳

时光流转,岁月如歌,河阳村走过了千年岁月,成了被时光老人遗忘的角落。原始自然的生活面貌,清澈如镜的荷塘,沧桑厚重的老房,荷塘边洗衣的阿姨,懒撒晒太阳的猫,躺街上打盹的狗,这里的一切都让人迷恋。

活了1000多年的古村,仍保持元代格局,像水墨画般惊艳

活了1000多年的古村,仍保持元代格局,像水墨画般惊艳

没有都市的喧嚣,没有永远忙不完的工作,只有和煦的阳光,斑驳的屋墙,淳朴的河阳村像是一处世外桃源,守护着那些逝去的故事。#大自然的节庆#

地址:浙江省缙云县河阳古民居村落

作者:林清鹿,知名旅游博主,在山河中修行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水墨画   缙云县   缙云   宗族   石像   祠堂   江南   元代   进士   木雕   民居   村落   稀罕   惊艳   格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