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毛之地”罗布泊深处,“长”出数平米绿地?

罗布泊,一个作为旅游地点来说都过于荒凉的地方。如果是喜欢沙漠、荒原这样天然带着“清冷”、“荒芜”等关键词的地方的人,也许会对罗布泊很感兴趣。

我此前只去过罗布泊一次,为的是去看楼兰古城,它位于罗布泊西部,是西域的交通枢纽,在丝绸之路上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只是如今它只剩下了一片废墟

“不毛之地”罗布泊深处,“长”出数平米绿地?

但即使如此,也抵挡不住好奇人群的脚步,楼兰古城遗址能成为一大旅游景区也是顺应了民意,毕竟多少年来总是不缺人在传说以及好奇心的驱使下来到这里,我和朋友也是其中之一。

即使我们不是专业的科考人员,对所谓的考古也一切不同,关于楼兰古城的历史也是从历史书上窥探一二,但这也不能阻挡我们的热情。

“不毛之地”罗布泊深处,“长”出数平米绿地?

楼兰古城位于罗布泊境内,在罗布泊境内所看见的景象,都只能让人想起一个词:荒凉。地表上寸草不生,天空中连鸟类的踪迹都很少。

罗布泊是世界上著名的干旱中心,地处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东边。虽然有着这样的名头,但在历史上,罗布泊曾经也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湖。然而在20世纪中后期,因为一系列自然环境的恶化,罗布泊的水量也逐年减少。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罗布泊完全干涸了

“不毛之地”罗布泊深处,“长”出数平米绿地?

自此以后,罗布泊就完全成了我国自然环境最恶劣的地区之一,很多人都忘记了它曾经的辉煌,“寸草不生”、“群鸟不飞”、“飞沙走石”等词汇几乎都成了它的标签,一提起罗布泊就让人联想到不毛之地。

当地高温、多风、少雨、多盐尘等自然环境也拖了罗布泊的后腿,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罗布泊想要恢复往昔的荣光几乎是天方夜谭。

“不毛之地”罗布泊深处,“长”出数平米绿地?

但最近两年网上一直有传来罗布泊“复活”的消息,说是提炼钾盐的过程中要把一种叫“卤水”的液体提取并储存。罗布泊的自然环境刚好就符合卤水储存的需求,与时抽出的卤水最终都流向了罗布泊。

罗布泊的“复活”则得益于卤水自身浓度高、蒸发慢,也因此,罗布泊慢慢变成了一个200平方公里左右的咸水湖

“不毛之地”罗布泊深处,“长”出数平米绿地?

这应该也算是个好的开始,不仅是湖泊,连曾经寸草不生的盐碱荒漠上,出现了2万平方米的绿地

这片绿地处于罗布泊深处的一家企业厂区内,提到企业,总是容易和“现代化”、“破坏环境”联系在一起,不过这家企业的科研人员却用8年的时间建成了2万平方米的绿地,确实令人惊讶不已。

“不毛之地”罗布泊深处,“长”出数平米绿地?

如今这一片区域已经成了罗布泊内“世外桃源”一般的存在,绿地内有沙枣、柽柳、枸杞等45种植物,连罗布泊上空看不见的鸟儿都来此栖息,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中国哪些科研人员,正是因为他们的不懈努力才有了今天的这一抹亮绿。

这项工作从几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起到了改善作用。其实这一计划也造福了企业的工作人员,改善了他们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并且对当地的气候也起到了调节作用。毕竟谁也不想天天起床就看见满天的黄沙,每天面对的都是一片荒凉景象。

“不毛之地”罗布泊深处,“长”出数平米绿地?

在计划启动以后,空气质量有了逐年的提升,沙尘现象也在逐年减少。同样地,这片绿地对极端环境下盐碱地的治理也起到了借鉴的作用,算是提供了一个正面的样本。

而上面提到的“钾盐”也是种植绿地的重要一环。正是因为罗布泊蕴藏这一稀缺矿产资源,才会吸引相关企业来此开发。后来才有科研人员来这里研究,才有看现在的“绿地”。

“不毛之地”罗布泊深处,“长”出数平米绿地?

虽然2万平方米在很多人眼中看起来不过是一小片地方,但却是数年努力的成果,它的实际意义不是简单地去看绿化面积就能理解的。当年望着黄沙漫天的戈壁和结着厚厚盐碱层的荒滩,几乎没有人能想象它上面长出植物的样貌,但这一切却都成了现实。

至今为止,科研人员也一直没有停止开辟绿地的脚步,也许在未来,让罗布泊变成绿洲,也许真的能够实现,那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不毛之地”罗布泊深处,“长”出数平米绿地?

“不毛之地”罗布泊深处,“长”出数平米绿地?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旅行中的兔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罗布泊   不毛之地   塔克拉玛干   绿地   楼兰   钾盐   寸草不生   盐碱   卤水   自然环境   荒凉   古城   沙漠   深处   环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