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岁的我是郭窑的场长,窑工都比我年龄大,这门手艺要失传了

#自拍我的故事#我叫姜春海,今年57岁,家住河南信阳商城县双椿铺镇郭窑村。郭窑村是有着700年制陶历史的陶瓷村,这里山青水碧、民风淳朴,村子因窑而得名,因窑而闻名。我现在是郭窑的场长,在上世纪70年代这里有国营陶瓷厂,当时职工500多人,到了80年代,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陶瓷厂每况愈下,职工各奔东西,工厂开始了很长时间的艰难生存,如今郭窑真正能熟练制作窑器的不到10人。

57岁的我是郭窑的场长,窑工都比我年龄大,这门手艺要失传了

商城县有着丰富的陶土资源,自古就是著名的陶瓷烧制和陶制品集散地,郭窑的陶瓷产品鼎盛时有近百个品种,生产工艺精湛,种类应有尽有,窑货畅销鄂豫皖三省150多个市县。图为窑场的陶制品。

57岁的我是郭窑的场长,窑工都比我年龄大,这门手艺要失传了

曾经的郭窑有十几个窑,货场摆三公里长,人力车每天都要往附近各县市送货,大卡车往外省送货,每天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后来销量日渐缩减,郭窑已经没有了往日的繁荣。烧窑手艺需要从十几岁开始学习,是一项体力加技巧的活,没有5年以上的功夫入不了行,我学这门手艺也已经42年了,如今年轻人不愿意学这门手艺,只剩下我们这些老艺人在坚守维持。

57岁的我是郭窑的场长,窑工都比我年龄大,这门手艺要失传了

烧窑是又脏又累的体力劳动,整天要和泥土打交道,从取土、洗泥、运回车间到和泥、做坯子、阴干、装窑、烧窑、出窑,每一个环节都是靠人工来完成。

57岁的我是郭窑的场长,窑工都比我年龄大,这门手艺要失传了

我最擅长做坛子,像这种样子的坛子我能一次拉胚成型,现在行情有所好转一个能卖130元左右,前几年才卖到30元一个。我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他们均已结婚,日子过的也算安稳,孩子们对我很理解,但他们宁愿在外打工也不愿在家从事这门手艺。

57岁的我是郭窑的场长,窑工都比我年龄大,这门手艺要失传了

郭窑一直使用古老的传统制作方式,每年能烧制5-6窑,烧窑的燃料是就地取材的柴禾,每当烧窑时,大家在火红的火焰前挥汗如雨,每一件成品都凝聚着窑工的心血和汗水。

57岁的我是郭窑的场长,窑工都比我年龄大,这门手艺要失传了

这几年窑场做的陶瓷器皿农家乐购买的比较多,我们也逐渐开始通过电商进行全国销售,收入比以前稍微有所提高,以前一天挣30-50元,现在高的一天能挣100元多点。图为厂房里摆放着琳琅满目的半成品。

57岁的我是郭窑的场长,窑工都比我年龄大,这门手艺要失传了

如今郭窑仅有10位老窑工在坚守着这门手艺,窑场的师傅年龄大都在65岁以上,最大的今年已经77岁了,窑场大部分的老师傅由于多年劳累还患有严重疾病,现在几条窑关闭的只剩下最后一条。图为我把烧好的陶罐挑走。

57岁的我是郭窑的场长,窑工都比我年龄大,这门手艺要失传了

我是窑场里最年轻的,也是场长,肩上的责任也大。除了制作陶器,窑场的其他杂活我也都主动承担起来,窑场的活事无巨细,我都要带头干,平时窑场拉东西也是我开着机动三轮车去。

57岁的我是郭窑的场长,窑工都比我年龄大,这门手艺要失传了

陶瓷制作对于制陶匠人来说充满艰辛,从到山上挖泥到装窑烧成,即使在寒冬也会累得汗流浃背。我从小做学徒学习制陶技术,而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吃苦也看不上这点微薄的收入,无人愿意继承,我现在就是担心等我们这一拨人老的干不动了,这门手艺恐怕就要失传了。摄影/肖乃宝 编辑/苏瑞 更多内容请关注头条号摄客微刊。

57岁的我是郭窑的场长,窑工都比我年龄大,这门手艺要失传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场长   手艺   信阳   鄂豫皖   商城县   多点   柴禾   人力车   坯子   坛子   职工   陶瓷   年龄   年轻人   年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