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北农村70岁质朴老人忙做泥娃娃,感叹:400多年的传承不能丢啊

#寻找乡村最美庭院# 图片上是70岁农民大爷孙宝水夫妇,孙大爷是山东惠民人,孙大爷和大娘怀里抱的是自己做的泥娃娃。大爷告诉我,家里祖上一直在做泥娃娃,也不知道有多少辈了,反正俺们村子做泥娃娃有400多年的历史了,不过现在在做的已经不多了,也就是还有几户人家,不知道还能延续多少年下去,也许以后就没有人做了。

鲁北农村70岁质朴老人忙做泥娃娃,感叹:400多年的传承不能丢啊

这是孙大爷的房子,孙大爷是和小儿子住在一起的。孙大爷的两个儿子也都会做泥娃娃,但是孩子们现在都外出打工挣钱,放弃了手中的手艺。孙大爷说,40年前除了种地,就靠着做泥娃娃卖点钱养家糊口,那个年头平时都在做泥娃娃,一个大点的泥娃娃能卖2毛钱,很小的泥娃1分钱一个。现在俺只在冬天里做泥娃娃,等到来年二月二庙会上去卖,今年只做了200多个泥娃娃,年龄大了,做不动了。

鲁北农村70岁质朴老人忙做泥娃娃,感叹:400多年的传承不能丢啊

孙大爷的老伴性格爽朗,和蔼可亲,和大娘聊起家常,感觉就像回到自己的家里,一种久违的亲切感。大娘说:“孩子,俺领你看看俺做的泥娃,俊着呢!”

鲁北农村70岁质朴老人忙做泥娃娃,感叹:400多年的传承不能丢啊

大娘推开东边的房间,屋子里的地上摆满了已经做好的泥娃娃。大娘说,做泥娃娃很麻烦,也是个辛苦活,要经过挖泥、和泥、塑型、糊纸、上浆、涂彩、开眼等工序,泥坯最好是风化一两年的黄河淤泥。冬天里用手做冰凉的娃娃泥坯,冻得手彻骨的疼。

鲁北农村70岁质朴老人忙做泥娃娃,感叹:400多年的传承不能丢啊

孙大爷和大娘做的泥娃娃确实俊。大娘说,俺们村做泥娃娃还有一个传说呢,不知道真实不真实,说是乾隆年间,刘墉给皇帝祝寿送去了河南张泥娃娃“扳不倒”,而其他大臣送去的都是金银财宝,皇帝不悦,就拿起泥娃娃想摔,却发现泥娃娃“扳不倒”背面写着“大清江山”,乾隆明白了刘墉的用意,心中大喜,从此,河南张泥塑开始南北闻名,村名也被叫做“娃娃张”。

鲁北农村70岁质朴老人忙做泥娃娃,感叹:400多年的传承不能丢啊

大娘家的院子不小,收拾的干净整洁,五间砖房是几十年前盖的。大娘说,明天就农历二月二了,每年这天,俺这里都会举行隆重的庙会,俺们村子里的“泥娃娃”一直是庙会上的主角,庙会也因“泥娃娃”而香火不断。

鲁北农村70岁质朴老人忙做泥娃娃,感叹:400多年的传承不能丢啊

孙大爷正在做午饭,大爷做的是最常见的农家饭食--菠菜汤,也叫做菠菜咸粘粥。【农村、农业、农民,更多三农生活,更多精彩故事敬请关注小鱼儿游世界】

鲁北农村70岁质朴老人忙做泥娃娃,感叹:400多年的传承不能丢啊

老人家的厨房一直是延用我们当地人使用的灶火,烧的是棉花柴。

鲁北农村70岁质朴老人忙做泥娃娃,感叹:400多年的传承不能丢啊

大爷做的一锅菠菜汤,闻着香香的味道,感觉回到了自己的家里。

鲁北农村70岁质朴老人忙做泥娃娃,感叹:400多年的传承不能丢啊

孙大爷和大娘性格好,平易近人,村子里的小孩大人都喜欢来串门。

鲁北农村70岁质朴老人忙做泥娃娃,感叹:400多年的传承不能丢啊

串门的娃娃。

鲁北农村70岁质朴老人忙做泥娃娃,感叹:400多年的传承不能丢啊

孙大爷和大娘午饭很简单,就是一人一碗菠菜鸡蛋汤,外加自己蒸的大白面馒头和包子。

鲁北农村70岁质朴老人忙做泥娃娃,感叹:400多年的传承不能丢啊

这是大娘蒸的白面馒头和包子,浓浓的家的味道。

鲁北农村70岁质朴老人忙做泥娃娃,感叹:400多年的传承不能丢啊

老人家的桌子上摆着县政府发放的“光荣之家”的牌子。

鲁北农村70岁质朴老人忙做泥娃娃,感叹:400多年的传承不能丢啊

孙大爷吃饱饭,拿起自己亲手做的泥娃娃,“这泥娃娃又叫做不倒翁,因为有400多年的历史,有关泥娃娃的传说可多了,传说俺村一商贩,生意场上总处于下风,却找不到其中的原因。一日,他窥见一同行家中供有一高约4寸的泥人“不倒翁”,便悟出了其中的奥秘,专门请人给他做了一只高12寸的泥人“不倒翁”,象征着在生意场上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此后,他的生意居然蒸蒸日上。此后自古家家户户加工泥塑,盛极一时。”

鲁北农村70岁质朴老人忙做泥娃娃,感叹:400多年的传承不能丢啊

孙大爷说,其实泥娃娃在民间能够盛传的主要原因是,泥娃娃在当地叫“拴娃娃”,有“祈福、纳祥、求子”的美好寓意,老百姓们都喜欢“请”一尊泥娃娃回家,讨个好兆头。她们买的不只是个泥人,更是对来年生活的一种祈盼,盼望着以后的日子能够红红火火。今年我做的最大的娃娃卖60元一个,以前还做过1米高的泥娃娃,现在年龄大了做不动了。

鲁北农村70岁质朴老人忙做泥娃娃,感叹:400多年的传承不能丢啊

孙大爷说,泥娃娃的泥坯最好是风化一两年的黄河淤泥,这样做的泥娃娃结实。

鲁北农村70岁质朴老人忙做泥娃娃,感叹:400多年的传承不能丢啊

孙大爷家里的老镜框里摆放的大爷和泥娃娃的合影照片。

鲁北农村70岁质朴老人忙做泥娃娃,感叹:400多年的传承不能丢啊

孙大爷家里的老橱子也算的上老物件了,已经使用了50多年。

鲁北农村70岁质朴老人忙做泥娃娃,感叹:400多年的传承不能丢啊

家里的老收音机,大爷说这个录音机有年头了,早已经坏了,摆在这儿算是一个念想吧!【农村、农业、农民,更多三农生活,更多精彩故事敬请关注小鱼儿游世界】

鲁北农村70岁质朴老人忙做泥娃娃,感叹:400多年的传承不能丢啊

孙大爷最后说,“祖辈上传下的手艺不能丢啊,希望有年轻人能够传承下去!”一块不起眼的泥巴,经过老人充满魔力的双手,幻化出一个个活脱脱娃娃的模样,希望“娃娃张”村里的400年老手艺能够传承下去,走的越来越远!也祝福两位老人晚年生活快乐,身体康健!

鲁北农村70岁质朴老人忙做泥娃娃,感叹:400多年的传承不能丢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刘墉   黄河   不倒翁   泥塑   泥人   白面   淤泥   大娘   河南   庙会   菠菜   质朴   手艺   大爷   家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