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年柳编历史,鲁北农村76岁老人地窨子做活60年,手艺无人传承

图片上的农村大爷名叫彭方路,左侧是他的老伴。彭大爷今年76岁,却一直没有停下他手中的老手艺,每天还是在黑暗、潮湿的地窨子里工作七八个小时,进行着他60年的柳编,编箢子、编簸箩都是大爷的强项。大爷说,我不能停下手中的活,一是我干了大半辈子不舍得放弃,二是现在家里的5口人就是我的身体好,就靠我的老手艺挣点儿钱,所以我要编下去,直到编不动为止。

600年柳编历史,鲁北农村76岁老人地窨子做活60年,手艺无人传承

地窨子我也是第一次见到,第一次了解到地窨子的结构。地窨子就是在地下挖出方形土坑,再立起柱脚,架上高出地面的支架,覆盖土或草而成的穴式房屋。图片上的地窨子就是彭大爷工作的地方。

600年柳编历史,鲁北农村76岁老人地窨子做活60年,手艺无人传承

当我见到彭大爷时,彭大爷正在地窨子里编簸箩,我想下去看看,大爷撩起地窨子的门帘爽快的说道:“欢迎,欢迎,只要你不嫌弃脏就行。”

600年柳编历史,鲁北农村76岁老人地窨子做活60年,手艺无人传承

彭大爷工作的地窨子高约两米多,四四方方,不过四五平米大的地方,地窨子的上方有一个碗口大的洞通着室外,大爷就是凭借这点儿亮光编织着手中的簸箩。

600年柳编历史,鲁北农村76岁老人地窨子做活60年,手艺无人传承

我问大爷为啥要在地窨子里编呢,在地面上不行么?彭大爷听了哈哈笑着说:“孩子,我们村有600年的柳编历史,村子的名字也因此得名叫做柳编彭,在很多年前几乎家家户户搞柳编,都是在这样的地窨子里柳编,地窨子冬暖夏凉,且能保持一定的湿度,让柳条锁住水分,更加光滑柔韧,易于编制,适合一年四季劳作。”

600年柳编历史,鲁北农村76岁老人地窨子做活60年,手艺无人传承

这是彭大爷今天编的簸箩,即将完工。大爷说,现在刚刚立春,外面天气还是比较冷的,你看,地窨子里我只穿着稍微厚点的运动衣干活就行,地窨子就是天然的空调。

600年柳编历史,鲁北农村76岁老人地窨子做活60年,手艺无人传承

大爷正在给做好的簸箩编上外框,做这道工序时用力比较大。大爷说,柳编制品全部采用手工制作,生产过程大体分为选料、上色、浸泡、编织、熏蒸、凉晒六个环节。我从十几岁就开始跟着父亲学习柳编,到现在已经60年了,簸箩、簸箕、箢篼、箩筐,包括安全帽我都编过,都会做。可惜啊,现在村子里的年轻人都不做这个了,做柳编的仅有四五个人了,我只有一个女儿,也继承不了我的手艺了!大爷说起来有点儿伤感。

600年柳编历史,鲁北农村76岁老人地窨子做活60年,手艺无人传承

虽然从十几岁就开始跟着父辈学习柳编,如今彭方路编起来仍然小心翼翼,动作缓慢而有力。彭大爷说,我现在年龄大了,一天只能编一个簸箩,一个完美的柳编制品每一步都要精心去做,才能牢固耐用。彭大爷的手长满了厚厚的老茧,一看就是常年用力的结果。

600年柳编历史,鲁北农村76岁老人地窨子做活60年,手艺无人传承

我想看看彭大爷编的簸箩和箢子,大爷说,我编好的在家里放着呢,正好中午头了我回家吃饭去,跟我回家一起看看去,看看我60年的手艺。

600年柳编历史,鲁北农村76岁老人地窨子做活60年,手艺无人传承

彭大爷只有一个女儿,女儿和女婿就住在彭大爷家里伺候两位老人。彭大爷说,我现在家里住着5口人,只有我身体好能干活挣点儿钱,家里有一位老人需要伺候,女儿因为铲树累着了颈椎,现在不能干重活,女婿糖尿病也不能干重活,老伴腰椎不好,常年腰疼,每天要吃5元钱的药片,就我一个人能干,最近这两天女儿和女婿去了河北,去看看嫁在外地的孙女。

600年柳编历史,鲁北农村76岁老人地窨子做活60年,手艺无人传承

图片上的大娘就是彭大爷的老伴,因为腰椎不好,只能弯着腰走路。大娘说,腰挺直了就疼,只能慢慢的走路。

600年柳编历史,鲁北农村76岁老人地窨子做活60年,手艺无人传承

这是大爷编的簸箩,大爷说一个大点的簸箩卖给收簸箩的商贩70元,需要用5斤柳条,柳条四元五一斤,去掉所有成本,编一个簸箩能挣30多元钱。

600年柳编历史,鲁北农村76岁老人地窨子做活60年,手艺无人传承

大爷说,我一天最多编这么一个大的簸箩,小点儿的簸箩卖50元。【农村、农业、农民,更多三农生活,更多精彩故事敬请关注小鱼儿游世界】

600年柳编历史,鲁北农村76岁老人地窨子做活60年,手艺无人传承

这是大爷家里储存的柳条,这都是大爷买来的。这种柳条柔软易弯、粗细均匀、色泽高雅,经过简单处理,就可以编织成朴实自然、造型美观、轻便耐用且实用的家什。

600年柳编历史,鲁北农村76岁老人地窨子做活60年,手艺无人传承

曾经辉煌一时的柳编,如今还在坚持的人已经很少很少。“再过几年,我们干不动了,这一行当就没了,柳编彭村就再也没有柳编了。”彭方路失落的说道。

600年柳编历史,鲁北农村76岁老人地窨子做活60年,手艺无人传承

彭大爷的老伴看着墙上的照片一直给我讲着家里的孙子孙女,说起孩子们,老人很开心。

600年柳编历史,鲁北农村76岁老人地窨子做活60年,手艺无人传承

这是大爷孙子的大学毕业照片,大爷说,孙子现在已经留在济南工作了,只盼望能尽快抱上重孙子了。

600年柳编历史,鲁北农村76岁老人地窨子做活60年,手艺无人传承

因为家庭情况,村子里给了彭大爷低保补助。

600年柳编历史,鲁北农村76岁老人地窨子做活60年,手艺无人传承

彭大爷和大娘虽然年事已高,却不难看出两人都是热爱生活的人,家里的长廊上养了好几种花,并且家里收拾的利利索索,干干净净。

600年柳编历史,鲁北农村76岁老人地窨子做活60年,手艺无人传承

彭大爷养的狗狗已经十多岁了,非常的懂事,从来不在家里拉屎尿尿。

600年柳编历史,鲁北农村76岁老人地窨子做活60年,手艺无人传承

最后为彭方路老两口合影,祝福两位老人晚年身体健康、生活幸福!【农村、农业、农民,更多三农生活,更多精彩故事敬请关注小鱼儿游世界】

600年柳编历史,鲁北农村76岁老人地窨子做活60年,手艺无人传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地窨子   手艺   簸箩   老人   孙子   重活   柳条   腰椎   大娘   老伴   女婿   大爷   家里   女儿   农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