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担心凶险的“滞胀”了


该担心凶险的“滞胀”了


1


抛去一切XX正确的口号,认真审视经济的现实困境。


长期低增长,长期低利率,长期的人口通缩,再加上骑虎难下的“资产价格全球通胀”,正在用振聋发聩的声音警告每一个人,“低增长+货币超发的必然性,是该好好担心一下滞胀了”


判断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两大动力,第一是全要素生产率,也就是一个国家的产业质量和水平;第二是未来人口趋势。


也就是所谓的产业和人口,这两个要素几乎可以解释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80%以上。


令人失望的是,如今这两大动力都处在熄火的边缘。


这解释了未来经济增量财富创造艰难的基本现实,也直接解释了为什么近些年来银行存款利息快速走跌。


赚钱,越来越难。


如下图: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和GDP几乎是在2008年次贷危机之后头也不回地向下扎进低增长的深渊。


该担心凶险的“滞胀”了


再看七普后的人口出生数据,2020年已经创下历史第二低。如果我们把历年的人口出生数据向未来平移10年,那么就会得出未来十年的经济增长的大致趋势。


该担心凶险的“滞胀”了


假设2010年的人口出生数据影响了2020年的60%经济增长,我们去除掉疫情的影响,2020年的增长率为6%,那么2020年的人口出生数据影响2030年的60%经济增长,10年之后我们会交出怎样一份经济增长的成绩单呢?


人口通缩叠加产业革命的停滞期,经济必然陷入低增长的泥潭,背着天量债务的国家经济体每向前走一步,犹如双腿灌铅,比以前会艰难好几倍。


在这种现实情况之下,如何平复整个社会对收入增长的焦虑,更是难上加难。


快速增长的时候,大家雨露均沾,就连农民工的工资都是隔三差五的涨一涨,经济低增长的黑暗隧道里,收入不增长,拿什么来支撑美好生活呢?


不止是咱们中国,这将是每一个国家当局都需要回答的现实之问。


2


治疗低增长,有两种模式,中国选择了主动过苦日子,拒绝进一步吹泡泡,压制躺赢派,也尽力避免躺平派;而老美依然仗着胳膊粗的地位,则通过大开印钞机制造虚拟的增量,企图去粘合已经劈叉的贫富分化。


不用去评价这两种模式哪一种好,哪一种坏。


都是自己结合自己现实的选择,人民币不是全球储备货币,也就不可能像爱你老美那样走“征收全球铸币税”的路,而老美之所以选择大开印钞机,也是因为主动过苦日子的路根本行不通,起码选票就不允许。


都是历史进程里的国家求存。


如下图:


该担心凶险的“滞胀”了


今年的7月31日又到了美国联邦政府债务上限的日子,去年因为疫情这个债务上限被推迟了一年,今年会不会再次推迟呢?


我的观点很明确:美国联邦政府的债务上限很可能是天空,不到最后扛不动榨干最后一滴血的地步,不会停歇。单就2021年7月底的这次债务上限日,拜老师一定会动用《304》法案把债务上限期向后延期的。


再看下图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规模:


该担心凶险的“滞胀”了


进入2021年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规模已经突破8万亿美元,比2008年的峰值4.5万亿已经近翻了一倍。


但这就是美联储防水的大顶了吗?


如果感觉8万亿就已经是故事的结束那就太幼稚了,如果按照目前美国经济危机处理的模式,这个数字很可能在10年之后在接近翻一番。也就是在2031年前后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会突破15万亿美元。


这就是小政府的顺势,除了印钞之外,其它什么“削肥补瘦”的药方根本就不可能摆到资本控制的议会桌上。


所以阶段性大家都还在担心美联储货币紧缩,但明白人都很清楚,加息永远是暂时的,全球范围内的利率走低才是投资战场上的常态,而且这种趋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3


接下来,需要思考的第一重要问题就是怎么办?


低增长

资产通胀

贫富分化


这三条毒蛇就像幽灵一样缠绕在世界经济脆弱的机体之上,稍不留神就有世界秩序重新大洗牌的危险。


很多人不愿意谈论战争,感觉离我们很远很远。


其实,当下全球社会撕裂的程度已经超过了二战前期,而且我也不认为当下就比100年前特殊多少。


也正因如此,补上军工这个短板一直是近几年的战略任务。军工板块的表现跟利润没有关系,它更多的是对战争风险的预期。


在世界大乱的秩序周期里,军工就是一个国家的底气和信用。毕竟,安全的需求要远远优先于赚钱。


微博上最近有个段子:小时候誓言要达济天下,长大后才发现,增量财富萎缩,全社会陷入内卷的现实环境里,哪怕你想独善其身,都要竭尽全力。


这就是当下全球普通民众的呼声。


美国最新的一个数据,掌握着社会财富大部分的1%富人,他们的税后收入已经占到了全社会的40%。


近来年轻的朋友们说“我要躺平”。这显然跟富人的“躺赢”形成了鲜明的讽刺,这个世界一直希望的中间粗两头细的橄榄型结构早已经泡汤了。


社会财富与社会人群之间的财富分配在持续变成倒金字塔,中层底层越来越脆弱越来越焦虑。


年轻人的“躺平运动”更像是一种非暴力不合作。既然努力了也没什么好结果那就自己怎么舒服怎么来,不结婚,不生娃,不社交。


但是,朋友们,说句实话,躺平不解决问题,只是情绪的宣泄。


已经被摧毁殆尽的农业自然经济,在拥挤高成本的都市过活,你的躺平本身就意味着急速的坠入无底的深渊。


没有经历过农民工冬天在城市立交桥下过夜的痛苦,年轻的朋友们千万不要轻易用躺平来宣泄自己的愤恨。


因为,底层的苦,你吃不了。


4


最近,北京对学区房的重锤引发热议。


该担心凶险的“滞胀”了


北京打破学校与周边住房的捆绑关系,也就是你今天800万买的名校A的学区房,到最后很可能被分到了“渣校B”。


以为买了个宝,最后却一夜成渣!


用这种行政手段打破学区房背后存在的“教育按资分配的格局”。


具体效果怎么样我们暂且不论,但从最近几年国内的动作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高层已经在极力压制“因房固化”的趋势。


拥抱效率——人群分化——固化趋势——打破固化——继续拥抱效率。这就是社会治理可持续的底层逻辑。


开发商三条红线;

商业银行涉房贷款的限额;

土地集中拍卖;

房地产链条的国企化;

互联网反垄断;

重锤学区房;

重锤校外培训班;

重锤医疗采购利益链;

……


一系列的操盘,都在指向“打破按资分配趋势和固化”


如果你看到了这一点,也就很容易理解2021年以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富人和穷人同样都会陷入焦虑,富人“躺赢”被打断,穷人“躺平”被尽力避免,一个新的拥抱效率主动拥抱效率的新时代再次来临。


社会活力重新被激活。


社会的铁鞭赶着所有人再次下地干活儿。


或许这就是盘活存量的直接表达。


当然,“屁股”不一样反应也会不一样,但自始至终都不要忘记,这就是江湖险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资产负债表   学区   凶险   美国   增量   军工   上限   债务   人口   效率   担心   现实   趋势   财富   社会   数据   全球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