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振华真的洗刷不掉“野蛮人”之名吗?


姚振华真的洗刷不掉“野蛮人”之名吗?


10月20日,据中炬高新披露的数据显示,控股股东中山润田目前存在着债务违约金额29.75亿元。截至9月22日,中山润田已累计质押所持有公司的全部股份‪168121710‬股,质押率达85.13%,占公司总股本的21.1%。如果穿透股权信息就不难发现,中山润田的实际控制人为宝能系旗下的深圳市钜盛华股份有限公司。

姚振华真的洗刷不掉“野蛮人”之名吗?

听到宝能的名字,就忍不住想起当年的宝万之争。亦即定能通过大肆收购万科股票,成为了万科的大股东。而面对宝能的大肆收购,万科创始人王石态度非常明确——坚决反对。理由是,宝能的信用不好,宝能的吃相不好,宝能的形象不好。这样的想法,王石也不是在一个场合讲过,在多个场合都这样讲。讲得最严厉的,就是说宝能是“野蛮人”。

当时,实业界支持王石的,占了绝大多数。但是,理论界支持王石的,就要少得多。相反,很多都支持宝能,认为在市场经济下,谁都可以通过市场获取其他企业的股份,而不是看创始人、实际控制人是否同意。

对此,王石自己也承认,万科是上市公司,一旦上市,谁是万科的股东,万科是不可能一一选择的,但谁是万科的第一大股东,万科是应该去引导的,不应该不闻不问。因此,对宝能大肆收购万科股份,王石动用了一切资源和力量,阻止宝能成为万科第一大股东。最终,在保监会的干预下,宝能才收敛了收购万科股权的念头。受保监会约束和限制的,还有恒大。特别是恒大,是在损失几十亿的情况下退出的。宝能没有退出,但也没有继续增持万科股份,而是等等机会变现,从而获取大额利益。

原本以为,姚振华面对王石的“野蛮人”指责,应当会努力去改善自己的形象,提升宝能的正面形象,从而让王石的观点破产。可是,王石对宝能的“野蛮人”指责没有破产,宝能自己却陷入困境,面临破产的危险。债务违约频频出现了,尤其是此次,一下子就有高达30亿元的债务违约。截止目前,宝能集团共被法院执行19笔,执行金额180.31亿元;剔除交叉重复案件,控股股东及其控股股东共被执行金额180亿元。难道出身“不高贵”的姚振华,真的要被王石看不起吗?

姚振华真的洗刷不掉“野蛮人”之名吗?

众所周知,宝能集团创始于1992年,是由出身比较“卑微”的姚振华兄弟创办,经过姚振华兄弟的一番操作和大胆发展,最后变成一家集地产、金融、物流、医疗和农业等众多产业于一身的集团公司,甚至跨界造车。其资金的主要来源渠道,除经营外,主要是依靠保险获得。这也是为什么王石将其形容成“野蛮人”、对其不信任的主要原因之一,更是保监会要对其实施严厉监管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当初王石对宝能的种种指责和质疑,似乎都在逐步得到验证,不讲信用,“野蛮人”,过于冒险等。严格地讲,宝能能够从“卑微”中变成一家影响力比较大的企业,与姚振华的冒险精神是分不开的,也是用风险垒积起来的。一旦某个环节出现资金链现象,整个宝能系就有可能轰然倒塌。现在的宝能,真正有点摇摇欲坠了。

虽然宝能集团公开,目前流动性压力为阶段性、暂时性问题,正在积极调整资产结构,逐渐淡化房地产业在宝能集团的业务比例,提高资产流动性。在出售的8个重点专项资产出售方面,宝能集团正启动总部深圳宝能中心、旧改项目, 前海优质项目、物流园资产包项目等位于上海、深圳、广州的8大资产项目出售。上述项目涉及商业物业、土地、商业综合体、旧改及优质金融公司股权等,评估价值超1000亿元。宝能集团预计在3-4个月内,回款约200亿元,宝能集团在公告中称,有某项目已经签约;其他项目正在签约阶段。

尽管如此,资金项目要顺利出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毕竟,眼下有能力接受这些资产的,就那么几家,而希望别人接收资产的企业,则是越来越多,越来越显示出买方市场的感觉,出售资产方的话语权比较低。在这样的情况下,纵然资产能够顺利转让,价格也很难让宝能满意。

姚振华真的洗刷不掉“野蛮人”之名吗?

不满意也必须接受,否则,就只有死路一条。到时候,就真的成为“宝哥哥”、“野蛮人”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中山   流动性   深圳   卑微   债务   股权   股东   金额   不好   形象   资产   资金   股份   项目   集团   科技   姚振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