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不那么喜欢knowyourself的文章?距离感

高冷的knowyourself公众号

很早时候,别人推荐我一个公众号,叫做“knowyourself”,讲诉一下心理的科普文章。但是,文章整体还是很专业和客观的。看多以后,发现这真的只能是一种工具。好冷静,好冰冷的感觉,让我觉得我跟文字之间有一个陌生的距离感。

它对于一些事情的分析,都喜欢引用一些论文或者数字。在分析,然后,给出结论。或者是一个方法或者解释。它说的对吗?从参考文献的角度上来说,也是没啥问题的。不过,就是无法抓住我。

科学心理学发展也是不过短短那些岁月

心理学开山鼻主是“佛洛依德”。而他更加喜欢把我们的生活或者行为归因于两个动机:性和攻击性。这是一个冲击性很强的字段。在当时,导致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即便是现在,拿精神分析的方法来解析一个人,也是让很多人不爽的。一方面,确实这里面的理论过于忘性“这个大多数很羞耻的点”走,另一方面是佛洛依德的理论,很大程度是从自身演绎出来。

他的 理论中,很重要的一点,杀父弑母,就源自于他个人的情结。历史上很多有名的心理学家,都是因为自己有病,而开始选择自我治疗,然后,发展出一个理论。无论是荣格、克莱因、科胡特等等。

而所谓的“科学心理学”,是拿更多的数据样本或者更多的临床经验来进行分析。第一点,这么学科本身发展时间就很短;第二点,心理学就是有很多方面不是实验和临床可以解释或者分析;例如,梦的理解。就像在精神分析中,梦最好的解释权来自于做梦的主人自我的分析;第三点,心理学讲,外在世界便是你内在世界的投影。而你的成长也是社会成长的一个缩影。从一个点,推演到大群体。也是有很多可用性的。毕竟,大部分的人类的基础一样的。

文字的客观,专业,让我觉得这是文字和我的感觉

我喜欢咨询,喜欢朋友,喜欢温情,喜欢温度。在这个过程中,我可以感受到不一样的方式。在相处中,我们可以读懂对方,可以读懂不一样的东西。

有激情的人,写出来的文字包含激情。有信心的人,写出来的文字包含勇气。忧伤的人,写出来的文字让人感觉压抑。不幸的人写出来的文字,让人感觉要流泪。

而太客观的文字,让我无法感知,无法感动。缺少那一丝的情绪和温情。这并没有对错。而是一种风格。只是,我更加喜欢有情绪,有魄力的情绪。让整个风格更加迷人,愉悦起来。

我喜欢武志红的文章,虽然被人很多诟病,不过,在很长的时间里,就是做好自己,让他自己的情绪流淌在自己的文字中。我喜欢鲁米的诗歌,让自己的情感在诗歌中流淌。这种流动的感觉,或者有不足,有偏失,不过很美好,很舒服。

打破你我之间的间隙和隔阂

这个世界多少让我有点失望。在太多的人那边只能读到功利、利用、工具。无法用温情和诚意去打动很多的世界。有时候,我觉得自己活得很累。虽然我在我的范围内努力创造出这些东西出来,但是,很大程度上,我很难感知到这些事情未来的发展。

其实,我也是一个迷茫的人。你以为就你一个人累吗?其实,我也挺累的。

为什么我不那么喜欢knowyourself的文章?距离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7

标签:偏失   喜欢   文章   温情   心理学   诗歌   客观   公众   情绪   事情   距离   精神分析   理论   文字   感觉   世界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