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炸中国岛礁、南海开战的论调可以休矣!中美国防部说了什么?

一段时间以来,许多自媒体不停地在渲染南海、台海危机局势,鼓吹中美南海、台海必有一战且是大战。特别是所谓“十月惊奇”,认为特朗普会利用中美开战来拉升自己的选情,或者通过打仗来延续自己总统的位置。

近几个月作者多次跟美方的专家就南海问题开展对话会,有一个现象就是美方专家很少提及中美在南海开火,也没有人讨论南海炸礁的媒体报道。为此前不久作者也在微头条发出疑问:为什么这些开战的声音总是来自中国?

这首先是反映我们自己的不自信,包括对自己核力量的不自信。其次是有些专家出于打鸡血刻意渲染,迎合部分受众而不是做理性客观的分析判断,把任何动向都往双方大打一仗去引。

作者一以贯之的判断就是:中美两国都无意主动挑起一场两个核大国之间的全面武装冲突,但美国南海、台海增加兵力和不断挑衅导致双方擦枪走火意外事件的几率大大上升。

这一判断也为中美两国国防部就危机管控加强战略沟通所佐证。

一、中国国防部释放的信号

综合10月份中国国防部例行记者会就中美两军关系释放的信息,有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一是美军使用MQ-9无人机袭击中国南海有关岛礁、特朗普通过军事危机制造所谓“十月惊奇”拉升选情的小道消息不实。对此中方抬出了埃斯珀这样的大官儿做作证。美国国防部长埃斯珀通过军事外交渠道专门就此作出澄清,表示有关报道与事实不符,美方无意对华制造军事危机,愿与中方建立稳定的、建设性的、以结果为导向的两军关系,建立必要机制,降低风险、加强沟通、在拥有共同利益的领域开展合作。

二是中美两军之间的沟通渠道和机制保持正常运转。中国国防部举出了两个例证:

10月20日,中央军委国际军事合作办公室领导与美国防部高层官员通电话,就两军关系及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双方同意两军加强沟通,管控分歧,开展在共同利益领域的合作。

10月28日至29日,中美两军举行危机沟通工作组视频会议。此外,双方商定于11月中旬以视频会议方式开展2020年度中美两军人道主义救援减灾研讨交流活动。

这也直接否认了有关专家提出的“目前中美危机管控定期磋商检讨机制已停摆”的说法。

其实中美之间的军事交流沟通机制很多,还是比较成熟和成体系的,美国防授权法案等一些文件对此都有详细介绍,美国国防部官网等都可查到。

从高到底比如中美副部长级的战略防务磋商(副部级DCT)、亚太安全磋商(助理防长级APSD)、中美国防部工作会晤(帮办级DPCT,防务政策协调磋商,最后一次于今年1月14日在北京召开,美国防部网站1月16日发了消息)、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MMCA,作者曾多年参与此磋商)以及此次例行记者会提到的中美两军人道主义救援减灾研讨交流和实兵演习(HADR)等等。

三是中方明确了愿意保持两军沟通的意愿并对美方提出希望和要求。中方认为,中美两军关系是两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持中美两军关系稳定符合双方的利益,需要共同的努力。尤其当前形势下,保持中美两军沟通十分重要。我们要求美方言行一致、信守承诺,切实采取措施,停止在中国当面海空域的军事挑衅行动,停止损害中方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的行为。任何人如果胆敢在海上挑起冲突,中方将坚决予以反击,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利益。希望美方与中方相向而行,加强沟通,管控风险,增进互信,防止误判,推动中美关系回到协调、合作、稳定的正确轨道上来。

二、美国国防部释放的信号

10月29日,美国国防部官网也发布了中方例行记者会上提到的双方进行危机管控沟通的新闻稿,全文如下:

“2020年10月28日至29日,美国和中国国防官员通过视频电话会议召集了首次危机沟通工作组会议,讨论了危机沟通、危机预防和危机管理的概念。

这次会议提供了一个机会,使美国军方与人民解放军(PLA)能够就预防和管理危机以及减少部队风险的原则建立相互了解。双方同意建立危机期间及时沟通机制的重要性,以及保持定期交流渠道以预防危机和进行危机后评估的必要性。

此次会议由美方主持召开,美方代表来自国防部长办公室、联合参谋部和美军印度太平洋司令部。中国代表团成员来自中央军事委员会国际军事合作办公室、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和解放军南方战区司令部。”

从美方新闻稿看:

一是与埃斯珀之前在IISS讲话提出双方加强战略沟通和危机管控相符合,这次会议推理应当是美方提出的,是埃斯珀提出意见的具体落实。

二是这次会议是美方提出和主持的,其中危机沟通工作组是首次召开,属于双方新建立的机制。

三是美方也明确表达了加强危机管控的意愿,总体表态比较积极。

四是首次会议探讨的是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后续磋商可能会在对原则概念达成一致基础上加强执行层面的沟通。

五是新成立的机制既有政策层面的官员,又有战区部队的指挥官员,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如何解读双方信号

1.双方在保持渠道畅通方面具有共识。加强战略战术层面的沟通和危机管控是双方共识,符合双方利益。

2.首次成立危机沟通工作组。前面提到了由DCTAPSDDPCTMMCAHADR等不同渠道组成双方沟通渠道,从美方新闻稿看危机沟通工作组作为新成立的机制是对上述沟通机制和渠道的补充,起着承接和延续的作用,同时也说明双方认为既有的沟通管道无法很好的落地和执行,所以需要建立一个新机制。

3.政策层面和行动层面同等重要。从双方代表团组成看,加强政策层面的沟通与前方一线部队行动层面的落地执行同等重要,特别提出部队风险管控。

四、几点思考

1.大国之间加强战略沟通非常必要,要摆脱传统文化“爱面子”的束缚。国内有相当一部分军地官员错误的认为,美国对中国都如此这般地充满敌意了,我们凭什么跟美国沟通,不理它!包括在安全领域,固执的认为,美方这么大力度加强在我当面海空域的存在,中国凭什么还要跟它谈,美国要不来就什么事情就没有了。

中美战略竞争就是一个事实,美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也是事实,而且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是二战以来就存在的事实。美国执行的是全球霸权政策,美方许多学者官员多次指出,其战略利益不是在美国家门口,就是在亚太、在南海、在中国当面海空域。中方不能无视这一事实,要求美方不来或把美方赶出去不现实,那样的话就构成双方地缘战略的一个重大调整,没有与美军抗衡的实力很难实现。所以,中方政策的制定一定要基于这种现实,既不能鸵鸟政策也不能掩耳盗铃。尤其作为一个成长中的崛起大国,要打破东方文化“面子”的束缚,主动与各国加强战略沟通。

2.美新出台首个军事外交战略文件将使中方面临更多更大压力。美国国防部10月份刚刚颁布了历史上首份《联盟和伙伴关系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其实按中国的话语体系讲就是美国的军事外交战略,美国防部长埃斯珀于10月20日在大西洋理事会就此专门发表演讲,将通过军事外交建立联盟与伙伴关系网络作为美军的一个重要非对称优势,主要涵盖高层领导人参与、国际专业军事教育、国家伙伴关系计划和对外军售四个领域。这个首份美军事外交战略的出台将为中国军方制造更多压力。

3.既要有底线思维,也要抓住战略机遇。近期美在南海特别是台海动作很大,作者在《“红线”与“豪猪”并提:凸显美涉台政策逐渐清晰》一文中做了阐述:一是美政府高层在台湾问题上的对华政策已经达成统一的一致认识,二是美政府刻意保持模糊实为明确不会大规模军事干预,三是美将加大对台军售力度并继续在直接军事介入和协防台湾之间走钢丝。

在南海台海联动的情势下,既要保持战略定力,也要抓住战略机遇。那种动辄喊打,夸大任一美方举动,认为美方任何一个动作都是要挑起中美大战的思维并非客观理性的底线思维,既非自信也违背保持战略定力。同时,在判断美方不会为台湾问题大打出手、保持模糊走钢丝和通过武装台湾对中国极限施压的情况下,也要抓住战略机遇,避免在温水煮青蛙的过程中丧失判断力,该出手时果断出手,坚决打击台独势力,彻底解决台湾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国防部   中美   南海   中国   美方   论调   美国   工作组   中方   层面   渠道   机制   危机   战略   政策   军事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